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1.7 怎样才能夺得父母的爱

怎样才能夺得父母的爱

青年:但是,我已经从父母那里独立出来了!根本不想获得他们的爱!不从事父母希望的职业,在低薪的大学图书馆里工作,现在又选择了教育者这条道路。我下定决心,即使亲子关系因此出现裂痕也无所谓,被父母讨厌也无所谓,至少对我来说,就职就是摆脱“孩童时代的生活方式”!

哲人:……你家是有哥哥和你兄弟两人吧?

青年:是的,哥哥继承了父亲经营的印刷厂。

哲人:恐怕你并不想与家人走一样的路。也许对你来说,重要的是“与大家不同”。如果从事与父亲和哥哥一样的工作,就无法获得关注,体会不到自己的价值。

青年:什……什么?!

哲人:不仅仅是工作。从幼年时代起,无论做什么,哥哥年长、力气大、经验也丰富,所以你难以取胜。那么,你怎么办呢?

阿德勒这么说:“一般情况下,家里最小的孩子往往会选择与其他家人完全不同的道路。也就是说,如果是科学者家庭,那孩子也许会成为音乐家或商人。如果是商人家庭,那孩子也许会成为诗人。必须时常与其他人保持不同。”

青年:控诉!那是对愚弄人的自由意志的控诉!

哲人:是的。关于兄弟姐妹的位次,阿德勒也只说了这种“倾向”。但是,自己所处的环境具有什么样的“倾向”,还是可以了解一下。

青年:……那么,哥哥呢?哥哥具有什么“倾向”?

哲人:第一个孩子或是独生子女最大的特权是拥有“独占父母之爱的时代”。在第一个孩子之后出生的孩子没有“独占”父母的经历,常常有抢先的竞争者,很多情况下会被置于竞争关系之中。

不过,曾经独占父母之爱的第一个孩子由于弟弟或妹妹的出生,其地位不得不随之下降。无法平衡这种挫折的第一个孩子会认为有一天自己应该再次恢复原来的权力。用阿德勒的话讲就是,他们往往会成为“过去的崇拜者”,形成保守的、对未来十分悲观的生活方式。

青年:呵呵呵。的确,我哥哥就具有这种倾向。

哲人:十分理解力量和权威的重要性,喜欢行使权力,重视规矩约束,正是保守的生活方式。

不过,弟弟或妹妹出生的时候,如果已经接受了协作或援助方面的教育,第一个孩子也许会成为优秀的领导者,模仿父母照顾弟弟或妹妹,并从中获得喜悦、理解贡献的意义。

青年:那么,第二个孩子呢?我是第二个孩子也是最后一个孩子,第二个孩子有什么“倾向”?

哲人:阿德勒说典型的第二个孩子一眼就能看出来。第二个孩子往往有一个走在自己前面的领跑者,于是,第二个孩子内心深处往往存在“想要追上”的想法,想要追上哥哥或姐姐。为了追赶必须加快速度,他们甚至不断激励自己,努力追赶、超越、征服哥哥或姐姐。与重视规矩约束、比较保守的第一个孩子不同,他们甚至希望能够颠覆出生顺序这一自然法则。

因此,第二个孩子希望革命,他们并不像第一个孩子那样努力维护既有权力,而是企图颠覆既有权力。

青年:……您是说我也有这种性急的革命家“倾向”?

哲人:这我并不了解。因为,这种分类只是帮助理解人类,并不能决定什么。

青年:那么,最后,独生子女又是怎样的情况呢?上下都没有竞争者,应该可以一直处于权力宝座之上吧?

哲人:的确,独生子女没有作为竞争者的兄弟姐妹。但是,这种情况下,父亲也许会成为竞争者。过于希望独占母亲的爱,结果就会视父亲为竞争者。这种环境容易滋生恋母情结。

青年:嗬,这种想法有点儿弗洛伊德的色彩。

哲人:不过,阿德勒更加重视的是独生子女所具有的心理不安。

青年:心理不安?

哲人:首先,一边看着周围的人一边担心自己什么时候也会有弟弟或妹妹,怕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特别害怕新的王子或新的公主诞生。此外,更应该注意的是父母的怯懦。

青年:父母的怯懦?

哲人:是的。独生子女的父母中有的夫妇认为“无论是在经济方面还是精力方面,自己都没有能力再养育更多的孩子”才只要一个孩子,他们不管实际经济状况如何。

据阿德勒看来,他们中的许多人对人生充满胆怯、十分悲观。家庭氛围也会充满不安,对唯一的孩子施加过大压力,令其烦恼不堪。特别是在阿德勒时代,一般家庭都有多个孩子,所以,这一点就被着重强调。

青年:……父母们也不可以一味地爱孩子。

哲人:是的。毫无止境的爱常常会变成支配孩子的工具,所有的父母都必须树立“自立”这一明确目标,与孩子们建立平等关系。

青年:并且,无论生在什么样的父母身边,孩子们都不得不选择“被爱的生活方式”。

哲人:是的。你不顾父母反对坚持选择图书管理员的工作,现在又选择了教育者之路,但仅仅如此还不能说你已经取得了自立。也许是想要通过选择“不同的道路”赢得兄弟间的竞争,获得父母的关注。亦或许是想要通过在“不同的道路”上实现什么,让自己的人生价值获得认可。又或许是想要颠覆既有权力,登上新的王座。

青年:……如果是这样的话?

哲人:你被认同需求所束缚,活着只考虑如何被他人爱或者怎样获得他人的认同,就连自己选择的教育者这条路或许也是以“获得他人认同”为目的的“他人希望的我”的人生。

青年:……这条路?!作为教育者的人生?!

哲人:只要依然保持孩童时代的生活方式,就无法排除这种可能性。

青年:哎呀,你知道什么?!仔细听来,你是在任意捏造别人的家庭关系,甚至想要否定作为教育者的我吧?!

哲人:自立并不能通过就职来完成,这一点是肯定的。我们或多或少都活在父母爱的支配之下,在只能希求被父母爱的时代,我们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且,在不断强化“被爱的生活方式”中渐渐长大。

要想摆脱被给予的爱的支配,只能拥有自己的爱。主动去爱,既不是等待被爱也不是等待命运安排,而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爱某个人。唯有如此。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