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成功或成熟
现今的社会可能会对这个激烈的冲突感到奇怪,原因有二:第一,我们是活在一个本位主义根深蒂固的时代里,我们一向所受的教导是,说别人的价值体系错误是不对的,甚至邪恶的。我们的社会大都承认:唯一的绝对看法,就是不容许有绝对的看法。在这样的光景下,受损最严重的是真理——或者更确切地说,受损最严重的,是肯定任何绝对真理存在的可能性。但是,反过来说,如果耶稣基督的福音——它所提供、教导和要求的一切——是真理,那么跟它相反的就是错谬。真理绝对没有错误和虚谎。保罗没有费心去质疑任何人是否有权教导与福音相反的价值体系,但是他确实反对他们在教会里这么作,误把错谬当作福音真理来传扬。
对于保罗与闯入者的冲突,我们的社会之所以采取如此消极的反应,第二个理由是:除了漏洞百出的本位主义之外,我们是生活在多元文化主宰的历史时空中。从某个角度来说,这是很健康的事,因为它扩展了我们的视野,有时也增加了我们的包容力。事实上,保罗自己肯定是有史以来在文化上最有弹性的宣教士之一。他写道:「向犹太人,我就作犹太人,为要得犹太人;向律法以下的人,我虽不在律法以下,还是作律法以下的人,为要得律法以下的人。向没有律法的人,我就作没有律法的人,为要得没有律法的人;其实我在神面前,不是没有律法;在基督面前,正在律法之下。向软弱的人,我就作软弱的人,为要得软弱的人;向什么样的人,我就作什么样的人。无论如何,总要救些人」(哥林多前书九章20至22节)。这就充分发挥了尊重基督的变通性。
然而,不管什么种族文化,保罗在服事的同时,已经认清福音的本身是不可讨价还价的。在大部分的社会里,只有少数人愿意在他们所承袭的价值体系的道德界线上让步,而学习用外来的标准去诠释它们,必要的话,甚至改造或废弃它们。我们发现用所领受的文化去诠释福音,比用福音诠释文化容易得多。然而,圣经上说,所有的种族与文化都受到罪的影响。因此,福音与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互相牴触的,以致来自这些种族与文化,表明信仰、宣称效忠耶稣基督的人,都必须认定耶稣基督的福音才是主控因素。福音可以洁净、改变任何的文化;或者,更准确地说,福音可以洁净、改变来自任何文化传统人,使他们完全降服在耶稣基督的面前。它藉此改造或排除了那些新基督徒原先所接受的文化价值观;这些人又回过头来影响他们自己的社会与文化,就像盐影响食物那样(参:马太福音五章13节)。但是,总会有人受控于稍微「基督化」的文化:也就是说,主宰他们的价值观是从承袭的文化而来,但是这种价值观根本不合乎基督教,甚至有浓厚的异教风味;尽管它带有基督教的用语,但真正主控的不是福音,乃是渗透在社会传统里的价值体系。这就是保罗绝不通融的地方。
就着基督徒来说,无论什么时候,自己所珍惜的文化遗产和耶稣基督的福音若有抵触,必须让步、接受修正并且改变的乃是文化。要是作不到这一点的话,这人对福音的效忠,就很值得怀疑。毫无保留地委身于所承袭的文化,而单单添加一些选择性的基督教因素,那就是保罗的结论中所说的:传讲的耶稣是「另一个耶稣」,传讲的福音是「不同的福音」,而传讲这种福音的那些人是「假使徒、行事诡诈、装作基督使徒的模样」(哥林多后书十一章4节、13节)。此外,就像这些哥林多人一样,凡是表明过信仰的基督徒,如果对这种非基督徒导向的价值观念深表赞同,就非常需要省察自己,是否真有信心(哥林多后书十三章5节)。
现在,保罗对哥林多人的劝勉充分显出它的意义了。他求他们重新评估这些闯入者,因为他实在不想用他的勇敢待他们。实际上,他劝勉哥林多人回到福音的真理、基督耶稣的教导和榜样,从而看清这些闯入者与其教义的真面目。同时,保罗极力地强调,这些闯入者对他提出的责难是与事实完全相反的,因为他从来就不是「照着世界的标准」来行事的基督徒(哥林多后书十章2节),也不用「属血气的兵器」来打属灵的争战(哥林多后书十章4节)。
三、保罗否认他的争战是属血气的(哥林多后书十章3至4节上)
当然,保罗承认世界是他活动的领域;但那并不表示世界支配了他日常的工作,他作工的工具更不是由这个世界所提供的。保罗写道;「因为我们虽然在血气中行事,却不凭着血气争战」(哥林多后书十章3节);然后,他深怕读者没有领会到他所说的意义,又重复地说:「我们争战的兵器,本不是属血气的」(哥林多后书十章4节上)。
《和合本》与《新国际版》都把保罗的希腊惯用成语翻译得很流畅;但是,还是值得我们再稍稍深思一下保罗所选用的字句。
有两个值得一提的词语,第一个就是在哥林多后书十章二及三节上半的「我们行事」,更直接的翻译应该是「我们行走」。这词的上下文,不论在这里还是在保罗书信其他地方,都毫不含糊地显示出保罗所想到的不只是如字面所说的「行走」,《和合本》的「行事」与《新国际版》的「生活」都译得不错,但或许被动意味稍稍重了一点;保罗所说的「行走」,意义不是像「生活」那样狭隘,而更像是「表现一个人的生命」。保罗不只是讲他存在的领域就是这个世界(虽然他在别处确实说到这方面),更讲到他表现自己生命的领域——也就是他生活行事、履行使徒职责的地方——就是这世界。然而,尽管如此,他仍坚称:他使徒职分的兵器并非「属血气」或「属这世界」的。
更重要的是,保罗继续使用「肉体」或「属肉体的」这个词(见上文)。照着字面翻译,保罗表现他的生命,是「在肉体中」;但他不是照着肉体来争战,因为他争战的兵器,不是属肉体的。我们已经看到(哥林多后书十章2节)「肉体」这个词,光是保罗的用法就有许多不同的意义;一方面,保罗可以说基督徒不再「属肉体」(罗马书八章9节),意思就是他们不再藉着堕落的、自我中心的、罪恶的人性而活;但另一方面,他却承认自己是「在肉身中」活着(加拉太书二章20节),就是说他仍旧活在肉身中,活在这个物质的世界中。同时,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他的对手控告他行事是照着肉体(哥林多后书十章2节),意思是他缺乏像他们声称自己拥有的高超的属灵标准。这样,我们就可以把「肉体」归纳出三种主要的意义:
1.人悖逆神的罪恶本性(如:罗马书八章9节)
2.实体的存在,身体,我们仍活在实际的肉身当中(如:加拉太书二章20节)
3.属灵的次级标准,世界的或拙劣的等次,就像保罗的对手所了解,并且指控他的(如:哥林多后书十章2节)。
问题在于:保罗在哥林多后书十章三节用了两次,是什么意思呢?
从某个层面来说,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第三节的前半部,保罗承认说,他是在肉身中表现他的生命,所采取的是第二种意义。在第三节的后半部,还有第四节的前半部,保罗坚称他不是用属肉体的兵器来争战——无疑的,这是同时否定了与第一种和第三种意义的「肉体」有任何关连。
然而,更深一层来讲,保罗的回答取决于一种深奥的末世论,也把我们导入随后几章他将要对哥林多人说的话。新约圣经的作者(尤其是保罗)都知道:耶稣基督,藉着祂的死、复活、升天、被高举到至高者的右边,已经引入了弥赛亚的国度,这是先知老早就应许,也是有属灵辨别力的神国子民所期待的。神已经救我们脱离黑暗的权势,把我们迁到祂爱子的国度里(歌罗西书一章13节)。同时,这个国度还没有达到它的丰满:一直要到主耶稣再来,整个受造物都被更新(罗马书八章19至21节)的时候,才能完满实现。因此,从某个角度来说,教会显然是处在「已经实现」和「尚未完满实现」的张力中:基督徒已经享受了国度的好处——在神面前是无罪的、拥有永生、有圣灵的同在作为承受基业的凭据、罪得赦免、与神其他的儿女相交、确信他们复活的主救主已经用祂父一切的权柄统管万有;但是,有些福分是基督徒将要得着、但如今尚未享受的——免于死亡、罪的权势全被毁灭、拥有复活的身体、自由生活在新天新地中、毫无掺杂地敬拜三一神、永不褪色的爱和圣洁无瑕的祝福,以及尽善尽美的灵交。因此,新约末世论并非把焦点局限在末后的事上,也包含这个奇妙的好消息,即末后的事在某些方面是已经实现了的。新约末世论轮流交错地处理着尚未来临的,以及已经零零散散地、出乎意料地、宏伟地实现的事。换句话说,新约末世论既是有待将来才实现的,同时也是已经实现的。
不能保持这两者之间的平衡,不仅造成相当错误的神学观点,也导致了道德和生活方式的问题。例如:过分强调末世论在未来才要实现的层面,牺牲了已经实现的层面,可能促使人对神没有启示的部分作不健康的揣测,为基督的再来定出日期,否认我们已得的恩典和福气,并贬损基督徒和睦同居的重要,而这些乃是整个新天新地的前进基础。从相对的一面来说,不平衡可能导致我们忽视圣经给我们关于未来的应许,忘记要以期待渴望基督的再临来数算我们的年日,并且在生活中满有把握,知道基督藉着祂的十字架工作所成就的丰富恩典都是属于我们的。
不幸的是,根据现有的记载看来,哥林多教会整个的属灵经历倾向于第二个错误,有人称之为过度实现的末世论(over-realized eschatology)。他们正确地理解到:基督所预备的救恩,把可怜的罪人提升为君王和祭司;但他们如此强调这些主题,以至于他们开始像孔雀开屏般地昂首阔步,忘记了教会也蒙召作受苦的见证,直到基督再来(哥林多前书四章8至13节)。哥林多教会强调他们在基督里的自由(哥林多前书八章),却忽略了一个事实:只有在尽善尽美的状态下,才可能有完全的自由——而教会尚未达到那个境界。因此,自由是必须藉着舍己的爱来阐扬——并约束!但是,哥林多教会的人在这方面只学到那么一丁点儿。他们渴望属灵的恩赐,而且特别羡慕那些满足自我的属灵恩赐(哥林多前书十二及十四章)。在他们眼里,越是引人注目的彰显越是证明了他们有多么属灵,多么丰富地享有耶稣基督已经供应的福分。无疑地,在属灵上盛气凌人,这种可怜的态度正是破坏教会、造成结党纷争的起因(哥林多前书一章12节);因为他们好像从来没有学到「最妙的道」(哥林多前书十二章31节下至十三章13节),最能具体表现出舍己之爱这条最妙的道路的,就是耶稣在世上的事工。简单地说,哥林多教会的人很快就掌握了基督教所强调(或他们所以为的)的属灵大能、与基督一同高举、自由、成功、得胜的基督徒生活、领导、宗教的成功;但他们却忽视,甚至压抑了基督教所着重的温柔、仆人的身分、顺服、谦卑,以及必须在耶稣的受苦上跟随祂,才能在祂的荣耀冠冕上跟随祂。他们瞥见基督所行的一切,却没有去思想尚待完成的事;他们知道发动攻击的日子已经来到,却误以为那是得胜纪念日。他们喜爱基督教的成功哲学,但却不知道怎样在十字架下过生活。
从这个角度看来,保罗在哥林多后书十章三节具有更深一层的含义。保罗不只是承认,事实上还坚持他就活在这个世界里。他生活行事、处世为人都在肉体之中;因为哥林多人自以为属灵,他们刻意地对肉体或世界的事毫不关切。显然地,闯入者说过许多出神狂喜的异象经历,也藉此大幅度地提升了他们的信誉(见哥林多后书十二章1至10节的注解);但是,保罗在一个值得注目的异象里,甚至不知是在身内还是在身外(哥林多后书十二章2至3节),但他却十分肯定:他正常的活动领域就在这个身体里、这个肉身中、这个世界里面。他或许偶尔渴望要离开这个世界,摆脱这个身躯而与基督同在(腓立比书一章21至23节);但是,他了解道:留在这世上和这躯体里,他才能成为教会中多结果子的仆人(腓立比书一章24节)。同时,保罗也同样强烈地坚称,不管他怎么活在这世上,他的武器却不属于这世界的。保罗的这个观点要是正确的话,那么不仅毁谤他的人错了,甚至连他们分辨属灵实际的能力都值得怀疑。他们批评保罗的武器是属肉体的,他所说的却恰恰相反:保罗和闯入者之间的分歧,不仅是一清二楚,而且是根本立足点的不同。
因此,很明显的,保罗不认为他所面对的这些问题只是个人的冲突,或是龌龊、令人不快的权力斗争。成功主义者的整个价值体系的导向是本末倒置的;他们声称的属灵的领域,正是保罗宣称他在世上生活的领域;而他们指控保罗的属世界的领域,也正是保罗坚称他运用属灵兵器的领域!跟着来的就是一个混乱扭曲的末世论:闯入者培养的是一个过度实现的末世论,却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即基督徒仍然活在这世界上。但是,说到真正属灵分辨力的时候,闯入者对保罗的恩赐所作的评估——所根据的标准是当代雄辩术短暂的标准,或以吸引群众的多寡所建立的信誉,或凭他钱包里财富的数量——正好暴露出他们是彻底失败的。
我们可能会讶异:这些表白信仰的基督徒——在这里是领袖们——竟然错得那么离谱,竟然会被带入歧途。但是在我们思考近代类似的光景、思想如何应用保罗的答辩之前,或许该先来看看他答辩的内容。
四、保罗细说他兵器的性质与目的(哥林多后书十章4节下至5节)
哥林多后书十章四节上半,不仅重述并加强第三节所说的,也为保罗正面的申述铺路:恰恰与反对者的控告相反,保罗的兵器「乃是在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坚固的营垒」(哥林多后书十章4节)。藉着这个短短的句子,保罗声明两件重要的事,就是他兵器的性质和目的,而第五节又更详尽地说明这两点。
保罗的兵器「有神的能力」(《新国际版》;《和合本》作「在神面前有能力」)。希腊原文比较不明确,【注释1】但是重点倒颇为清楚;保罗的兵器是有能力的,因为它们跟神有关。它们绝不是属肉体或属世的,而是属灵的,所以有能力。
千万不要忽视保罗所举的对比,他并不是拿坦克、来复枪或飞弹来跟祷告、禁食或讲道比较。在对比的肉体或世界的这一边,全部取决于哥林多后书十章三至四节上半的诠释:在上下文中,属血气的兵器是闯入者用来美化交易的工具:人的知识才干、能言善道、八面玲珑的手段、魅力或动人的气质。他们在保罗的身上找不到这种兵器,所以他们认为他太差了;但是保罗公开否定了这种兵器。他根本不想在这方面为自己辩护,因为他的兵器迥然不同;它们是属灵的兵器,并且具有神的能力(在神的眼中看为有能力的,或是为祂效力的)。
然而,保罗的兵器有什么用呢?如果我们同意说它们有能力,它们的能力又怎么样彰显呢?让我们再来看保罗所说的第二要素:保罗宣称他的兵器有能力「攻破坚固的营垒」。保罗所用的象征令人想起古代世界典型的战争。一个繁华的城市所建立的,不仅有坚固的城墙来防卫,而在这城墙内某个地方,可能还建有坚固的营垒——也就是可以由少数几个士兵防守的坚实营垒。万一敌人攻进了城门,防御的力量仍然可以撤到营垒里面,作最后的抵抗。一旦营垒被攻破,那么争战也就结束了。箴言二十一章二十二节赞美智慧说:「智慧人爬上勇士的城墙,倾覆他所倚靠的坚垒。」保罗宣称他的兵器有属神的能力,能攻破坚固的营垒,就是使用这样的言语。
如果用非隐喻性的语言来表达,这代表什么意义呢?保罗就在下一句话,解开了这个隐喻;他仍然继续「攻破」这个主题,只是目标改变了:「将各样的计谋、各样拦阻人认识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哥林多后书十章5节)。「计谋」也可以译成「思想」或「计划」,这跟保罗在别处用的意义非常类似的字,是同一个字根;例如:保罗形容人虽然知道神,却日渐堕落的时候说:「他们却不当作神荣耀祂,也不感谢祂,他们的思念变为虚妄,无知的心就昏暗了」(罗马书一章21节)。「主知道智慧人的意念是虚妄的」(哥林多前书三章20节)。保罗又告诉信徒们说:「凡所行的,都不要发怨言,起争论」(腓立比书二章14节)。因此,当保罗告诉我们说他的兵器可以攻破计谋的时候,他不只是说可以胜过任何的辩论,让对方羞羞愧愧地下台,而且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他的兵器可以摧毁人的思想方式,破坏他们因在悖逆敌挡神的生活中而有的罪恶思想模式、及心理状态。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属灵兵器要摧毁「各样的计谋,各样拦阻人认识神的那些自高之事」(哥林多后书十章5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