04认识人-巴刻

4、漂进无神之境

西方文化的潮流已经逐渐远离了对神的敬虔,而社会也日趋世俗化——也就是说社会不断在经历一种变迁。社会学家所谓的世俗化意即从一种由宗教信仰塑造的社区生活,过渡到宗教只变成少数特殊团体的个人嗜好,而社区生活则由其他非宗教的考虑因素所控制。以我自己的国家作例子,十九世纪的英国是一个基督教国家,虽然不是在每件事上奉行不悖(曾做过一些可怕的事),但至少在观念及公开的承诺上是如此。但是今天二十世纪的英国,基督教势力虽然表面上仍有其影响,其实却急于想成为一个世俗且摆脱基督教的国家。对这种情形我该怎么说呢?

我想心平气和地(因为歇斯底里在此并无帮助)提出两件事:

第一,漂进世俗主义是无法避免的。为什么?因为在许多重要的哲学家以及后来的艺术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专业传播人员的思想中,神已经萎缩到极微小几乎看不见的地步。人们不再觉得祂是新、旧约和一些信仰的重要时期——如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十七世纪的清教徒时期,以及十八世纪的福音复兴——掌权的那位大能且值得敬拜的主。神的地位已被这些思想家彻底地降低了,而他们对我们的影响如此之大,以致许多自认是神仆人的人也不再认为祂能凭己意统治世界或透过圣经向人说话;更别说视祂为一位有位格、道德的存在者或是与生生不息之宇宙力量抗衡的主宰了。

的确,任何一个相信耶稣是神儿子道成肉身来拯救世界的人,都可以从对祂的信仰当中知道答案是什么。举凡应验在耶稣的生和死上的诸多预言,以及一个罗马省长为避免麻烦而罔顾公义,却意外地成就了这个世界预定的救赎,这一切显然证明了神确实在掌权。神的第三个位格是成为巴勒斯坦地方的一位教师,专门解决神是否透过言语教导人这个备受争议的问题。道成肉身的神在十九世纪以来的人类当中,以祂人格的力量及生活、教导中伟大的道德而显出其独特性,这个事实澄清了一切关于神是否有位格和道德的疑惑。然而,头脑清楚且信仰彻底的基督徒似乎毕竟只是少数。当这个时代知识和科技的爆炸击中我们时,由于受到那些将神缩小的人的影响,许多人就一起被冲离了他们基督教信仰的港湾;这种现象实在是不足为奇。

我们有一些人仍旧像是文化中的古生物,依然认定圣经中的那位神,并相信圣经是祂的话,而耶稣基督是祂的儿子。这种老古板的信仰可能是真的吗?是的,我相信它是真的,而且它绝非老旧落伍。可是在我们目前生存的环境当中,钟摆已经偏离了基督教信仰,我们必须即刻采取行动,设法将它拉回原来正确的方向,否则我们周围的人永远不会知道真正人性的唯一样式。如果不让我们的邻舍知道这些,就是不爱他,即使他可能不太愿意听我们。

第二,现代世俗主义使我们贫乏。基督教的潮流已经退去,留下了许多属灵的污泥。这场混乱令人哀伤又不忍卒睹,我们要特别提到其中三点:

退去的基督教潮流留下的是一个误解的世界。人们误解自己;人类始终是自己的一个问题。人在神智清明的时候知道自己是一种半猿半天使的宇宙两栖类动物,有极大的能力,但其表现却常常令人觉得可怜。莎士比亚剧本中的哈姆雷特会说:“人是何等奇妙的一项杰作啊!他有高贵的理性,无限的能力;他的姿态、动作何其敏捷,令人赞叹!他的行为多么像一个天使!他的理解力多么像一个神!真是世界的美物,动物中的珍宝!”

哈姆雷特是对的,我怀疑我们是否真正了解人性当中闪烁的光辉?

今天当人放弃了神,合上圣经之际,也因此失掉线索去过一个真正的人的生活方式,这样,人还能做什么呢?实际上我们所做的总是游移不定——我们在两边摆荡,心里渴望像天使,举止却又像猿猴。这就是发生在我们社会中的情况,也就是所谓的“放纵”。人们认为幸福就是结合理想主义与自我放纵、崇高的利他主义与无情的官能感受,但是这完全是对我们自己的误解。

事实上,由于我们已经失去了跟神及其话语的接触,所以也失去了与他人共处(因为罪扼杀了对邻人的爱)以及了解我们自体的秘诀(因为在心灵最深处我们不知道自己是谁?是什么?或为何存在),而只有当我们重新明白自己的身份先是神的创造物,后是迷失的犯罪者,并像诗歌所说:“听见耶稣慈声说:“到我这里,得享安息;”我们方能期待寻见一个令人满意的个人及彼此共处的生活方式,也唯有那时候,我们才能发现一切生命最深的奥妙——满足的奥秘。

何谓满足?满足与我一直在谈论的幸福、实现和喜乐息息相关,意思是:你不会愿意拿生命换取全中国的茶叶或诺克斯堡(或现今任何蕴藏黄金的地方)的黄金,因为你很清楚自己已经拥有并正享受着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是最宝贵也最令你喜悦的。一个满足的人知道他已经找到重价的珍珠,并要藏妥这宝贝,再没有其他更好的了,因此他绝不会考虑要拿它去交换,因为没有人会拿最好的去换次好的。

就这个角度来说,基督徒是满足的,有神作他父,基督耶稣作他的救主,他里面的平安,比其他任何事物都要珍贵,他也知道自己有权拥有现在及永恒里的一切欢愉。然而一个人如果不透过他跟神的关系以及被赦免和改变的恩典来了解自己的天性,就永远得不着这样的满足,也注定无法安息。其结果就是一直想追寻自己所没有的,却永远找不着心中至终的渴望。

其余二点见下章详述。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