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基督教爱观研究

三、亚历山太的革利免思想中的灵知与爱佳泊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革利免对基督教的诠释主要是以爱欲中心观念为依归。灵知就是基督教最崇高的理想模式,这里的灵知跟以往一样依旧无法跟爱乐实分开,而且实际上仅仅只是爱乐实的另一个名称罢了。革利免对「异端」灵知的驳斥可说是不遗余力,但他用来取而代之的「基督教」灵知却充满爱乐实信仰的特质。不过,这种情况非常复杂,因为革利免在说明「真诺斯底」的时候,喜欢用的字是ἀγάπη。这岂不正表示,对照前面所说的一切,其实爱佳泊观念占据着更核心的位置?

研究革利免的学者德法耶(E.de Faye)表示,事实的确如此。他主张真诺斯底把两种特质——ἀπάθειαἀγάπη结合在一起。既然前者是出自斯多葛,从而显示革利免取法古人,尤其是柏拉图和斯多葛主义,那么后者就是专属基督教,从而证明基督教对他思想的深远影响。@241爱佳泊让革利免的「真诺斯底」成为真正的基督徒,也确实让他充满生气。@242德法耶表示,爱在革利免道德思想中的位置,犹如基督——道(Christ-Logos)在他神学思想中的位置,它是革利免伦理观念的中心与基督教根源。@243在革利免思想中,爱佳泊占据着跟灵知一样的崇高地位。他交错使用这两个名词表达他的理想,因此往往无法确定诺斯底的最终目标到底是灵知还是爱佳泊。德法耶认为,这种游移不定的情形就是革利免最明显的特色;这显示出基督教与哲学在他思想中互相较劲争胜的过程。@244然而,爱佳泊就是诺斯底的灵魂与活力,因为革利免在排列各种德行的等次时,把爱佳泊放在最崇高的位置。它涵盖并孕育出其余所有德行。@245但是德法耶整个论证的前提是,革利免在使用爱佳泊一词时,仅限于基督教赋予它的意义。即使他察觉到某些革利免爱佳泊观念的特征,明确显示出受到柏拉图学派影响的迹象,@246他依旧斩钉截铁的断言革利免的爱佳泊观念就是真正的基督教爱观。@247

@241E.de Faye:Clément d'Alexandrie,1898,274页.

@242前引书·285页。

@243前引书,282页。

@244同前。

@245前引书,283页。

@246「'Ayám,最崇高的诺斯底德行,就是基督教的爱。虽然其中带有些许柏拉图的余迹,但我们不能就这样忽视此一重要事实。」前引书,283页。

@247前引书,285页。

乍看之下,德法耶的理论让人眼睛为之一亮,但经不起进一步的检验。这让我们了解到,在没有经过中心观念分析的情形下,就认同文字语句的表面意义会让我们轻易的误入歧途。德法耶清楚知道革利免的灵知是「完全跟基督教不一样的概念」。@248但进一步说,革利免的诺斯底道德观的原则确实是爱。@249当然这足以让人怀疑此处所说的爱是否就跟基督教思想中的爱一模一样?何况,除此以外还有更多的理由让我们更仔细的探讨这一点,因为爱乐实模式的爱就是希腊信仰以及那些曾经受到它影响的哲学的基要观念。然而,德法耶却没有继续追问下去。对德法耶来说,既然革利免提到ἀγάπη,这就足以证明他的意思就是专指基督教的爱观。总之,当德法耶应该说明究竟基督教和希腊哲学之间到底有那些差异的时候,他就显得非常含糊又不明确。按照他的见解来说,哲学里面占上风的是理性,而基督教则是奥秘,@250就好像就希腊主义的特色来说,神秘主义的地位始终不及理性主义!但是既然德法耶著作的立论基础非常含糊不清,他的结论自然会让人产生误解。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带着怀疑的眼光观察他的研究,也就是说,革利免为要打造出一座基督教殿堂,因此不得不借用各式各样的希腊哲学思想,然而,最后实际勾勒出这座殿堂必要规格以及决定其样式的不是希腊哲学而是基督教思想。@251我们不禁要问:德法耶在这里所说的「基督教」究竟是指什么?如果反过来看他的立场就更清楚:革利免在建构自我的思想体系时,运用了许多取自基督教的素材;但是最后落成的那座宫殿的规格与样式是来自希腊主义而非基督教,取决于爱乐实观念而非爱佳泊观念。只要更仔细的检视革利免爱观(爱佳泊)的作用与本质,就可以证明这个见解确实无误。

@248前引书,273页:「我们必须坦承,革利免的灵知是「一种跟基督教完全格格不入的概念」。

@249前引书,257页:「诺斯底道德观的原则单单就是爱。」

@250前引书,296页:「希腊哲学和使徒时代的基督教不一样。前一个的主要特色是理性,而后一个则是奥秘。」

@251「位在革利免灵知基督教底层的是当时的基督教。这就是其根基。在这个根基上建造出高级基督教体系的建筑师就是哲学。为完成这个计划,这位建筑师向柏拉图、芝诺(Zeno)以及其他同侪大量借用他需要的建材。但是,到最后,决定这座殿堂的模式、整栋建筑的线条以及部分的型态与特色的是它的根基一基督教。因此,乍看之下,这整座殿堂似乎是由哲学一手包办,但它的特色与蓝图其实取决于基督教。」前引书,297页以下。

虽然革利免在解释爱佳泊与灵知之间的关系时语焉不详,因此在提到基督徒生命的最终目标时一会儿说是爱佳泊,一会儿说是灵知,@252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他对基督教的救恩之道及其各个阶段都已经有定见。救恩之道的第一步就是从不信(异教徒)转变到信心,其次就是从信心转变到灵知。但灵知通往爱,也就是爱佳泊,其特征就是把诺斯底和上帝(灵知的对象)连结在一起的内在情谊,而这会让他逐渐转变的更具有上帝的样式。换言之,诺斯底已经能够藉着爱佳泊并透过爱佳泊预知「天使般」的生命,而这就是身处红尘的人类最接近完美的景况。这就可以说明革利免引述伊格那丢所说:「信心是起点,爱是终点」的用意。@253信心就是真诺斯底在其上建立他们更崇高的基督徒生命的底层结构。但这种诺斯底生命要藉着爱佳泊才达到圆满的地步。此生的成就不可能逾越爱佳泊,逾越持续不断追求上帝的渴望。这就是人类完美的限度。但爱佳泊不会受到现实世界的限制;它是一股不受拘束的活泼大能(dynamic principle)。爱佳泊就是驱动真诺斯底不断上升,直到进入来生才有的安息,也就是他迫切的穿过七重天界到达主的居所(μονή),让臻于完美的灵魂变成光明,恒定又永存,整体与部分都不再变化。@254

@252德法耶说的好,同前书282页:「诺斯底应该追求的最终目标究竟是γνωσις还是ἀγάπη有时候会飘忽不定。革利免对此似乎犹豫不决,而且他在不同的文章中,表示灵知与[圣]爱都会让他深受感动。」

@253参英译本261页。Strom.Vll.,cap.x.55,6;…ἥ τε ἀρξ καὶ τὸ τέλος, πίστις λέγω καὶ ἡ ἀγάπη.

@254Strom.Vll.,cap.x.57,4f.这一点极其重要,因此将全文完整引述如下:καί μοι δοκεῖ πρό τη τις εἶναι μεταβολὴ σωτήριος ἡ ἐξ ἐθνῶν εἰς πίστιν, ὡς προείπον, δευτέρα δὲ ἡ ἐκ πίστεως εἰς γνῶσιν. ἢ δέ, εἰς ἀγάπην περαιουμένη, ἐθένδε ἤδη φίον φιλῳ τὸ γιγνώσκον τῷ γιγνωσκομένῳ παρίστησιν. καὶ τάχα ὁ τοιοῦτος ἐνθένδε ἤδη προλαβὼν ἔχει το “ σάγγελο ” εἶναι. μετὰ γοῦν τὴν ἐν σαρκὶ τελευταίαν ὑπεροχὴν ἀεὶ κατὰ τὸ προσῆκον ἐπὶ τὸ κρεῖττον μεταβάλλων, εἰς τὴν πατρῴαν αὐλὴν ἐπὶ τὴν κυριακὴν ὄντως διὰ τῆς ἁγίας ἑβδομάδος ἐπείγεται μονήν, ἐσόμενος, ὡς εἰπεῖν, φῶς ἑστὸς καὶ μένον ἀιδίως, π άντῃ πάντως ἀτρεπτον.

显然,革利免对基督教救恩之道的看法受到希腊「得救程序」(ordosalutis)的影响。他跟希腊观点之间的差异就是他认为这「仅是信心」,但是它在这个基础上面建造出一座宫殿,而且整个设计是以爱乐实观念为蓝本。既然上帝永远不变也不动,祂自己永远处于安息与平静的状态,那么人类的理想就是在祂里面得到安息。@255人类的归宿就是能够站在上帝面前,犹如光一般「永恒不灭,整体与部分都不再变化。」达到这目标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一)相信(believing),(二)认识(knowing),(三)爱慕(渴望),(四)得到(possessing)上帝。「因为经上记着说:『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就是把知识加给信心;把爱心加给知识;把产业(possession)加给爱心。」@256只有前三个阶段属于今生。第四阶段,产业,是保留给来生,但这就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因此,爱佳泊(对上帝的爱慕与渴望)就是人类在今生能够达到的最高目标。前面已经提到过与此相关的「各个阶段」;不过,要注意的是,它们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线。尽管爱佳泊代表高层基督徒生命的至高点,然而,按照革利免的看法,它甚至也是最低层次的驱力。即使信心(最低层次的基督徒生命)也无法离开爱佳泊独自存在。@257

@255Strome.Vll.,cap.x.57,1f.

@256Strome.VII.,cap.x.55,7…τῇ μὲν πίστει ἡ γνῶσις, τῇ δὲ γνώσει ἡ ἀγάπη, τῇ ἀγάπῃ δε ή κληρονομία.

@257Strome.ll.,cap.vi.30,3:ἡ μὲν γάρ ἀγάπη τῇ πρὸς τὴν πίστιν φιλίᾳ τοὺς πιστοὺς ποι εἰ.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探讨过革利免爱佳泊观的轮廓及其背景,因此对它的内容不再感到疑惑。尽管革利免口中的爱佳泊是《新约》词汇,但他要表达的实质意义,其实最接近柏拉图所谓的「天上的爱乐实」(theheavenly Eros)。此外,他对达到这种爱的过程的描述,非常类似柏拉图学派的希腊观念。人类必须挣脱把他囚禁在物质世界的锁鍊,必须洗净身上沾染的感官物质脏污。因此,人类要操练不动心性的技巧(the artof apathy),这样就能「像天使一样」,革利免表示,藉着心中对神的爱,他快步奔向他那圣洁的居所(μονή)。258革利免把这种爱称为爱佳泊(Agape)。他大可以称之为爱乐实——名称没有什么作用。一旦他认为这种爱的特色就是对低层世界不动心,而渴望与爱慕在高层世界找到自己的居所(μονή),那么它与爱乐实观念之间的关联就非常明显。在这种情形下,在革利免的思想中发现两个互相对立的观点,然后断定他口中的ἀπάθειαἀγάπη分别表示希腊哲学和基督教对他思想的影响,只不过是在玩文字游戏。这二者都是先后一贯的思想脉络的环节,而且表达的是同样的趋势。

 @258Strome.VI.,cap.xii.105,1.

革利免界定上帝的爱与对邻舍的爱的方式更进一步证实这个结论,也就是说,这两种模式的爱就是爱佳泊的独特印记,并使它不同于爱乐实。那么,在革利免的思想中,上帝的爱这个观念的意义与内容是什么?首先,我们要说的是这个观念在跟人对上帝的爱相较之下往往会被忽略。革利免关注的焦点显然是后者。但即使他提到上帝的爱,也不是指最基本的基督教意义。总言之,革利免在传讲上帝的爱时,几乎绝口不提超乎常理的事情以及任何吊诡。相反的是,在他的眼中,上帝爱人乃是天经地义的事。祂怎能不爱呢?人类是祂的创造物,而且意义非比寻常。祂创造人以外的事物的时候,所凭借的只是祂全能的话语,而祂创造人类的时候,却是亲自用祂的手模造,并且将祂自己部分的本质吹进人里面。@259上帝的本质就是良善,因此祂在爱人的时候,祂爱的对象是良善的。人的内在具有一种良善又珍贵的本质,而上帝对此感到喜悦。人有一种内在(τὸ φίλτρον)可以唤起并赢得上帝的爱。@260因为人的本质与上帝相似,所以祂喜悦人类而且配得祂的爱。革利免在这里所遵循的顺序具有代表性。他首先证明人类值得被爱,然后问道:「万物都觉得可爱的对象,岂不也会被祂爱吗?」@261革利免不但不认为上帝的爱无法捉摸或者毫无原由,反而认为人类配得上帝的爱,接着就证明上帝爱人类。这是证明爱乐实就是他的观点——尽管他用词汇是「爱佳泊」——的主要特征的最佳证据。

@259Pædagogus I.,cap.ii.7,1:εἰκότως ἄρα φίλος ὁ ἄνθρωπος τῷ θεῷ.

@260Pædagogus I.,cap.iii.7,3:εἰ μεν οὐ δι ̓ αὑτὸ αἱρετὸν ὁ ἄνθρωπος, ἀγαθὸς ὢν ἀγαθὸν η  ̓γάπησεν, καὶ τὸ φίλτρον ἔνδον ἐστὶν ἐν τῷ ἀθρώπῳ, τοῦθ ̓ ὅμερ ἐμφύσημα εἴρηται θεο û.

@261Pædagogus l.,cap.iii.8,1:ἀλλὰ καὶ φιλγτὸν μέν τί ἐστί τινι, οὐχὶ δὲ καὶ φιλεῖται ὑπ αὐτοὺ φιλητὸς δὲ ὁ ἄνθρωπος ἀποδέδεικαται, φιλεῖται ἄρα πρὸς τοῦ θεοῦ ὁ ἄνθρωπος.

爱邻舍的情形也一样。这绝不是革利免著作中少见的主题,而他在说明真诺斯底跟他邻舍之间的关系时,我们似乎可以从中看出基督教的爱佳泊观。德法耶写道:「当我们读到革利免叙述真诺斯底对自己的弟兄充满怜爱,在他困苦时帮助他,满足他的需要,谨慎公正的行善,甚至善待迫害他的人—–等等这些文字的时候,我们一眼就能看出这都是受到基督教的启迪。」@262基督教爱的中心观念的影响力显然在这里已经发挥到极致。然而,我们必须谨慎以免夸大它的重要性。首先,前面提到的那些文字明显同时透露出斯多葛的冷漠以及一般常见的人道精神,而无法立即认定其中所要表达的就是基督教对邻舍的爱。此外,爱邻舍的诫命本身已经为革利免造成非常多的困扰,而他脱困的唯一方法就是重新诠释这道诫命。正如上帝的爱己经失去爱佳泊的特质,前面已经提到这一点,因为他把动机添加在爱佳泊里面,因此对邻舍的爱也同样失去爱佳泊的特质,因为他把它精神化。在他带有希腊主义色彩的思想体系里面,为对上帝的爱找到一个位置并不难。既然对邻舍的爱衍生自对上帝的爱,也就是从爱乐实的角度解释对邻舍的爱,因此他可以把对邻舍的爱中会冒犯希腊思想的成分。他在《得救的富足》(τίς ὁ σωζόμενος πλούσιος)@263里面构思出的论证格外有趣。按照基督自己的话语看来,最大的诫命就是爱上帝的诫命。但是祂又在旁边立下第二道诫命:「要爱邻舍如己。」这道诫命指的是谁?谁是我们必须要爱的「邻舍」?基督祂自己的答案就在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里面。谁是那落在强盗手中的人的邻舍?答案是:怜悯他的那个人。那么,谁又是我们的邻舍呢?除了救主没有别人,因为谁曾像祂向我们显示那么大的怜悯?「所以我们应该爱祂如同爱上帝。」@264革利免就是用这种方式让爱邻舍的诫命几乎等于爱上帝的诫命。爱的诫命这两个部分所要求的主要是同一件事:爱上帝与爱基督。然而,既然我们爱基督,我们自然就会遵行祂的诫命,并照顾那些相信祂的人。@265基督教所谓对邻舍的爱最后就是以这种迂回的方式被引介出来,即便如此它依旧丧失其传统意义:「爱佳泊能遮掩许多的罪。」@266对革利免,以及整个后使徒基督教来说,爱佳泊是除灭罪的首要方法。爱邻舍是让我们最有把握得到救恩的行为。如果一个人的灵魂里面存着爱佳泊,却深陷在罪与过犯之中,只要他继续在爱佳泊里面成长,那么他还是可以除灭自己的罪恶。@267

262德法耶,前引书285页。

263Quis dives salvetur xxvii.3ff.

@264同前xxix.2:τίς δ ̓ ἄν ἄλλος εἴη πλὴν αὐτὸς ὁ σωτήρ ; ἢ τίς μᾶλλον ἡμᾶς ἐλεήσας ἐκεί τοῦτον ἦν ἀγαπᾶν ἴσα χρὴ τῷ θεῷ.

@265同前,xxx.1.

@266Quis dives salveture xxxvili.2.参《彼前》四8。后使徒时代对这段话的传统解释,参前引书248页。

@267Quis dives salveture xxxviii4.

革利免那种在爱乐实信仰环境下培养出的诺斯底空灵头脑,必定会认为单纯、具体的邻舍之爱太世俗了。因此,他一定要让它升华到精神境界。这也可以解释他为何非常反对当时流行的爱宴习俗,通称「agapæ」。@268前面已经提到过,他因为大加挞伐部分诺斯底支派的原因是,他们滥用Agape这个圣洁的名词,也就是他们用它指称他们世俗的爱乐实,他们的πάνδημοςΑφροδίτν。@269他不但斥责诺斯底派的滥用;也斥责在教会里举行爱宴的习惯。「主并没有把这种聚会称为agape」。@270我们不需要深究这些爱宴是否应该接受合理的批判。革利免的意思是,当我们把Agape这个圣名跟像是餐饮这种低俗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时候,等于是在贬抑它。@271对他来说,爱佳泊就是渴望属天的事物。它是「天上的粮食」以及「道的飨宴」。@272对此,使徒保罗曾经说过,它永不止息。@273还有什么比爱佳泊从天上坠落红尘,然后落在酱料碟里面更可怕的事情?

@268参K.Volker:Mysterium und Agape,1927,153页。

@269参上述310页。

@270Pædagogus ll.,cap.1,4,4:τάς τοιαύτας δὲ ἑστιάσεις ὁ κύριος ἀγάπας οὐ κέκληκεν.

@271前引书i.7,1:ἀγάπη μεν οὖν δεῖπνον οὐκ ἔστιν.前引书i.4,3:「某些人为何要口无遮拦,放肆的用爱佳泊一词称呼那些菜汤和酱汁味道齐扬的晚宴;羞辱道和爱佳泊美好的救赎大工—–又亵渎那名。」

@272前引书i.5,3:ἀγάπη δὲ τῷ ὄντι ἐπουράνιός ἐστι τροφή, εστίασις λογική.

@273革利免这里是玩弄保罗在《林前》十三8所说的:「爱是永不止息。」ἡ ἀγάπη οὐδέποτε πίπτει。重点是πίπτει。“αλεπώατον δὲ πάντων πτωμάτων τὴν ἄπτ ωτον ἀγάπην ἄνωθεν ἐξ οὐρανῶν ἐπὶ τοὺς ζωμὸς ῥίπτεσθαι χαμαί.”Pæd. II., cap. i. 5,4.

跟革利免的爱佳泊最接近的就是柏拉图的「天上的爱乐实」(heavenly Eros)。他以此为起点起而挞伐诺斯底主义里面,以Agape这个圣名为掩护的「世俗爱乐实」。不过,他也从同样的起点挞伐主张爱邻舍的基督教爱佳泊,因为他觉得这太过媚俗。

四、俄利根的宗教融合

爱乐实观念与爱佳泊观念的融合,原本只是亚历山太的革利免个人的思想,却由俄利根整理为一套体系。@274俄利根之所以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主要是因为近古的两大宗教,基督教和希腊信仰在他的思想里融为一体。前面已经提过,早在他之前,基督教就已经被卷入近古的宗教融合洪流中,其中以诺斯底主义最甚。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俄利根主张宗教融合,但并没有趋炎附势。他反而认为诺斯底派是他的首要对头,而必须不计代价的抵挡。他比革利免更清楚的知道,一旦基督教跟周遭世界建立关系,就会暴露在解体与失去其个别特性的危机中。俄利根不愿意让基督教有任何损失,而且他远比革利免更称得上是教会与圣经的神学家。同时,他也是一个柏拉图派的哲学家。然而,这种双重张力意味着,他不但把基督教的内容倒进希腊的模具里,更架构出一套真正的宗教融合体系。其实,俄利根是在两个相对立的精神世界中活出他的宗教生命。他既是彻底忠坚的基督徒,也是同样忠坚的柏拉图派学者。就宗教中心观念的融合来说,他可算是仅次于奥古斯丁的最佳典范。他发现寓意法就是调和各种相冲突中心观念的方法。他可以运用寓意法按照圣经的教导重新解释柏拉图的论证与神话。@275然而,更重要的是,拜寓意解经法之赐,他也可以认为柏拉图主义里面隐藏着基督教的灵意。因为最后主导他的思想的是爱乐实观念、希腊观点。比他年轻的同时代学者,新柏拉图学派的柏菲利(Prophyry)对他的描述如下:「他在表面上过着基督徒的生活,并且反对律法,至于他对万物和上帝的观点,他的思想跟希腊人一样,因为他把希腊人的观念注入其他民族的神话。」@276

@274近来有许多关于俄利根的文献问世,下面是其中的主要著作:E.de Faye:Origéne,savie,sonæeuvre,sa pensée,i.-iii1923-28;Anna Miura-Stange:Celsus und Origenes,1926;Walther Völker:Das VollkommenbeitsideaI des Origenes.Eine Untersuchung zur Geschichte der Frömmigkeit und zu den Anfängen christlicher Mystik,1931;Hal Koch:Pronoia und paideusis.Studienüber Origenes und sein Verhältnis zum Platonismus,1932.

@275他比照人类堕落的圣经故事诠释柏拉图爱乐实诞生神话(《飨宴篇》23)就是一个有趣的例子:「我现在提到的是柏拉图著作中的神话,因为其中提到宙斯的花园(似乎类似上帝的乐园),Penia与蛇的比较,以及Penia对抗Porus的阴谋(可以跟蛇对抗人的计谋相较)。确实,我们不太清楚柏拉图是偶然想出这些故事,还是让某些人所想的,他在到埃及旅游的时候,遇到一些把犹太神话转化为哲学思想的人,而从他们那里得知这些故事的。」《反克理索论》iv.39.

@276Eusebius,Hist.Eccl.vi.19,7(tr.in Harnack,H.D.ii.,p.341).优西比乌引用的Prophyry著作《κατὰ κριστιανῶν》现已绝迹。参A.Harnack,Porphyry,'Gegen die Christen,15Bücher(in Cbhandlungen der Königl.preussi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Jahrg.1916,Philos.-hist.Kl.).

融入其中的双方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互有消长。确实,俄利根通常对基督教爱佳泊观念并不太了解,但一旦它在异教环境中,遭受外界攻击而备受威胁的时候,他就会察觉出它的意义。因此,在他为基督教辩护的时候,往往会出人意料的提出对基督教爱观的真知灼见。然而,当他不再辩护的时候,他就会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只要不偏颇而有条理的解析,随即就能清楚知道主导他的是爱乐实理论。因此,我们可以把注意集中在下面两点:俄利根对基督教的辩护,及其对爱佳泊观念的体认;以及俄利根的思想体系,爱乐实观念显然是其关键要素。在厘清构成融合体的要素后,我们就应该回头探讨这个融合体的本身,也就是俄利根的双重肯定:上帝就是爱乐实,以及上帝就是爱佳泊。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