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返璞归真4.4
时间与超越时间
有人认为读书时不应该“跳读”,这是非常愚蠢的。一切明智的读者在遇到对自己无益的章节时都毫无顾忌地跳过去。我在本节中要谈的内容对有些读者可能会有帮助,对有些读者可能只是赘述,徒然将问题变得复杂。你若属于第二类,我建议你不要理会本节的内容,接着读下一节。
在上一节中,因为内容的需要,我涉及到祈祷问题,趁你我对这个问题都还记忆犹新,我想解决一个与祷告有关的难题。有一个人这样对我说:“我完全可以相信上帝,但是,认为上帝可以同时倾听几亿人对他说话,这个我难以接受。”我发现很多人都有这种想法。
现在,首先要注意的是,这个难题的关键集中在“同时”二字上。大多数人都能够想象,只要祷告的人一个接一个地来,上帝就可以倾听他们,不管祷告的人数有多少,上帝都有无尽的时间来倾听他们。所以,位于这个难题背后的,实际上是上帝必须把太多的东西纳入到一刻中来这一想法。
这当然是我们的经验。我们的生活一刻接一刻地到来,这一刻消逝,下一刻到来,每一刻只能容下很少的事。时间就是这样。所以,你我往往想当然地认为,这个时间系列,即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排列,不仅是我们的生活到来的方式,也是一切事物实际存在的方式。我们很容易想当然地认为,整个宇宙以及上帝自己都和我们一样,总是从过去不断地走向未来。但是,很多学者并不赞同这种观点。神学家们首先提出有些东西根本不在时间之内,后来哲学家也继承了这种观点,现在科学家们也这样认为。
我们几乎可以肯定,上帝不在时间之内,他的生命不是由一个接一个的时刻构成。假如今晚十点三十分有一百万人向他祷告,他不必在我们称为十点三十分的那一刻倾听所有人祷告,对他而言,十点三十分与自创世以来的任何时刻都是现在。如果你愿意这样表达,你也可以说,他在整个永恒之中倾听一位飞行员在飞机坠毁的那一刻所作的几分之一秒的祷告。
我知道这很难理解。我来给你举个例子,这个例子与上帝倾听祷告的情形不完全一样,但有点相像。假如我在创作一部小说,我写道:“玛丽放下手中的活儿,紧接着就听到一阵敲门声!”对于故事中生活在想象的时间里的玛丽来说,放下手中的活儿与敲门声之间没有时间间隔。但是,我——玛丽的创造者却不生活在那段想象的时间里,在写这句话的前后两半之间,我可能端坐了三个小时,专心致志地考虑玛丽的事。我可以把她当作仿佛是书中唯一的人物来考虑,想考虑多久就多久,我考虑的那几个小时根本不会出现在玛丽的时间里(亦即故事的时间里)。
当然,这不是一个很贴切的例子,但是,从中你可以对我所认为的事实略窥一斑。上帝不在这个宇宙的时间长河之中,被它挟裹着前进,正如作者不被他自己小说中想象的时间挟裹着前进一样。上帝有无限的注意力分给我们每个人,他不必集体解决我们的问题,你可以单独和他在一起,仿佛你是他唯一的造物。基督的死也是为你个人而死,仿佛你是世界上唯一的人。
我这个例子的缺陷在于,小说的作者是通过进入一个时间系列(即现实的时间系列),跳出另一个时间系列(即小说的时间系列)。但是我相信,上帝不生活在任何时间系列中,他的生命与我们的不同,不是一刻接一刻地逐渐流逝。对于他,可以说,现在仍然是1920年,也已经是1960年,因为他的生命就是他自己。
你若把时间想象成一条直线,我们要沿着这条直线走下去,你就必须把上帝想象成这条直线所在的那一整页纸。我们一点一点地经过这条直线,在到达B之前必须离开A,在到达C之前必须离开B。上帝则从上方、外面或四周包围着这整条直线,看得见它的全部。
这个观点值得我们努力去理解,因为它解决了基督教信仰中一些明显的难题。我在做基督徒之前反对基督教的一个理由是:基督徒说永恒的上帝无处不在,他让整个宇宙运行,还曾降世为人。我问:他是婴儿时,或睡着时,整个宇宙如何运行?他怎么可能既是无所不知的上帝,同时又是一个人,问门徒:“谁摸我的衣裳?”[5]你注意到,我的问题的关键在于表示时间的那些词:“他是婴儿时”,“他怎么可能同时”。换句话说,我认为,身为上帝的基督,他的生命是在时间之中,在巴勒斯坦道成肉身的耶稣,他的生命只是那段时间中的一部分,就像我在军队服役的那段时间是我整个生命中的一部分一样。大多数人可能都倾向于这样认为。我们把上帝想象成生活在时间长河之中:有一段时期,降世为人的生命对他来说仍属未来;过了一段时期,这个生命就成为现在;又过了一段时期,这个生命就成为过去。这种看法可能与实际完全不符,你不能把基督在巴勒斯坦的尘世的生命与他作为上帝超越一切时空的生命放进任何时间的关系之中。基督的人性、他经历的人的软弱、他的睡眠、对有些情况的不知晓[6]都包括在他整个神性的生命之中,我认为这确实是一个有关上帝的永恒的真理。上帝尘世的生命在我们看来是这个世界历史的一个特定时期(从公元一年一直到他被钉十字架),因而我们以为它也是上帝自身存在的历史中的一个时期。但是上帝没有历史,他完全绝对地真实,所以没有历史。因为拥有历史意味着丧失部分的真实(因为真实已经溜进了过去)和尚未拥有另外一部分真实(因为这部分真实仍在未来),拥有历史实际上只是拥有短暂的现在,你还没来得及说它,它就已经过去。上帝禁止我们这样看待他,我们或许也不希望自己的生命总是以那种比例来分配。
我们若认为上帝处于时间之中,就会遇到另外一个难题。凡信仰上帝的人都相信,他知道你我明天要做什么,可是他若知道我明天要做什么,我又怎么可以有做其他事的自由?这个难题再次是由于我们把上帝看成和我们一样,沿着时间的直线前进,唯一的区别是他能够预见未来,而我们不能。果真如此,上帝若真能预见我们的行动,我们就很难理解自己怎么可以有不做这些事的自由。但是,如果上帝是在时间直线之外、之上,我们所谓的“明天”就和“今天”一样,对于他是同样可见的,所有的日子对他而言都是“现在”。他不是“记得”你昨天做了什么,他只是看你在做这些事,因为你虽然失去了昨天,他却没有。他不是“预见”你明天做什么,他只是看你在做这些事,因为明天对于你虽然尚未到来,对他而言却已经存在那里。你从来不会认为因为上帝知道你在做什么,你此刻的行动就有什么不自由。上帝知道你明天的行动是出于同样的道理,因为他已经在明天之中,他只是在观看你。从某种意义来说,直到你做出了一项行动,上帝才会知道,但是你做出的那一刻对于他就已经是“现在”。
这种观点对我帮助很大,倘若对你没有帮助,就不要理会。伟大智慧的基督徒一直持这种观点,它与基督教没有任何冲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是一个“基督教的观点”,但是圣经和信经都没有提到它。不接受这种观点,或者根本不考虑这个问题,你仍然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基督徒。
好的感染
在本节的开始,我想请你在头脑中想象一幅清晰的画面:桌上有两本书,一本放在另一本的上面。显然,下面那本书支撑着上面那本,托着它,因为有下面那本书,上面那本才没有碰着桌子,离桌面两英寸。我们把下面那本书称为A,上面那本称为B。A的位置决定了B的位置,明白吗?假设(当然,这种假设不可能发生,我们只是拿它做例子而已)这两本书永远处于那种位置,B的位置就永远是A的位置的结果,同样,在B处于那一位置之前A的位置也不可能存在。换句话说,结果不来自原因之后。当然,结果往往来自原因之后,你先吃黄瓜后消化,但是,不是所有的原因和结果都按照这种次序。你很快就会明白为什么我认为这点重要。
在前几页我说过,上帝包含三个位格,但仍然是一个存在,正如一个立方体包含六个正方形,但仍然是一个物体一样。但是,一旦我开始试图解释这三个位格之间的关系,我就必须用一些词,这些词会给你一种感觉,仿佛其中一个位格在其他两个之前存在。第一个位格叫父,第二个位格叫子,我们说第一个位格生第二个位格,我们称之为生而不是造,他生下的与他自己同属一类,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只能用“父”这个词。但不幸的是,这个词让人联想到他是先存的,就像人类的父亲先于儿子存在一样。但圣父与圣子的情况与人类不同,在此不存在先后的问题。所以我认为,明白一事物不在另一事物之前存在,却可以是它的源头、原因或起源,这点很重要。因为父存在,子才存在,但是在父生子之前,不存在时间。
也许从下面这个角度来理解是最好的。刚才我请你想象两本书,大多数人可能都想象了。也就是说,你作出了一个想象的行动,脑海中便出现一幅画面。很显然,想象的行动是原因,脑海中的画面是结果,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先想象,后有了画面,在你想象的那一刻,画面便形成了。意志让画面一直呈现在你的面前,但是,意志的那个行动和画面完全在同一时刻开始、同一时刻结束。假如有一个存在,他始终存在,始终在想象一个东西,他的行动就会在脑海中始终产生一幅画面,但这幅画面和那个行动同样是永恒的。
同样,我们也必须把子想象成(可以说)自父源源不断地流溢而出,像光发自灯,思想出自大脑。他是父的自我表达,是父的必说之言,从未有一刻父不在言说。你注意到了吗?所有这些光或热的画面都给你一种感觉,仿佛父与子是两样东西而不是两个位格。所以,归根结蒂,新约用父与子来描述这两个位格,比我们想要采用的一切其他的替代词都要准确得多。人若离开圣经的语言,就会使用一些其他的替代语,为了阐明某个要点,暂时离开圣经的语言是对的,但是你应该永远回到圣经中来。上帝自然比我们更清楚如何来描述他自己,他知道父与子的关系最接近第一位格与第二位格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他知道这是一种爱的关系,父喜悦子,子尊重父。
在继续往下讲之前,请大家注意一下这种关系的实际重要性。各种各样的人都喜欢重复基督教中的这句话:“上帝是爱”,但是他们似乎没有意识到,除非上帝至少包含两个位格,否则,“上帝是爱”这几个字便没有任何真正的意义。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怀有的感情,上帝若只有一个位格,创世之前他便不是爱。当然,当那些人说上帝是爱时,他们指的往往是另外一种意思。他们指的实际是“爱是上帝”,即我们所怀有的爱的感情,不管是如何产生、在哪里产生、会带来怎样的结果,都应该受到高度的尊重。这些感情也许应该受到高度的尊重,但是这与基督徒所说的“上帝是爱”截然不同。基督徒相信,生生不息的爱的活动永远在上帝中进行,创造了其他的一切。
顺便说一句,这也许是基督教与一切其他宗教最大的区别所在。在基督教中,上帝不是静态的东西,甚至不是人,而是一种脉动不息的活动,一种生命,差不多是一种戏剧,(你若不认为我大不敬,我还要说)差不多是一种舞蹈。
父与子之间的联合是如此地真实、具体,这种联合本身就是一个位格。我知道这几乎不可想象,但你可以这样来看。你知道,当人与人结合在一个家庭、一个俱乐部或一个工会时,我们常常谈到这个家庭、俱乐部或工会的“灵魂”。我们之所以谈它的“灵魂”,是因为当个体集结在一起时,他们实际上就发展起特定的言谈举止的方式,仿佛形成了一种共同的人格,这些特定的方式是彼此独立时不可能产生的。[7]当然,这种“灵魂”只是很像人,不是真正的人。但是,这只是上帝与我们的区别之一,从父与子联合的生命中发展出来的是一个真正的位格,实际上是三位一体的上帝的第三位格。
这个第三位格用神学术语来说就是圣灵,或上帝的“灵”。如果你发现自己对它(或他)的认识比对那两个位格更朦胧模糊,不要着急或惊讶,我认为这是有原因的。在基督徒的生活中,人通常不是看着圣灵,圣灵总是透过人来行动。你若把圣父看作远远地在你前方,把圣子看作站在你身旁,帮你祈祷,努力将你也变成上帝的儿子,那么,你就应当将这个第三位格看作在你之内或在你身后。对于有些人,从第三位格开始,逆向去理解第二、第一位格可能更容易一些。上帝是爱,这个爱透过人,尤其透过整个基督徒群体来发挥作用,但是,这个爱的灵自永恒之中就是在父与子之间运行的爱。
你可能要问:这有什么重要的吗?是的,其重要性超过了一切。这整个的舞蹈、戏剧或者说三位一体的生命模式都应该在我们每个人之中展现出来,(换一种说法)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进入这个模式当中,在舞蹈中承担自己的角色。上帝创造我们,希望我们享受的幸福,我们不能通过其他途径获得。大家知道,东西无论好坏,都是通过“感染”获得的。你想要暖和就得站在火边,想要身湿就必须走进水里,想得到喜乐、力量、平安和永生,就必须接近,甚至进入拥有这一切的东西之中。喜乐、力量、平安和永生不是上帝的奖品,愿意发放给谁就给谁。它们是力与美的巨大源泉,从实在[8]的中心喷涌而出,靠近它,涌泉就会湿润你,远离它,你就会始终干涸。人一旦与上帝联合,怎能没有永生?一旦与上帝隔绝,怎能不枯槁死亡?
人应当怎样与上帝联合?我们如何才能进入三位一体的生命之中?
大家还记得我在“三位一体的上帝”那一节谈到生与造时所说的话,我们不是由上帝所生,只是由他所造。自然状态下的我们不是上帝的儿子,(可以说)只是塑像,我们没有Zoe或者说灵性的生命,只有Bios或者说生物性的生命,这个生命迅速走向枯竭衰亡。基督教提供给我们的不外是:我们若让上帝按照他的旨意去行,就可以分享基督的生命。果真如此,我们分享的就不是被造的生命,而是受生的、自有永有的生命。基督是上帝的儿子,我们若分享这种生命也就会成为上帝的儿子,将和他一样爱父,圣灵也会驻在我们之中。基督降世为人,为的是通过我所谓的“好的感染”,向他人传播他拥有的这种生命。每个基督徒都会成为一位小基督,做基督徒的全部目的即在此,别无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