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今释使徒信经

第12章:罪得赦免

本句的起源

“罪得赦免”同“圣徒相通”一样,似乎都是于公元4世纪的某个时候被写进“R”里。如果的确如此,原因非常容易理解。因为“罪得赦免”的问题已经非常突出。几年之前,在最残酷的迫害之后,皇帝君士坦丁结束了对基督徒的迫害。基督徒很快被接纳,最终,信奉基督教几乎成为一项义务。但是,并不是所有基督徒都在庆祝这一新局势。一些历史上最伟大的布道家坚持认为,基督教不只要求人们简单地信奉,他们呼吁信众更深地理解他们所接受的新信仰。有些基督徒离开安逸的社会,退隐到荒无人烟的地方,开始过祷告和默想的生活。教会的忠实信徒始终在这样做。与此同时,其他基督徒声称,教会对罪人过于仁慈,特别是在最近的逼迫中背叛信仰的人;因此,他们坚持认为,他们的教会才是惟一的真教会。当时,这样的基督徒分为几派,最大的是多纳图派(Donatists)。

多纳图主义(Donatism)几乎在迫害一结束后便兴起。在公元4世纪初的迫害中,教会所面临的一个压力,是被命令交出所有《圣经》,当众焚烧。基督徒领袖对这一命令的反应不一:有些领袖拒绝执行命令,遭到严刑拷打,最终被杀害;有些领袖交出所谓的“圣经”;还有领袖交出《圣经》,认为活命比拯救书籍更重要。@1当时的处境十分艰难,人们很难做出决定,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通常会做出不同的决定。

@1这些人被称为“以经换命者”(traditores),即“把《圣经》交给别人的人。”“叛徒”(traitor)便源于这个词。这个词被用于犹大,因此,这个词当然充满厌恶之意。

在迫害结束之后,在威胁面前软弱的基督徒想同教会和解。大多数基督徒表现出应有的真诚,被教会重新接纳——教会毕竟应当是充满爱与饶恕的地方。但是,有些基督徒提出抗议。他们坚持认为,教会应该是神圣的,应当见证基督的真理。教会怎能接纳如此明显的罪人?怎能接纳抛弃信仰的人?因此,他们不承认教会中被罪所玷污的信徒,还创建了他们自己的教会。由于他们的一个领袖名叫多纳图(Donatus),教会便把他们称为“多纳图派”。

因此,把“罪得赦免”写进《使徒信经》,可能是为了驳斥多纳图派和类似基督徒严格的立场。

持续的争论

多纳图争辩持续很久,我们无需赘述。对于本书的主题来说,争辩凸显出两种矛盾的教会观:

1、教会由上帝神圣的子民所组成——他们的“神圣”是被理解为道德上的纯洁;

2、教会由上帝充满爱和饶恕的子民组成。这长久以来始终是基督徒的分歧点,不断造成教会的纷争和分裂。@2

@2公元3世纪初,加里斯都(Gallixtus)与希波律图便存在分歧。加里斯都是罗马主教,宣布准备赦免犯有通奸罪但愿意认罪悔改的信徒。希波律图当选为罗马的对立主教,因此,教会分裂了一段时间。几年之后,罗马教会再次发生类似事件。当时,诺瓦替安(Novatian)指责罗马主教对迫害期间否定信仰的叛教者过于仁慈。

我们今天仍有这个问题。在崇拜中,我们不断承认我们的罪,不断听到我们的罪已被赦免的“保证的话”,然后作为“罪得赦免,同上帝和好的人”,我们彼此问安,彼此相爱。但是,这只能在某一方面起作用。如果一个人因极坏的罪而内疚,特别是因造成丑闻的罪,我们难以确定要在多大程度上赦免,要多久才能赦免。这样的人通常会离开教会,可能一部分原因是羞耻,一部分原因是其他信徒故意避开他们。一旦最终决定回到教会,他们会加入不同的教会,这样可以避免再次被冷落,无需强迫原来的会众表决是否赦免他们。如果最终是这样的结果,这似乎有悖于我们在《使徒信经》中所认信的“罪的赦免”。

人际关系上也是如此。有些人伤害了我们,而我们无法原谅。我们心怀怨恨,难以释怀。我们会暗中报复,告诉别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不重要——这等于在说这些人其实并不重要。这种态度常常影响到整个团契的生活。例如,当某个人提出一个建议或一种想法时,其他人评判的标准,不是根据建议或想法的好坏,而是基于那个人对他们所做的事,以及他们心中仍有的怨恨。

在这一方面,《使徒信经》中的“罪得赦免”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首先,宣信“罪得赦免”,就是宣告我们自己已被赦免。这句话紧接着“圣而公之教会”和“圣徒相通”,意思是背诵这些内容的我们之所以属于教会,是因为我们已被赦免。我们宣信“罪得赦免”,因为如果罪没有被赦免,我们不可能在教会中,无法认信基督教信仰,更不能在教会的团契里。凭借我们所相信的圣灵的工作,教会是经历过——并且还在经历——“罪得赦免”的信徒的团契。

因此,宣信“罪得赦免”,也是宣告赦免别人的罪。二者是有联系的。这是耶稣在解释主祷文时和一个尖锐的比喻中清楚说过的。耶稣在解释主祷文时说:“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太6:14—15)。首先,这句话看似暗示一种交易:如果你饶恕别人,上帝便会饶恕你。但是,这蕴含着更深的意义。通常来讲,我们不饶恕别人,因为我们自己都不相信已被赦免。我们可能觉得根本没有做需要被赦免的事。我们会有这样一种罪疚感:我们相信自己的价值,只是因为我们自认为比我们拒不饶恕的人好。不管怎样,我们都不愿接受上帝的饶恕。我们自己不愿饶恕别人的态度,让我们不能被赦免。

《马太福音》18章所记载的比喻,通常被称为“不饶恕人的恶仆”。故事关于一个仆人被带到国王面前算账,被发现欠了一万他连得(talent)。我们都听惯了“他连得”,甚至不去思考“他连得”到底是多少钱。一他连得大约是六千第纳里(denarii),六千第纳里通常是一天的工钱。因此,这个奴隶相当于欠国王六万天的工作,大约是二百年!(如果按照一年五万美元计算,一共是一千万美元。)国王免去他的债,他出来后遇见一个贫穷的同伴,同伴欠他大约一百天工作量的银子。他就掐住同伴的喉咙,要求同伴还钱。同伴无力还钱,他居然把同伴送入监狱。在国王听说此事之后,就把这个仆人叫来说:“你这恶奴才!你央求我,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你不应当怜恤你的同伴,像我怜恤你吗?”(太18:32—33)说完这些,国王命令惩罚这个仆人,直到他还清所有债。耶稣回应道:“你们各人若不从心里饶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这样待你们了。”(太18:35)

比喻的重点应该十分明确。在上帝面前,我们就像欠下巨额债务而被免债的人。我们身处教会,原因正是如此。我们是被上帝所赦免的人。但是,已经蒙受巨大赦免的我们,现在却坚持要求别人还清所欠我们的一切。因此,我们会说:“他毕竟没感谢我对他所做的一切。我永远都不会原谅他!”“她对我说了些坏话,但那不完全是实话。我永远都不会原谅她!”我们怎能忘记我们已被赦免得更多呢?

因此,比喻还强调另外一点。得蒙赦免却想要榨干更穷的同伴最后一分钱的人是国王的仆人。当他的债务人看到他来要账时,债务人所看到的,不仅是债主,更是国王的代表。这个有权有势的仆人所做的一切,都会影响他所服侍的国王。当他揪住同伴,下令把同伴关进监狱时,他是在表达自己的想法,但他更是代表他所服侍的国王。

贫穷的同伴受到国王仆人的压榨,这种行为会让他认为,国王自己就是残酷无情、敲诈勒索的暴君。因此,正是通过这个行为,国王的仆人把原本对他施恩怜悯的国王变成一个邪恶的国王。

教会和教会的信徒又怎样呢?我们自称是上帝的仆人,在传扬上帝对世人的爱。如果我们拒绝饶恕彼此,教会所做的一切,无异于非基督徒的所作所为,其他人会怎么想呢?最好的情况是,他们把我们看作伪君子或不知感恩的人,我们自称是得蒙赦免的罪人,可其实并不相信罪得赦免,名不符实。最差的结果是,由于我们自称是国王的仆人,他们得出的结论就是:我们的上帝同我们一样,残酷无情,从不赦免别人。

研讨问题

1、为什么认信“我信罪得赦免”对我们非常重要?

2、我们对饶恕的态度如何反映出我们对上帝的态度?

3、如果我们经历过“罪得赦免”,这对我们如何看待其他人的罪有何意义?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