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近代教会史
179、为教会服务的文学著作和艺术(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教会音乐
179.1宗教改革分裂了德国和其他北欧地区,所以这些地区在相当长时间内没有产生很多优秀的文化作品,但同时代的罗曼民族(即意大利、西班牙、法国)仍然保持了宗教和文化的合一。从意大利和西班牙开始的公教复兴运动很积极地利用文学和美术—文艺复兴运动在某些方面走错路,而公教复兴运动净化和提升了文艺复兴。这种崇高的艺术的产品的总称经常是巴洛克(Barocco/Baroque/Barock,大约1550—1700年),而巴洛克风格后来成为全欧洲的楷模和典范。虽然巴洛克风格在某些方面有一些过分的表现或夸大的发展,但它仍然是最后的来自基督宗教信念的全欧洲共有的文化表现(die letzte grosse,aus der christlichen Weltanschauung hervorgegangene Gemeinschaftskultur des Abendlandes)。在巴洛克的基础和性质上,公教(天主教)再一次证明了其非凡的创造力,但在另一方面,它小心翼翼地拒绝了新思想的种种刺激,导致无法承受18世纪来的冲击,即自然科学和世俗文化对宗教的攻击。
在宗教文学方面,意大利占领先地位。米开朗琪罗(Michelangelo,1564年去世,参见第2卷,154.2.3)和他的女友科罗纳(Vittoria Colonna,1547年去世,参见174.1)的诗歌都很明显受到了公教复兴的影响。教宗克雷孟/革利免八世(Clemens VIII)尊敬的塔索(Torquato Tasso,1544-1595年)在他的著作《被解放的耶路撒冷》(Gerusalemme liberata,1575年)中以虔诚的心态赞扬了第一次十字军运动的英雄们。在西班牙,圣大德兰/特蕾西亚(Teresa,1582年去世)被称为她母语的经典作家。一些重要的神秘神学作者是圣十字架的胡安/若望/约翰(Juan de laCruz,参见172.3)和奥古斯丁会会士路易斯(Luis de Leon,1591年去世)。在戏剧方面有突破性贡献的人是西班牙的诗人维加(Lope de Vega,1635年去世)和卡尔德隆·德·拉·巴尔卡(Calderon de la Barca,1681年去世),两人在晚年都被祝圣为司铎。在《圣事事件》(Autos sacramentales)中,他们以深邃的比喻和隐喻赞美圣体圣事。最伟大的荷兰诗人和悲剧作家温德尔(Jost van den Vondel,1679年去世)本来属于门诺(Mennon)派和阿尔米纽斯(Arminius)派,但于1641年加入公教会。法国的圣撒勒斯的方济各(Francis de Sales,1622年去世,参见172.4)是一个虔诚的人文主义者和敏锐的灵修学作家。而那位有丰富精神生活的科学家与护教作家帕斯卡(Pascal,1662年去世,参见190.2)也是法国人。法国文学的全盛时期产生了一些优秀的悲剧作家,如耶稣会的学校培养的高乃依(Pierre Corneille,1684年去世)和拉辛(Jean—Baptiste Racine,1699年去世),他和耶稣会的著名学院波特·若亚勒(Port—Royal)有关系。这些法国诗人的灵感同时来自欧洲古典文学和天主教思想的启迪。德国的一些作者包括耶稣会会士施佩(Friedrich von Spee,1635年去世,参见178.6),他是一种“情感诗”传统的主要代表,这种表达方式培养一种接近民众感情的精神性基督宗教(比如见《抵抗的夜茑》Trutznachtigall)。一位来自阿尔萨斯(Alsace)的耶稣会会士巴尔德(Jakob Balde,1668年去世),他写了非常优美的拉丁语诗歌和赞美诗(因此被称为“德国的贺拉斯Horatius”),另外还有来自今波兰南部的布雷斯劳/弗罗茨瓦夫(Breslau/Wroclaw)的医生安格鲁斯(Johann Scheffler/Angelus Silesius),他在1653年从新教转向公教(天主教),1661年被祝圣为司铎,1677年去世。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和诗歌作家(名著有《天使旅游者》Cherubinischer Wandersmann和《神圣的心乐》Heilige Seelenlust,1657年),但他的思想基本上都符合传统的天主教神秘思想,他的思想高度达到伯梅(JakobBoehme,参见185.2)和艾克哈特(Meister Eckhart)的水平,而在晚年他也写过一些尖锐反驳新教的神学著作和辩论作。在这里还应该提到“拉丁语戏剧”的传统(参见173.3),尤其耶稣会的学校培养了这类的表演。
179.2在建筑风格方面,意大利从16世纪初(所谓的Cinquecento)到1540年有“文艺复兴全盛期”的风格。这个风格的特点是追求和模仿古典建筑的比例、庞大建筑物的效果、细节的美丽和平衡分配。文艺复兴的风格逐渐也传到欧洲其他国度,但在别的地区保留了一些哥特因素,一直到17和18世纪。由于宗教改革带来的混乱,新教堂的建设在北欧在一段时间中似乎停止,但在同时期的意大利有很多辉煌的教堂被建设。这归功于那些热爱艺术的教宗们,尤其是尤里乌斯二世(Julius11)和良/利奥十世。当时最领先的建筑师是乌尔比诺(Urbino)人布拉曼特(Bramante,1444—1514年),而为当时最伟大的艺术家提供表现自己机会的项目是圣伯多禄/彼得(Petrus)大堂的重建(1506年后)。这后来成为全世界最庞大的教堂,其完成需要100多年(它于1626年被祝圣)。
圣伯多禄/彼得(Peter)大堂的原来蓝图来自布拉曼特(Bramante)——一种四方同样长的希腊式的十字架,中间要有一个大的圆形穹顶,四面有四个比较小的穹顶。这个计划有几次被改变。米开朗琪罗(Michelangelo)创造了中间的巨大圆形穹顶(在他去世后于1588—1590年完成)。马德尔纳(Carlo Maderna,1629年去世)加上了一个有三排的长殿和前殿(1605年后)。贝尔尼尼(Lorenzo Bernini,参见下文)则美化了内观,创造了在伯多禄/彼得(Petrus)墓上面的巨大青铜“柜”(tabernaculum),又在前面的广场建立了两排有柱子的走廊(1656/1665年)。
179.3早在1530/1540年,古典的文艺复兴风格衰退了并转向一种晚期文艺复兴,即巴洛克风格。这种发展并不是一致的,但巴洛克风格逐渐占据统治地位。它基本上是“表现”的技巧,因为当时的人渴望拥有更多的自由和效果,愿意结合世俗的世界和超自然的信仰。古典的文艺复兴形式获得了新的感情意义。19世纪的浪漫主义认为,巴洛克是一种“衰落现象”,但这是错误的说法。巴洛克具有自己的独特优点,它表达公教(天主教)恢复的信心和自我意识,更强调宗教信仰,因为它处于公教改革和恢复天主教的时期。巴洛克风格的主要推动者是教宗们和新的修会,尤其是耶稣会。然而,称巴洛克为“耶稣会风格”(Jesuitenstil)是不对的,因为耶稣会建造教堂时都注意到当时当地的主流风格。
巴洛克式教堂的特征是长殿和穹顶的结合并对于空间的整体性的强调,比如原来的旁殿被取消,只有小小的祭坛小殿。巴洛克式注重庞大的立面(Fassade)与豪华的内观,比如维诺拉(Giacomo Vignola,1573年去世)在罗马设计的耶稣会教堂al Gesu(1568—1575年建立)—这座教堂曾多次被模仿。更多遵守古典风格的人物是帕拉第欧(Andrea Palladio,1580年去世),他在威尼斯(Venezia)设计了很多教堂。巴洛克全盛时期的核心地点是罗马城(参见176),其领先人物是来自那不勒斯(Napoli)的贝尔尼尼(Lorenzo Bernini,1680年去世),一位多才多艺的人(参见上文关于圣伯多禄大堂Petrus)以及博若米尼(Francesco Borromini,1667年去世)。后者已经开始用弯曲的线条来代替直线或圆圈形式。另一些人更多追求一种“刻意性”和“豪华的效果”,比如特亚丁(Theatine)隐修会会士奎瑞尼(Guarini,1683年去世)和耶稣会会士波索(Andrea Pozzo,1709年去世),这样导致了洛可可式(Rococo,参见188.5)的出现。然而,这些人的创作也有一定的吸引力和动人的激情。
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代的教堂喜欢用很多雕像来填充空间的地方。在雕像家中,米开朗琪罗(Michelangelo)是主要的人物(他在Florentia作了Medici家族的墓,在罗马作了尤里乌斯二世Julius II教宗的纪念碑等)。除了他以外还有桑索维诺(Andrea Sansovino,1529年去世)和他的学生桑索维诺(Jacopo Sansovino,1570年去世)。意大利巴洛克雕像的大师是前面提到的贝尔尼尼(Bernini)。当时的雕像艺术可以说有时候放弃了应有的谨慎态度,成为一种过于表现化的、做作的、装腔作势的风格。那些艺术家似乎也太多用“拟人化”的表达方式。
179.4在16、17世纪,绘画艺术经过一种全盛时期,而宗教艺术仍然占有核心地位。一系列属于文艺复兴高峰时期的意大利画家基本上生活在宗教改革和公教改革的时期,比如米开朗琪罗(Michelangelo,1564年去世),那位已经使用巴洛克因素的柯勒乔(Correggio,1534年去世)以及提香(Tizian,1570年去世,参见第2卷,154.3b)。在威尼斯的流派中,两个杰出的画家发展了提香(Tizian)的风格,即维若内塞(Paolo Veronese,1588年去世,他画了《圣经》中一些豪华的宴席)以及丁托列托(Tintoretto,1594年去世,他画一些戏剧性强的宗教画)。属天主教的荷兰地区最著名的画家是鲁本斯(Rubens),而在西班牙最有名的人物是牟利罗(Murillo)和艾尔·格列柯(el Greco)。
在1530年后的意大利,普遍占统治地位的风格是矫饰派(Manierismus),它在外表上模仿那些大师,比如米开朗琪罗(Michelangelo)和柯勒乔(Correggio)。属于矫饰派的人是瓦撒瑞(Giorgio Vasari,1574年去世),他也是《艺术家传》的作者;布伦西诺(Angelo Bronzino,1572年去世)和巴若乔(Frederigo Baroccio,1612年去世)。第17世纪的意大利巴洛克绘画艺术产生一些火花,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改革,它分为两派:A.一种折中主义的派别,就是在博洛尼亚(Bologna)的卡拉基(LodovicoCaracci,1619年去世)和他的亲戚奥古斯丁(Agostino Caracci)、汉尼巴尔(Annibale Caracci,1609年去世)开始的传统;后来还有多梅尼基诺(Domenichino,1641年)、瑞尼(Guido Reni,1642年去世)和风格甜蜜的多尔基(Carlo Dolci,1686年去世)。B.第二个方向走向自然主义,其创始人是卡拉瓦乔(Caravaggio,1609年去世);与此有关系的是那不勒斯的学派,他们的创始人是西班牙人Jusepe de Ribera,他被称为“西班牙人”(lo Spagnoletto,1656年去世)。
在德国的大师丢勒(Dürer,1528年去世)、格吕内瓦尔德(Grünewald,1530年去世)和霍尔拜因(Hans Holbein der Juengere,1543年去世,参见第2卷,154.3)去世之后,绘画艺术走向一个低谷,这是因为新教的宗教改革反对艺术,部分也是因为外来的因素太多。只有个别的画家有一些贡献,比如撒克森公爵的宫廷画家克拉纳赫(Lukas Cranach,1553年去世),他只改变信仰,成为新教徒,但仍继续画一些“圣母像”。只有在三十年战争后,德国南部和奥地利地区的教会绘画艺术才经过一个复兴时期,并且更进一步体现出巴洛克的精神(参见188.5)。
与此不同,属于西班牙管理的荷兰产生了一个天才式的大师,即鲁本斯(PeterPaul Rubens,1577—1640年),他十分愿意有意识地为公教复兴工作。他是哈布斯堡(Habsburg)王室的画家,在1608年住在安特卫普(Antwerp)时而参与一些外交活动。他的想象力是无限的,他的精力和美妙的技术使这位爱好感官享受的荷兰(佛兰德斯)人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继承人和发展者,他成为“北欧巴洛克”的主要代表。然而,他的宗教画不都符合宗教理想和教会礼仪的崇高要求[比如在安特卫普(Antwerp)大教堂中的十字架画等。比鲁本斯(Rubens)更温和的、更微妙的、更有诗意情感的画家是他的学生凡·戴克(Anton van Dyck)]。
属天主教的西班牙的绘画艺术在17世纪经过惊人的辉煌时期。一方面他们强调写实和完美的技术,但同时他们有宗教情怀和稳重的尊严。最大的画家是贝拉斯克斯(Velasquez,1660年去世),他是菲利普四世(Philippus IV)的宫廷画师,但他的画更多属于世俗的领域,即人像。塞维利亚(Sevilla)学派的主要代表是牟利罗(Murillo,1617—1682年),他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宗教画师之一。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有美感和真实的宗教虔诚,尤其著名的是关于无染原罪的圣母画像(LaConcepcion,30幅画)。很值得注意的是苏尔巴朗(Francesco Zurbaran,1662年去世),他经常画一些西班牙的隐修者,很受欢迎。最杰出地表达了信仰热忱的画家是艾尔·格列柯(El Greco,1547—1614年),他原名特欧托克普罗斯(DomenikoTheotokopoulos),是一个经过意大利来到西班牙托莱多(Toledo)的希腊人。他的画表达宗教情怀、克修和神秘主义(包括60多幅圣方济各的画);因为他画出宗教热忱和感情,所以他的作品甚受欢迎,虽然他具有矫饰派(Manierismus)的倾向,但并未影响受欢迎的程度。
179.5在中世纪的进程中,教会的音乐(圣乐)和歌唱(参见第2卷,99.5)逐渐走向世俗化,所以若望/约翰二十二世(Johannes XXII)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1322年),但并没有产生长期的效果。因此,特伦托(Trento)的大公会议规定(第22会期,1562年),在教堂内,歌曲和管风琴弹奏必须避免“一切放纵的和不洁净的因素”。部分的严格派人士甚至要求完全放弃教堂中的多音音乐,他们要回到纯粹的额我略/贵格利圣咏(Gregorian Choral)的“素调”。然而,比约/庇护四世(Pius IV)指定的枢机委员会(1564/1565年)并没有采纳这种极端的观点;他们仅仅要求歌词要清楚易懂,音乐要简单一些,而世俗化的曲调不可以在教堂中唱。当时非常有名的音乐家是帕莱斯特里纳(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1594年去世),他的《教宗马尔才禄弥撒曲》(Missa Papae Marcelli,1555年)和其他作品表明,音乐本身是没有缺点的。这个音乐家长期任教宗圣伯多禄/彼得(Petrus)大堂里的音乐队的指挥家(从1551—1555年,1571—1594年)—自从阿维尼翁(Avignon)流亡时期主要由荷兰的歌唱员在教廷中咏唱。在帕莱斯特里纳(Palestrina)的墓碑上刻有音乐之王(Princeps musicae)的称号,但实际上他并没有创造一种完全新式的圣乐,仅仅改进并完善了一些在他以前的大师们的作品。他的著作都表达着一种庄重的严肃风度、清晰的结构、丰富的和音以及天使般的宗教情怀。与他同时代的人是拉索(Orlando di Lasso,1594年去世),他来自比利时的盟斯(Mons),1556年任巴伐利亚公爵阿尔布瑞克特五世(Albrecht V)的宫廷音乐师,此后在慕尼黑生活。拉索(Lasso)在深度上虽不能和罗马的大师相比,但在创作的多样性上却超过他[他写了516首无伴奏合唱歌(Motetten)]。比较接近帕莱斯特里纳(Palestrina)风格的人有西班牙人维托瑞亚(Thomas de Vittoria,于1613年去世)和意大利人阿勒格瑞(Gregorio Allegri,1652年去世,最著名的著作是九音的“上主求你垂怜”)。威尼斯的罗提(Antonio Lotti,1740年去世)在表达上比较自由一些。在17、18世纪的德国,慕尼黑、维也纳(Wien/Vienna)和萨尔茨堡(Salzburg)是天主教音乐的核心城市。然而,通过以《圣经》故事为内容的大型声乐曲(Oratorium,参见172.4)和歌剧(Opera)又有一些世俗因素进入了圣乐。巴洛克风格喜欢用豪华的音乐来覆盖弥撒礼仪,这样已经失去了与礼仪的内在联系。包括全盛时期的大师们,如莫扎特(Mozart,1791年去世)、海顿(Haydn,1809年去世)和贝多芬(Beethoven,1827年去世)的创作一般来说都离开了教会音乐的礼仪基础太远,所以在19世纪的回应和改革也是有根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