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十架与事奉

二、党派主义者忽略了关于基督徒领袖的两个重要真理517节

简单地说,这两个真理就是:

1、基督徒领袖无非是基督的仆人,人不能将归给独一真神的忠心归给他们。

2、神眷顾祂的教会,祂将建造教会的工作,托付给属灵领袖。

保罗对于论述方法的强调,不亚于对这两个真理本身的强调。他描述了两个比喻——栽种的比喻(三章5至9节上半)和建筑的比喻(三章9节下半至15节),接着又提出了有力的、带有修辞色彩的问题和一个警告性的结论(三章16至17节)。

1、栽种的比喻59上半)

保罗已经为了属灵上的不成熟责备了哥林多的信徒,他们的争吵和结党,附庸于某些领袖而造成的纷争,就证明他们没有成熟;然后,保罗断定他有必要告诉他们,应当如何看待这些领袖。「亚波罗算什么?保罗算什么?」(三章5节)。答案极其简单:「无非是执事,照主所赐给他们各人的,引导你们相信」(三章5节)。首先,基督徒领袖「无非是执事」。在这个文脉中,保罗指的不是「教会的执事」,而是「耶稣基督的执事」,因为「赐给他们各人」工作的是神自己。另外,哥林多前书第四章一节特别称他们为「基督的执事」。如果神亲自「赐给他们各人」,那么,根据他们的工作而将他们划分等级,就是愚拙的行为。这些执事不是凭着自己的野心和「天赋」(好像在神的世界里,除了祂所赐予的恩赐之外,还有其他的恩赐存在)而获得地位的,乃是借着神特别的指定而如此的。若是履行神所指派给他们的责任,他们就成为带领哥林多人信主的媒介——「(基督的)执事」,他们「引导你们相信」(三章5节)。

接着,保罗提出了栽种的比喻。在一个大农场里,一个人可能同时作播种和浇灌的工作,但是只有神让它生长。错误地将赞美归给播种者,关注的范围太狭隘;惟独赞美那些灌溉者,而忘记了播种的人,则缺乏远见。无论如何,只有神使所栽种的生长。祂岂不应当得到赞美吗?

虽然分配给工人的工作不同,他们却「有一个目的」(三章8节《新国际版》;《和合本》作「都是一样」)。没有一个工人的工作有独一的重要性。把工作集中起来,归荣耀给那位让所栽种的生长的神,最后才会迎来收获。毫无疑问,「将来各人要照自己的工夫,得自己的赏赐。」保罗不想否认个人的忠诚和勤奋的重要性。但是根据即将到来的伟大工作——使所栽种的生长,并且收割——直接看到总体的景象,才是重要的。保罗写道:「我们是与神同工的」(三章9节)。他的意思不是说,他和亚波罗等人是神的同工,好像他们和神是在同一个等级的。他的意思乃是,他和亚波罗等人都是同工,是属于神的、被神使用的。神的这个词语在这里是表示所有的。保罗说:我们彼此都是同工,也都是属于神的。很显然地,保罗认为,作为耶稣基督的仆人,和作为神的一个工人,是同一回事。

至此,整个比喻的轮廓就很清晰了。所耕种的田地代表哥林多人,是属于神的(「你们是神所耕种的田地」,三章9节);像保罗和亚波罗这样的人则是田地的工人,他们也是属于神的(「我们是与神同工的」,三章9节)。神拥有田地和工人;祂指派工人作各样的工作,也使所播种的生长。

在我们继续看下面一个比喻之前,必须要明白栽种比喻的两个要点。首先,从总体来看,这个比喻显出了哥林多人所忽略的两个真理之中的一个:基督徒领袖无非是基督的仆人,人不能将惟独归给神的忠心归给他们。这并不是说,感谢保罗、亚波罗或是其他的领袖是不对的。保罗发现了他们不可原谅的一个问题,就是以奉承的态度附和并护卫某一个领袖,会导致高人一等的作风、争吵和嫉妒。显然,这样的忠心会将一个人过分高抬,使他像神一样。实际上,稍加严肃的反省就会提醒我们,许多基督徒领袖,为我们属灵的成长和结果子作出了很多贡献,但是无论神如何使用人,生命和结果子都是祂亲自赐予的。人不能将归给神的忠心和奉献,用来崇敬和听从或奉承基督徒领袖,那样作是很愚拙的;这显明他们全然不了解真正基督徒领袖的本质。基督徒领袖在神的统领下,应当互相同工、支持,相辅相成。当然,这也间接表示(尽管保罗还没有陈述这个观点),基督徒领袖应当避免给人造成一种印象,好像自己垄断了真理,拥有所有的恩赐,或是有独一的权威和见识。我们「无非是执事」,彼此之间是「同工」,我们也都是属于神的。

从这个比喻中,我们需要看到的第二点是,整个论证的要旨,取决于哥林多信徒和保罗、亚波罗等基督徒同工之间的区别。这一点不但从文脉中可以清楚看见,有几群哥林多的信徒,想要与某些领袖疏远;另外还从比喻的结构中也可以清楚看见:「我们(指保罗、亚波罗;原则上,也可指其他同工)是与神同工的;你们是神所耕种的田地」(三章9节)。当然,保罗在其它的经文中说过,所有的基督徒都是服事神的,是神的仆人。但是在这段经文中,保持这个区别对保罗的论证是很重要的。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这个区别延续到下面一个比喻中——这是正确解释这段经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2、建造房屋的比喻9下半15

第9节的结尾有过渡性的意义。保罗写道:「你们是神所耕种的田地,」结束了栽种的比喻。接着,他又说:「(你们是)神所建造的房屋。」这样,我们就从农田的场景转移到建筑工地的场景。「普通的」信徒和领袖之间的区别仍然存在。在这里,信徒是「神所建造的房屋」,领袖是建造的人。

大体上,这个比喻的观点,尤其是前一部分,和栽种的比喻完全相同。如果我们记得,在完成一座宏伟的建筑物之前,需要一个多么漫长的过程,我们就比较能理解这个比喻了。欧洲的大教堂通常都需要四、五个世纪的建造,才能完成,有时候还会更长。在保罗的时代,一座圣殿要比中世纪的大教堂朴素得多,有时候都要花几十年的时间。因此,可能一个建造者立好了根基,再由其他人来完成各个阶段的建筑工作,然后以此类推,人们若是退休或去世,就再有其他人来接续他们。其中的道理很清楚:保罗立好了根基,其他人在他的基础上建造。重要的是,这是一个整体性的工程,很显然,将一切的赞美都归给整个工程中的一个建造者,是很愚拙的。毕竟,这些建造者本身共同参与了相同的异象和目标。

但是,有两个因素使这两个比喻有所区分,而这两个因素是彼此相关的。第一,神在这两个「比喻」中,有不同的角色。在栽种的比喻中,神是田地的主人,祂有工人为祂工作;另外,神是生命惟一的创造者,祂是当受赞美的主:祂使庄稼生长。然而,在建筑的比喻中,不存在有机物,也没有涉及到生长,所以神必定有一个不同的角色。耶稣基督成为保罗所立的根基(三章11节)。在第十一至十五节,没有特别提到神,但是祂却是「那日」的审判和将个人的工程显露出来的「火」所表明的。换句话说,神拥有所建造的房屋,祂也判断个人建造的工程。在第三章十六至十七节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建筑的比喻和第一个比喻有所区别的第二个因素是,它特别强调建造者的责任。保罗没有继续论述,而是警告说:「各人要谨慎怎样在上面建造」(三章10节)。他自己「好像一个聪明的工头,立好了根基」,「因为那已经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稣基督,此外没有人能立别的根基」(三章11节)。如果人们所建造的是神的教会,那么,惟一可能的根基,就是耶稣基督;或者,用第二章二节的话,更完全地说,这根基就是「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保罗所想的,仍然是福音独一的能力、智慧和权柄。如果有人想要立其它的根基,那一定是为要建造其它的房屋。教会必定不会建立在任何与之对抗的其它根基上。

然而,即使在『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的根基上,在日后的建造中,也存在着劣质的工程和次等的材料。建造的人可以使用「金、银、宝石、草木、禾秸」(三章12节)。保罗不是按照依次递减的价值尺度来提及这些材料的。他只是将两种建造的材料分别开来:经不起火烧的材料,那火要「试验各人工程怎样」,各人的工程「必然显露」,「因为那日子要将它表明出来」(三章13节);另一种材料能够经得起这一切的检验。「那日子」是主的日子,是最后细查的日子;「火」将好的与坏的区分开来。旧约圣经常说,火炼净了渣滓,存留了宝贵的金属。初读这段经文的时候,我们可能会觉得,「金、银、宝石」是一些很奇怪的建筑材料。也许,保罗选择它们,不仅是因为它们经火之后毫无损伤(例如,金可能会融化,但是它仍然是金,不会多也不会少),也是因为,金、银和宝石在所罗门建造的圣殿中,是非常重要的材料。在保罗所论述的这个比喻中,将要建造起来的房屋的重要性,并不亚于「神的殿」(三章16节)。

那么,这火不是炼净的火。保罗并没有说,那火会折磨建造的人,或是在火中净化他们,而只是说,他们的工程要在火中显露出来。如果一个建造者的工程被烧毁,「他就要受亏损,自己却要得救,虽然得救,却像在火里经过的一样」(三章15节)。这幅图画描绘的是,有人从被大火吞灭的房屋中跑出来。那个人逃脱了,但是,他所建造的房屋经过大火以后,能不能幸存呢?

必须要说清两件重要的事情,才能阐明保罗所描绘的这幅图画,将他的观点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首先,那些「受亏损」,却得救和「从火里经过」的人,不是第三章一至四节所说的「属肉体」或「属世界」的基督徒,而是用那不能经过最后的火炼的材料来建筑房屋的基督徒领袖。哥林多教会的会众,有一部分、或是全部,都是由第三章一至四节所说的属肉体的基督徒组成的,在第一个比喻中,以田地代表教会;在第二个比喻中,则是以房屋代表教会。我们所说的「建造教会的人」,像保罗、亚波罗和其他传福音的人、牧师和教师,都是田地的工人,或者是建造房屋的人。他们的工程要经过火的试验。

这就意味着,「属肉体的基督徒」这个理论的复杂形式在这段经文中找不到凭证;这种理论假设了这些人已经作了信仰告白,不久之后却又回到了无异于不信者的生活方式之中,而最终好不容易(「从火里经过的」)才进入天国。「属世界」或「属肉体」的基督徒,仍然能看出是基督徒;然而在这段经文中,勉强逃离火焰的却是建造教会的人,而不是「普通」的会众。

对于那些全职事奉的人来说,这应当是非常严肃的。他们有可能用一些劣质的材料建造教会,而最终他们的工作却不能存留。人们来了之后,可能会觉得「得到了帮助」,加入集体的崇拜,在教会中参与服事,教主日学课程,带朋友来教会,享受「团契」生活,募款,参与心理咨询和自助团体的工作,然而他们还是没有真正地认识主。如果所建造的教会,很有吸引力,有品格,有流畅的讲道,正面的思考,管理的技巧,有大能和感人的经历,会众聪明,但是却没有反复经历热心的、圣灵膏抹的宣讲——「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那么,我们可能得着追随者,却不是得着悔改归正的人。我的意思丝毫不是说,不需要管理的技巧,或是基本的人际技巧。但是最根本的、不能退让的因素,教会失去了它就不再成为教会的因素,是福音——神的「愚拙」,是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

如果我们能够清楚地明白这一点,那么,许多其它事情就都一目了然了。如此,我们就会认识到,最重要的事情,是神已经将祂的儿子启示给我们,并且神的圣灵必须要直接启示人们,他们才能明白福音,我们也才会强调祷告,并在生活和事奉中展望着最后的审判,因为我们必须要为自己的事奉负责。并不是说,我们应当拒绝在技术上和在社会学领域里有经验的人一切实际的帮助;而是说,我们应当全然保持对于十字架中心地位的委身,不只是在模糊的、理论的层面上如此,在我们一切的计划和实际的决策中,也当如此。我们要存敬畏的心,不要让我们所采用的任何方法,使基督的十字架落了空(一章17节),而且,我们惟一所要追求的,是得蒙那位在末日要试验各人工程的主所认可。

第二,建造教会者面前的远景不只是负面的。还有另外一个可能性:「人在那根基上所建造的工程,若存得住,他就要得赏赐」(三章14节)。有一些基督徒总是担心,提到赏赐会危及白白的恩典。他们不仅忽视了耶稣赏赐门徒的应许(参看马太福音六章4、6、18节),也没有注意到,我们面前这一段经文为赏赐的理念奠定了基础。在栽种的比喻中,我们已经看到,各人「要照自己的功夫,得自己的赏赐」(三章8节)。在建造房屋的比喻中,神是判断各人工程的——原则上,这不仅使失丧成为可能,也使赏赐成为可能。

我们要看到,在这里,保罗认为有必要反驳两种极端。一方面,希腊宗教的许多形式带来「灵性」和行为之间巨大的分裂。个人可能非常「虔诚」,非常「宗教化」,非常「属灵」,然而他们的道德和每天的行为却没有任何不同。对比之下,圣经中所描绘的信徒,无论是在旧约还是在新约,都不允许自己那样作。在圣经中,灵性和伦理是结合在一起的;敬虔和行为是密不可分的。我们的信心和属灵的委身要有结果,这不仅和今生有关,也和来生有关。因此,保罗对于赏赐的强调,是一个重要的保障,反驳第一世纪希腊宗教的绝对自由主义。

但是另一方面,犹太教的一些形式,更倾向于认为,赏赐和各人顺服的程度是息息相关的。这样的观念迟早都将难以避免「功德神学」的烙印。然而对保罗来说,「工价」不算是「该得的」(罗马书四章4节),而是恩典的结果。如果保罗努力工作,那是因为神的恩典在他的生命中:「但是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神的恩才成的,并且祂所赐我的恩,不是徒然的。我比众使徒格外劳苦;这原不是我,乃是神的恩典与我同在」(哥林多前书十五章10节)。神的恩典使我们的工作有能力,这一点毁坏一切机械的功德神学:作多少工作,就得多少工价。我们在一天的工作和事奉结束之时,总要记得,若是我们结实累累,那是因为神的恩典在我们心里作工。我们作成了自己得救的功夫,但是,一定要记得,是神在我们心里运行,使我们立志行事都为要成就祂的美意(腓立比书二章12至13节)。这个立场使保罗避免了律法主义。

到目前为止,我们应当很清楚,这建造房屋的比喻,不仅确立了哥林多人所忽略的第一个重要的真理(基督徒领袖无非是基督的执事,人不能将归给独一真神的忠心归给他们),还确立了第二个重要真理:神关心祂的教会,并且将责任托付给教会的领袖。这是极为重要的功课。如果领袖在会众中间的地位太高,他们几乎无所不能,那么毫无疑问,一大部分跟随他们的人,就会跟随他们的足迹走。我们很惊讶,会有那么多有教养的德国人,义无反顾地跟随希特勒(Adolf Hitler);我们很惊讶,会有那么多虔诚的人们,跟随吉米·琼斯(Jim Jones)@1走向死亡。不像这样极端的例子也可能更让人难以察觉。因此,我们奉承一些基督徒领袖,为他严重的,甚至是毁灭性的错误找藉口。我们必须要记住,领袖无非是仆人。同时,神爱祂的教会,祂将责任托付给那些要建立教会的人。

@1编按:人民庙堂(People’s Temple)的创始者,与其信众于1978年在南美洲的盖亚那(Guyana)集体自杀。

3保罗反诘的问题和他提出警告的结论1617

保罗问道:「岂不知你们是圣灵的殿,神的灵住在你们里头吗?」(三章16节)。现在,房屋很清楚地变为「神的殿」。我们一定要明白,在这个文脉中,「神的殿」指的不是人的身体,而是教会。在其它经文中,曾经用同样的隐喻来鼓励个人在两性关系上的圣洁(哥林多前书六章19节):如果「你们的身体是圣灵的殿」,那么,保持这殿的圣洁就非常重要。但是在哥林多前书第三章这里,讨论的不是这个问题。保罗并没有说,「注意,如果神的灵居住在个别的基督徒里面,你们就一定不要犯奸淫、懒惰的罪,或有坏的习惯,而使身体受玷污。」相反,他是这样说:「你们还是不明白吗?神的灵赋予基督在地上的身体——教会,就是得蒙救赎的群体——生命。那就是所有建造者所建造的『房屋』,就是『圣殿』。你必须要明白,神爱教会,祂也热切地护卫她,因为她是神自己的灵居住的所在。」但是其中有一个条件:「若有人毁坏神的殿,神必要毁坏那人;因为神的殿是圣的,这殿就是你们」(三章17节)。

根据紧接在前面的几节经文,这个警告所针对的,肯定是那些用易燃的材料(草木,禾秸),无法经过末日的火而存留的建造房屋的人。然而,保罗所使用的普遍性的词语,也许不仅仅是要警告领袖。毕竟,他并没有说:「若有任何建造者毁坏神的殿—–,」而是说:「若有人毁坏神的殿—–。」保罗使用这个涵盖面广泛的词语,可能是考虑到哥林多人本身对神的殿,就是对教会的毁坏。哥林多信徒的注意力偏离了福音,而追求世界和属世「智慧」的赞美和认可,就面临着损害建立教会所凭借的根本信息的危险。

毁坏教会的方法形形色色。派别之争就可以发挥毁坏的作用;各类异端可以毁坏;使你的眼睛转离十字架,让外围的事物决定计划,也可以毁坏教会——当然会比各类的异端慢,然而长期来看,却有同样效果。用表面的「信主」和精彩的活动来建立教会,很难使人们深刻地认识永活的神,也会毁坏教会。如果使人们尽情享受娱乐,从不提倡圣洁的荣美,或舍己之爱的重要性,那将会建立一群宗教人士,但是却会毁坏永生神的教会。说闲话,不祷告,苦毒,不明白圣经,推崇自我,物质主义——所有这些事,还有许多其它的事,都能够毁坏教会。这样作是危险的:「若有人毁坏神的殿,神必要毁坏那人;因为神的殿是圣的,这殿就是你们」(哥林多前书三章17节)。落在永生神的手中,是一件可怕的事。

哥林多教会的党派主义者忽略了这类的真理。并且,现代社会中与他们相像的人,也常常忽略这些真理。这些话呼吁人们作深刻的自我反省和悔改。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