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字里藏珍

第十二篇:信心

自从教会开始以来,信心一直是一个富争论性的课题。在使徒时代,保罗的立论是:基督教和犹太教之间的一个基本不同点,就是前者是因信称义的宗教(只凭信心,不凭行为),而后者却不然。保罗说:“所以我们看定了:人称义是因着信,不在乎遵行律法。”(罗三28)他所写的两卷伟大书信——罗马书和加拉太书,特别阐明因信称义这个立场,并加以辩护。在新约圣经中,罗马书有最强而有力的阐述,而加拉太书则有感情最丰富的辩论。

经过了十五个世纪,马丁路德再次以这一个论点(同时引用同一段经文)来表达基督教福音的要义,而这论点也正是改革者们和罗马天主教之间的整个争论的核心。英国圣公会信条第十一条也坚决地默默赞同马丁路得的论点:“我们只凭信心称义,这是最整全的教义,而且充满安慰—–。”“唯独信心”(Sola fide)是改教时代的伟大口号;西方教会在那些风雨飘摇的日子中,由于“惟独”这两个字造成分裂,这种说法并不为过。从那时候开始,福音派信徒就一直强调单凭信心称义,并且经常用战斗的语调坚持说,若不是单凭信心,就没有福音了。

但现代的基督徒却不常常看见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也不明白为什么这一点的争论如此重要。他们问:为什么要在“惟独”二字上分裂教会?这些争论,有什么决定性的重大意义吗?这件事会不会是由于一些脾气暴躁的神学家,一时失去分寸所致?这问题的争论,有什么是影响我们今日作为基督的仆人和见证人的?

回顾一下圣经中有关信心的教训,有助我们回答这些问题。

信心的本质

首先,信心是什么?让我们先澄清一些立场。一般人心目中的信心是某种固执的乐观思想:一种面对困难时仍紧抱的希望,相信宇宙基本上是友善的,事情会好转。甲女土对乙女土说:“你应该有信心。”她的意思不外是说:“你要有勇气。”但这只是信心的外形,并没有信心的内涵。信靠的态度,脱离了相应的信靠对象,就不是圣经所说的信心。

相反地,罗马天主教历史上的信心观念,也只是关乎信条和教义。对罗马天主教而言,信心不过是相信罗马教会所教导的。事实上,天主教把信心分为两种:“明显”的信心(相信一些可以了解的事情)和“隐晦”的信心(虽不明白,却同意罗马教会所持的任何见解),而且说只有后者才是平信徒得救的条件;然而事实上,这种信心只是向教会的教导投一张信任票,信徒很可能对基督教完全无知。显然,罗马教会所指的信心,最多只是信心的内涵,却没有信心的外形。因为若果只有知识(无论多少),但没有相应的信靠行动,就不是圣经所说的信心,而罗马天主教所缺少的正好是这种信靠行动。对罗马天主教而言,信心不过是信赖教会作为自己的教师;但根据圣经的真理,信心是信靠基督,以他为救主,这与罗马天主教的信心截然不同。

在圣经里,信心,或相信(名词:pistis;动词:pisteuo)包含信念和委身。信心的对象分别是神(罗四24;彼前一2l)、基督(罗三22,26)、神的应许(罗四20)、耶稣的弥赛亚职份和救主身份(约壹五1)、复活的事实(罗一〇9)、福音(可一15),和使徒的见证(帖后一10)。

信心的对象虽然不同,信心的本质却永远一样。信心是对神并对它的救赎真理所作的回应;是承认惟有神所提供的答案,能够解决人类的需要,否则人就陷于绝望当中:是认识到福音信息是神自己个人的话语,而且是基督对听见福音的人所发出的个人邀请;是从心灵里发出来对永生神和他儿子的信靠和信任。新约圣经一种最常见的句法结构很能够清楚表达信心的本质:pisteuo这个动词,很多时候是与eis(有些时候是与epi)连在一起用的,意思是“相信进去”(to believe into)或“在其上相信”(to believe upon)。这种句法结构在旧约的希腊文译本中很少出现,而在古典希腊文中根本不存在;它是在新约里产生的一种新的语言习惯,所表达的意思,包括一种信靠的活动,是出去接触、抓住,并安息在所信的对象之上。

这就是基督教对信心的观念。改教者们坚持说,信心不只是一种信念(fides),而是一种信靠(fiducia)。有一首主日学离合诗把信心的英文字FAITH用一句话去代表:Forsaking All,I Take Him——意思是说:我把一切都抛弃,只接受祂。莱耳主教(Bishop J. C. Ryle)说:

“使人得救的信心是灵魂的手。罪人就好像一个遇溺的人,当他正要往下沉的时候,他看见主耶稣基督向他伸出救助的手,他抓住这只手,就得救了。这就是信心。(来六18)”

“使人得救的信心是灵魂的眼睛。罪人就好像是在旷野中被火蛇咬伤的以色列人,奄奄一息。主耶稣基督就像是被举起来的铜蛇一样,可以治愈他。他仰望基督,就得救了。这就是信心。(约三14等节)”

“使人得救的信心是灵魂的口。罪人就好像极度饥饿,或病重垂危的人。主耶稣是生命之粮、百病的良药。他接受了,就复原,并健壮起来。这就是信心。(约六35)”

“使人得救的信心是灵魂的脚。罪人好像破仇敌追杀,恐怕被追上了。主耶稣基督有如一座坚固的城堡、一座高台、一个避难所。他跑进去,就安全了。这就是信心。(箴一八10)”(参《古道》[Old Paths]一书,第288等页)

这些就是新约圣经由始至终所提到信心的一贯概念。惟有以下几点是例外:

1、有些时候,“信心”是指一种较为狭义的信靠操练,是关乎神迹的(太一七20等节;林前一三2)。即使在新约时代,使人得救的信心也不常与“行神迹的信心”连在一起(参林前一二9);相反亦然(参太4:;22等节)。

2、在雅各书二章十四至二十六节,“信心”和“相信”纯粹是指理性上赞同真理,而不是以一种信靠顺服的人生去回应真理。但似乎在这里雅各只是揶揄那些他要指正的人(参14节),因此,我们不必以为他运用这个词的时候,通常都采纳如此狭窄的意义(例如,雅各在五章十五节中所提到的信心,明显是有着更丰富的意义的)。

(编者注:本书原文根据英文圣经,还列出另一点:“有些时候,faith是指到信徒所相信的全部真理[犹3;提前四l、6及其他经文]。”而在中文圣经里,faith一词在这些经文中都译作“真道”。)

信心的源头

圣经把信心的信念说成是肯定的事,而且把它等同于知识。信心的声音是:“我们知道—–。”那么,信心的确据建基于什么呢?不是靠辩论的方式,也不是用实验去证明。信心的事物不能用理性去证明,也不能凭实验来证实:关于神的事情,人是完全没有地位可以进行独立检定的。信心的确据,也不像罗马天主教所说,是建基于相信教会无误的教导上;因为地上的教会不是无误的,却经常有错误的教导。这些确据也不是建立于少数人的神秘经验上,或一些个人的启示。不,信心的确据,是直接信靠那一位“无谎言”(多一2)的神所说的话,因此,他所说的一切是全然可信的。信心会对大卫以下的认信发出回向:“主耶和华啊,惟有你是神,你的话是真实的。”(撒下七28)

但在哪里可以找到神的话语呢?就在圣经中,那里有众先知和使徒们对神和他儿子的文字见证。基督的话语,和那些写圣经的人的话语,都是神所默示的,因此这些说话是神的话语,是神自己所作的见证。接受基督的见证,就是(从前如是,如今也如是)证明神是真实的(约三33)。拒绝使徒的福音,就是(从前如是,如今也如是)使神成为说谎者(约壹五10)。因为救主和他的众使徒的说话,从昔日至今,一直是神的话语。保罗对帖撒罗尼迦人说:“为此,我们也不住的感谢神,因你们听见我们所传神的道,就领受了;不以为是人的道,乃以为是神的道。”(帖前二13)信心就在这里开始:当人听见或读到使徒的福音(圣经的中心信息)时,就恍然大悟,认识到这正是神的真理。

然而,罪和撒但弄瞎了堕落的人的眼睛,以致人不能辨明基督和使徒的见证(就是神的真理),也不能领会并掌握这些见证的事实(参约三3;林前二14),也不能认识自己灵里的贫穷,舍弃自我,“来到”基督面前,信靠祂(约六44、65),除非圣灵光照他,使他重生(林后四4-6;约三3-8)。只有那些蒙神“教导”及被神“吸引”的人,才能到基督的面前,并住在他里面(约六44等节)。因此,使人得救的信心是神的恩赐(参弗二8;腓一29)。我们自己若有信心,这只是因为神在他的怜悯中开了我们的眼睛;我们若想要别人也有信心,就需要祈求神也同样开启他们的眼睛,因为他们和我们从前一样。除了这个方法之外,是永不可能会相信的。

信心和救恩

我们现在既知道信心是什么,就明白为什么福音派的先贤先圣们强烈地坚持说,救恩只能靠着信心。他们这样坚持有两个理由,两者至今仍有效用。

1、确保基督作为救主的荣耀

信心就是来到基督的面前;信心的意义就是让自己投入他为我们张开的膀臂中。因此信心把人与基督连接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在基督里的人。信主的人在基督里,藉着基督,且因着他的一切及他的作为,得着完全的救恩。保罗在罗马书第八章提到“那些在基督耶稣里”(1节)的人的福气:没有咒诅,也没有隔绝(1、35等节);有儿子及后嗣的名份(14等节);有复活和荣耀的确实盼望(11、23、30节):有圣灵的能力和安慰(15等节、23、26等节);藉着神无比的慈爱,得到永远的保障和得胜的确据(28-39节)。没有人的需要会多过神在基督里白白赐给我们的,我们靠着信心与基督联合,就得着神所赐的一切。因此,我们若否认救恩所需要的只是信心,就等于否认基督是一位完备的救主。强调基督绝对足够使我们得着救恩,就要强调信心也绝对足够。腓立比书的狱卒问:“我当怎样行才可以得救?”保罗的回答是:“当信主耶稣,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为了基督的荣耀,我们需要强调这是以上问题的圆满答案,昔日如是,今天也如是。

2、确保信心本身的真实性

真正的信心是全心全意的信靠,是个人彻底地把自己全部的信心放在神的怜悯上。因此,真正的信心源于对自己的真正失望,完全放弃倚赖自己的道德、宗教,或品格来取悦神。保罗说:“惟有不作工的,只信称罪人为义的神,他的信就算为义。”(罗四5)只对准他,而不是任何其他人。如果一个人坚持要把自己的行为加在信心之上——即加在基督之上——作为蒙神接纳的部份因素,或把基督的功劳看为一种辅助自己努力的力量,这就不是真正的信心,也就不能使人得到神的接纳。

约翰·贝烈治(John Berridge)斩钉截铁地写道:“基督若不完全是救主,就完全不是救主。如果你以为自己有什么好的事奉可以向神自荐,你肯定对基督没有任何兴趣。只要你仍然倚赖自己的行为,以为这些能够为你达成什么,而基督则完成其余的—–那无论你多么清醒、认真、公义和虔敬,你仍然卧在神的咒诅底下。”(参《行为》[Works],第355页)正如一首圣诗其中一句所说,你要“放下取死的行为”;不要再倚靠你的宗教信仰、你的祷告、你的读经,以及所有的敬虔行为;这些都不能拯救你。除非你停止倚赖这一切,否则基督也不能拯救你,因为你还未曾真正信靠他。

真正的信心就是这样。信心是不再对人自己的成就抱有希望,把一切行为抛诸脑后,单独地两手空空的来到基督的面前,投进他的怜悯中。这就是使人得救的信心。

信心与行为

但这样去解释使人得救的信心,会不会使懒惰显得很神圣,导致因信称义的福音与道德行为互相抵触?其实不会。马丁路德说:“信心是活的,在善行上是大有能力,勇敢而刚强,永远有所作为,永远结出果子;因此,有信心的人是不可能不常常行善的—–因为这正是他的本性”使人得救的单单是信心,但使人得救的信心永不会孤单无伴;它永远是“生发仁爱的信心”(加五6),在信徒的心中成为一种道德动力,其力量之大,实在无可匹敌。信心能推动人去行善——这就是一个人信心真实的明证。信心如何达成这样的目的呢?是藉着使人感觉到基督的爱的激励,并对神的恩典的亏欠,而驱使他努力行善。正如上面提到,基督教的教义是恩典,而基督徒的行为是感恩。信徒所做的,并不是为了得称为义,但当他因信而被称为义之后,就会以感恩的心,努力不懈地为主作工。

这个看似矛盾的真理就是:圣经中没有其他有关圣洁的教训,比只因信称义的福音更能完全地、有效地改变一个人的生命。在这个众多教会和信徒都陷于软弱中的时代,这是一个值得思想的真理。

信心的生活

神学历史使我们以为信心只与称义有关,而这种关系是基本的。但圣经却有更广阔的范围,把信心看作是统辖整个基督徒生活的原则。你对基督徒生活有什么看法?新约圣经描绘基督徒生活为行事(弗四1、17,五2、15),也是一种争战,因为世界、肉体和魔鬼时常与我们对抗,我们必须把它击退。在这战争中,我们需要信心——就是心灵得到更新后,在思想、愿望和意志上向神所发出的回应——去辨明和抗拒敌人,藉着祷告向神支取力量,忠心地在各种困境中顺服祂,竭力拒绝不让自己被压力、困惑或灰心打倒。信心的人生是在战场上活出来的,而不是躺在舒适的卧榻上就唾手可得的。

希伯来书是新约圣经中探讨信心的经典之作;在希伯来书里,信心是一种以坚忍的态度来面对压力的精神,且基于一个盼望所带来的力量,从而产生世人所说的英雄品质——为了一个崇高的目标,勇敢地接纳那些不可能被接纳的。这个主题,透过希伯来书第十一章所列的旧约英雄展陈出来,令人难以忘怀;然后在第十二章中,作者针对当时那些受重压的受信人,用带着震撼力的说话,把信心的精神告诉他们。(难怪彭克[A.W,Pink]在他所著一千三百页的希伯来书注释中,单单解释这两章经文就用去了三分之一的篇幅!)希伯来书所说的信心,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一一1)——这句话所强调的,正如圣经常常说的,就是信心的对象的真实性,而不是我们对所信事物的信靠程度。

(2) 具体而言,信心是相信神所说的一切,以表示对神的尊敬,讨他的喜悦(例如创造,一一3;奖赏,一一6;神对自己所应许的信实,一一1l;这个像客旅归家的人生,一一13-16;顺服虽然有时看似荒谬,却永远是有意义的,一一17-19等。)

(3) 信心是藉着基督勇敢地来到神的面前(四16,一〇19——22),以寻求帮助和力量,以赢取道德、灵性,和环境的胜利(一一32-38,四16),并且忍受外在和内在的敌对力量(内里的罪,一二l-4:别人的苛待,一〇32-34,一二3)。

(4) 信心把苦难解释为神对他儿女的管教(一二5-11),因此,神的儿女面对苦难的时候,不但不会灰心丧胆,反而欢喜快乐,相信这正好证明自己有神儿女的名份,也预备自己迎接将要临到的平安喜乐。

(5) 信心让我们从那些“如同云彩围着我们的见证人身上”看见凭信而活的榜样(一二l,一三7);又思想到他们现有的快乐(一二23),并知道我们现今虽然仍在地上,但当来到神面前的时候,就立刻与天上的一同崇拜和相交,而有一天我们亦将要回到这天家去(一二22-24);因此,我们便得着鼓励,勇敢地面对世上的挑战。换言之,信心使人渴慕圣徒的相交。

(6) 信心使我们与一切不信、冷漠、悖逆的试探争战,用一种可称之为“锲而不舍”的本质与之对抗,这本质在此书信中称为忍耐(希腊文是hypomonē)(六1l等节,一〇36,一二1)。在神里面的信心,就产生对神的忠心。

根据希伯来书第十一章的指示,我们应把圣经中所有的人物传记,当作是信心与不信的实物教材,看看两者的表现方式,一种是忠心而顺从,另一种是不忠和悖逆,并且查看神对每一种人有何反应。这样的研究实可穷一生之功,不过我们现在不能进一步探究下去。

有一位学生说:“有些时候,我觉得我的信心薄弱得如卫生纸一般,随时可以用手指戳穿。”他实在把很多人的感觉生动地描绘出来了。我们怎能把软弱的信心变成刚强,使小信变成极大的信心呢?方法不是向内看,审查自己的信心如何。你不能藉着内省加强信心,正如你不能把植物连根拔起来,检查它的根部,以帮助它生长一样。相反地,加强信心的方法,是注目于所信的对象——包括神在圣经中的应许;而且注视那些我们肉眼不能看见,却与神有关的事实,以及你与神的相交和你荣耀的盼望;并注视永活的基督——那曾在十架上,现今在宝座上的基督。“我们—–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林后四16、18)

回顾过去经历神帮助的时刻,也能加强现今信心的生活。希伯来书的作者说:“你们要追念往日。”(来一〇32)“我的心不肯受安慰—–我要提说耶和华所行的,我要记念—–。”(诗七七2、11)“我的心在我里面忧闷,所以我—–记念的。”(诗四二6)“惟有主站在我旁边—–我也—–被救出来—–主必救我—–。”(提后四l7等节)

加强信心的最佳良方,或许就是希伯来书第十二章所说的:

“—–放下各样的重担,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就是那能使我们依照他的榜样活出信心生活的一位),他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就轻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便坐在神宝座的右边。那忍受罪人这样顶撞的,你们要思想—–”

“所以,你们要把下垂的手、发酸的腿,挺起来—–”

“你们总要谨慎,不可弃绝那向你们说话的—–。”(来一二1-3、12、25)

把这些经文当作良药一般吞服下去,按照你每日的需要喂养心灵(在这件事上是不怕服药过量的),保证你必会从中得益。此外,把上文用斜体字印出来的动词,用来作为一种操练。我桌上有一本著名的《加拿大空军健身操指南》(女士每天用十二分钟,男士则用十一分钟)。只要你每天用相同的时间,检查一下自己是否遵照上段经文的指示,活出基督徒的生命,你就会发觉这样的操练能带来神奇的果效,使你的信心大大加强。试试看。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