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基督教爱观研究

第二节、中世纪的基督教

一、阶段宇宙论与向上趋势

中世纪的宗教阶段宇宙论具有非常严谨的一致性。主导它的是一个非常简洁的体系(也就是亚历山太世界体系)、阶梯的观念以及向上的趋势。亚历山太世界体系对整个中世纪思想的影响非常深远,而最明显的例证应该就是多玛斯的《神学大全》(Summa Theologiae)就是根据其两个方向的运动——万物从上帝流出(πρόοδος),然后返回祂(ἐπιστροφή),而建构的。亚历山太世界体系不只是经院哲学的关键要素,而且对神秘主义来说也同样重要。每一个重要的中世纪神秘主义派都是明证,而这里就有一个范例。亨利苏索(Henry Suso)在他自传(Seuses Leben)的最后一章总结他神秘观的内容并勾勒出其轮廓时,@3把重点就放在精神从最高存有流出,然后重新流回它的过程。此外,他又附加一副描绘他论证的图像,而其重点就是循环(κύκλος)观念以及停留(μονή)、流出(πρόοδος)、返回(ἐπιστροφή)的过程。

@3这一章(Seuses Leben,cap.liii)的题目是“Diss buches meinunge ein beschliessen mit kurzen einvaltigen worten.”Heinrich Seuse,Deutsche Schriften,hrsg.von K.Bihlmeyer,1907,p.190,22.

由于这副图像(见上一页)非常详细,它不只描绘出苏索(或说中世纪)的神秘主义,同时也涵盖整个中世纪基督教的特点。下面的解说也可被视为对整个图像的注解。

整个过程起于左上角,那里的三个同心圆或者「环」代表永恒神性本质的「深不可测」,其上的说明文字是“Diz ist der ewigen gotheit wisloses agbruende,daz weder anvang hat noch kein ende”。从这里流出(到右上角)上帝的三个位格,在圣父与圣子之间的圣灵犹如把祂们合为一体的爱,这三个位格基本上是一体的:“Diz ist der personen driheit in wesenlicher einikeit,von dem cristanr gelob seit”。三一上帝的正下方是一位天使,代表从上帝流出被造物的第一阶段,「天使的流出」:“Disúfigur ist derussfluzz engelschlicher natur.”天使旁边是正在堕落的污鬼,象征天使界的堕落。下一阶段就是人类的流出,这是「按照上帝的样式」:“Diz istmenschlichúgeschaffenheit gebildet nach der gotheit'。不过,在这里有一条岔路。某些人转而爱世界及其中的欲念,而一对跳舞中的男女就象征着以悲剧收场的对世界的爱:“Diz ist der welt minne,dúnnimit mit jamer ein ende”;为要警惕我们,所以背景里站着虎视眈眈的「死亡」:“Diz ist dertot"。不过,其他人了解生命转瞬即逝,于是转向上帝,并藉着洁净、启蒙与合一达到完美的境界。屈膝下跪的修女(中央下方)象征着从世界转向上帝,因为此生短暂所以要寻求上帝:“Minen ker vil ich zu got nemen,wan diz ist gar ein kurtzes leben.”左边的几幅图片所描绘的是灵魂上升的过程。被刀与箭刺透,又被蛇蝎围绕,且在右手中握着十字架的人物,显示出人必须与基督同钉十字架:“Ach lug,wie ich muz sterben und mit Cristus gecrutzget werden!”接着,人被引导到「隐忍」(resignation)阶段,其象征就是一个双眼紧闭的妇人瘫坐在椅子上:“Gelassenheit michberovben vill,va min[=des Meinigen]ie waz ze vill.”位在十字架正上方的人物所代表的是沈思默想:“Die sinne sintn mir entwúrcket,die hohen kreft sintúberwurcket."但是还有更高的阶段,也就是灵魂神秘的与上帝合一。位在最高处的人物显示出人的精神在上帝的帮助下提升自我,然后进入圣子里面:“Hie ist der geist in geswungen und wirt in der driheit der personen funden.”然而,透过与圣子合一,也就能藉着圣灵(爱的连结)的媒介与圣父合一。一条从圣子(左方)穿过圣灵(中间)到达圣父(右方)的线条象征着与三一神的合一。这就是苏索说的(前引书193页,II)“des GeistesÜberfahrt,—–denn er ist mit minnereicher Schauunng in Gott vergangen"(意即「灵魂的道路—–因为这能藉着爱中的沈思进入上帝。」到达这个阶段的时候,就会看到下面这句铭文:“Ich bin in gotvergangen,nieman kan mich hie erlangen”(「我已经进入上帝,没有人可以找到我」)。在这个阶段,所有人与上帝之间的差异全都消失不见,正如神性中的各个位格一样。精神已经被永恒的神性本质所吸收;它不再具有独立性,而只是居住在上帝的居所,也就是上帝的会幕里面。会幕的图像就是指这件事,其中一角(apex mentis)跟上帝本质的环相接触;万物都消融在其中,因为它深不可测也无止尽:“In dem inschlag han ich aller ding vergessen,wan es ist grundlous unt ungemssen.”(苏索对这幅图像的解释,见前引书190页以下。关于铭文的解释见K.Bihlmeyer的导言,前引书52页以下。)

整个思想架构是以蒲罗克鲁和伪丢尼修所描绘的亚历山太世界体系为蓝本。种种迹象异常清楚显示出,这是一个深受神性停留、流出与返回观念影响的理论。起点与终点都跟永恒的神性本质一致。“Daz beginund ende sind eins worden"(前引书,p.193,24)。但在起点与终点之间则是精神从上帝流出又返回上帝的过程:“des geistes usgeflossenheit und wideringeflossenheit"(前引书,p.190,26)。

最后,其中有个有趣的细节。图画中代表圣灵的是个大「环」,而代表被造物中最高的神性要素则是个小「环」。“Dar umbe usser dem grossen ringe,der da betútet die ewigen gotheit,flússent us nah biltlicher glichnust kleinúringlú,dúoch bezeichen mugen den hohen adel ire vernúnftikeit"(前引书,p.193,3)。这个「环」在图像中是画在人物的心脏位置,因此象征人的最内在,也就是最高贵神圣的部分,「灵魂的基础」,神圣的灵明(divine spark),人里面上帝的形象,「人理性的最高贵部分」,等等。人能够藉此与上帝联系,上帝的力量也是从这里流入。然而,堕落的鬼魔已经失去他的「环」,这意味着他里面不再有任何神圣的成分。

整个中世纪的宗教氛围可以总结为「向上趋势」这几个字。把信仰生活视为无止尽的上升,并把最终目标设定为在上帝的层面与祂相交,并不是中世纪首创的观点。中世纪是个守旧的时代:隐藏在它们背后的是柏拉图的二元世界观,以及灵魂向往跃升到理念(Ideas)界的观念;另外还有亚里士多德学派的阶梯观念,把爱乐实视为精神层面之万有引力,以及圣灵的大能基于爱的原动者原则κινεῖ ὡς ἐρώμενον吸引万有到它面前的观点;其中又有古代的星象观念、新柏拉图学派上下层天体互相轮转的想法、奥古斯丁认为跃升需要历经不同阶段的神秘主义、伪丢尼修的阶层论以及克里马科斯的乐园阶梯。这些只是汇聚成一条巨河之无数溪流中的几条小溪而已。它们形成一股「(仰面)向上」(sursum)的风潮,而这也就是中世纪基督教独特的内容与色彩。

但丁的《神曲》(Divine Commedia)就是其最生动明显的表征。全书透露出典型的中世纪阶段宇宙论,伴随着阶梯概念与向上趋势。被分为三个部分——天堂、尘世(包括炼狱)以及地狱——的阶段宇宙被架构为一层层的阶梯样式。我们在但丁的伴随下一一拜访所有阶层,从最低层的地狱(无底坑之王用他三个巨颚永无止尽的撕扯三大叛徒:犹大、布鲁特斯〔Brutus;译注:凯撒的叛徒〕以及卡修斯Cassius〔译注:布鲁特斯的同谋〕),@4直到最高层的天堂(三一上帝在光明中亲自坐在宝座上,感官与理性都无法参透)。@5穿越地狱之旅的主要目的是要了解其中的情形,而不属于救恩之道。基督教救恩之道的起点是炼狱,以及攀登炼净山(mount of purificaiton)。灵魂在精疲力竭的攀登无数阶梯后,逐步登上七层山,其中每一层各可以洁净七大罪中的一种,@6最后终于抵达位在山顶的人间乐园,人类始祖就是他们的罪而被逐出那地。但如今,灵魂在经过炼狱的烈火后,罪孽已经被除灭;灵魂已经被洁净,而重新恢复圣洁,@7并预备跃升到天上的星辰,预备面见上帝的荣光。@8

@4《神曲地狱篇》三十五章。

@5《乐园篇》三十三章。

@6《炼狱篇》九章112。

@7但丁在这里引用《太》五8:「清心的人有福了」;《炼狱篇》二十七章8。

@8《炼狱篇》三十三章144。

那么,举起并带领灵魂上升的是什么?但丁认为那就是灵恩的万有引力,维持阶段宇宙万物的次序,蒲罗克鲁和亚略巴古的丢尼修都曾谈论到这一点。@9世上的万物都努力返回自我的源头。正如火的本性是向上,人类灵魂则是趋向上帝。

@9参《天堂篇》一章。

「现下我们被那强劲弓弦的力量带到那地,

正如我们的命运所趋,

那弓弦绝对不失误

始终准确的命中标的。」@10

确实,因为灵魂具有自由意志,所以有可能被不当的享乐诱骗而偏离正道,让它渴望低层的事物,正如火焰被阵风吹袭而偏离其本性向下延烧。但这并不会改变灵魂要上升到上帝面前的本性。洁净的灵魂上升到天堂,就跟河水从山巅流到山谷一样自然。摆脱一切世俗羁绊却仍然停留在尘世的灵魂,就跟紧贴着地面的火舌一样古怪。@11除了蒲罗克鲁和伪丢尼修的影响,其中还有许多出现在较早传统中的观念,例如奥古斯丁认为灵魂在卡利他的激励下具有向上的冲动,以及女撒的贵勾利的火焰上腾以及爱乐实(或爱佳泊)之箭(搭在弦上射向天上的目标)的观念。

@10《天堂篇》一章124。

@11《天堂篇》一章136。

不过,抵达炼净山巅与人间乐园,对但丁来说,只是旅程的半途而已。他要在灵恩万有引力的帮助继续上升,直接跃升到天堂。他按部就班的穿过层层领域、层层祝福,在碧翠丝(Beatrice;译注:但丁幼时恋人的名字)的引导下,他藉着灵魂的羽翼上升到各种不同的星系。他在诸天最高处,也就是土星,他讶异的看到闪耀着金光的雅各阶梯,其上有无数看似火焰的蒙福精灵。这些就是透过灵恩的默想中跃升到上帝宝座前面的众僧侣与隐士。@12他跟随着他们@13经过恒星的天界以及水晶的天界,然后抵达上帝自我的天界(Empyreum),在那里三一神坐在一片耀眼的亮光之中,四周围绕着蒙福的人。这些人(排成一朵具有数千花瓣的玫瑰花)永无止尽的默想并享受上帝的美。@14

@12《天堂篇》二十一章28以下;参二十二章68以下。

@13《天堂篇》二十二章100。

@14但丁对穿过各种天界的上升旅程的描述,跟伪丢尼修及其九种天使等级的想法非常相近。参《天堂篇》二十八章97-139;和二章112-123。在增加恒星与水晶的天界(Primum mobile)后,他的天界共有九层,每一层由专属等级的天使掌管,隷属于上帝的天界之下。

值得注意的是,但丁的用意并不是要叙述他自己魂游象外的主观经验,而是要指出人类生命的共同目标。我们的职责就是要转离低层的存在,然后藉着飞鹰之爱的羽翼上升到天界,为的是要永远盘旋在上帝(万有的源头与最终目标)的周围。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