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米怜—南洋宣教的先驱

航向马六甲

1815年四月十七日,米怜带着妻子拉结、女儿爱蜜拉(Amelia),在中文教师、印刷工人的陪同下,搭船前往马六甲。当时拉结已怀孕七个月了,在没有任何医生和女伴协助下,她坚忍地生下一对双胞胎儿子威廉(Wil1a日)和罗伯特(Robert)。五月二十二日米怜一行人抵达马六甲,再度受到驻扎官法库尔的欢迎,并且获得许多协助。法库尔在此后的三年半任期里,一直对米怜一家照顾有加,即使后来调往新加坡,仍殷勤地邀约米怜到访。为了记念这一段友谊,米怜将最小的儿子取名为法库尔。

米怜一到马六甲,就马不停蹄地展开各项工作,除了着手开办学校及印刷工坊外,也忙着解决布道站的房舍及土地问题。在他的积极奔走下,当地政府同意拨给布道站一块山坡地,由于这块土地离城较远,交通不便,米怜只得再补上七百银元,和人交换邻近西城门的土地。

有鉴于当地已有三所华人私塾,米怜决定开办招收贫苦华人子弟免费就读的「义塾」,教授读书、写字、打算盘等。虽然他煞费苦心地到处张贴招生广告、雇人游说,但华人家长对这所洋人开办的免费学校仍是充满疑虑,1815年八月五日开学时,只有五名学生。米怜当然非常失望,不过他采用了一项高明的策略,那就是教师的薪水和学生人数成正比,教师为了增加收入,不仅极尽拉拢家长之能事,在教学上也不敢马虎。一年后学生人数增加到五十七名,以福建子弟居多。两年后,米怜开办第二所义塾,招收广东人子弟,以广东方言教学,学生人数二十三名。米怜的「义塾」可视为近代中国基督教教会学校的开端,在正规的教育中带入基督教教义,并且逐步引导学生参加崇拜。教师平常都教授中国传统的幼学,在礼拜日才以福音的内容写教材,采用的方式是:先让学生反复背诵及书写上帝、天堂、地狱等相关词语,再讲解字词的意义。为了避免学生和家长的反弹,米怜还要求教师穿插教授一些日常生活礼仪规范,家长看见孩子变得懂事、有礼貌,渐渐减低对教义的戒心。

在马六甲米怜碰到的仍是语言、文化的问题。马六甲大部分的华人都说福建方言,一小部分的人说广东话,很少人说官话;当地华人娶马来女子为妻,所生的子女根本不懂中文,他送的中文书刊形同废纸,而米怜刚好是官话较行,其次是广东话,对福建方言掌握得最差。令他更沮丧的是,华人除了逢年过节,每天都忙于工作,闲暇时则流连于赌场,在这里空有传教自由,苦无讲道对象。

尽管米怜很努力地讲道、撰写福音小册、办学校,但受到他感召而成为信徒的人数实在少之又少,跟他的「宣教导师」马礼逊一样面临「结不出果子」的窘境。他在马六甲七年宣教期间,只带领了两个人成为基督徒,一位是印刷工梁发,在1816年受洗,另一位是约翰娜(Johanna),在1821年受洗,她的父亲是华人,母亲是暹罗人。

对于这样的结果,米怜颇为遗憾,也作了反省。在1817年六月给伦敦会的信上,他提到中国政府对天主教徒的迫害,让一些有意改信基督教的人犹豫不决,他们担心若是受洗,将来返乡会受到中国法律的处罚。1819年间,当马礼逊问他为何不能带领更多人信主时,他列举了以下几点:「第一,我手边总是有忙不完的工作,没有时间在谈话和出版品上多花心思,以致常用不完整和欠缺热忱的态度传播真理。第二,我没有时间个别私下地和人交谈、跟他们一起祷告,在适当时机教导他们。第三,或许我们应当谦卑地了解这项工作不是光凭良心和祷告就可以完成的。第四,宣教士之间的内讧限制了上帝恩典的影响力,宣教士彼此不能以诚相待,上帝自然不会赐福。」

不过,受洗的人数只是宣教成果的指标之一而已,对于一个宣教士来说,更重要的也许是让听福音的人变成传福音的人。从这个角度来看,米怜的成果是丰硕的,他所带领信主的梁发,后来成为第一位中国传道人,深入穷乡僻壤传福音。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