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同心坚信

四、罪价何重?

哈菲曼(Scott Hafemann)

哈菲曼(Scott Hafemann)美国伊利诺州惠敦学院(Wheaton College)新约希腊文及释经学夏桑(Gerald F.Hawthorne)讲座教授

雷电交加,天昏地暗,天气愈来愈恶劣,令人心胆俱寒。置身在空旷田野上的日尔曼青年性命堪虞,大自然的怒火正向他扑噬,抑或神正藉着大自然可怕的力量审判他那颗邪恶的心?小伙子哆嗦着向圣安娜起誓∶倘若没有被雷劈的话,他就一生在修道院事奉神。他活了下来,当时是1505年。那青年人名叫马丁路德。路德信守承诺,进了修道院表明对神的真诚。可惜,而不舍、近乎疯狂的宗教操练丝毫没有帮助他享有与神和好的平安。他的心仍旧空虚。

年轻的路德为罪担忧。他清楚明白神在基督里是公义的审判者,有恶必罚。为了平息神的怒气,他努力做个最好的修道士;为了抵消罪恶,他拼命服侍神。然而,内心的罪疚依然折磨他,罪恶的权势仍旧操控他。他没有平安,没有蒙神赦免的感觉,也对将来没有把握。

但神满有慈爱和恩典。路德在绝望中苦心钻研圣经,终于明白我们的审判者亦是我们慈爱的救主。基督在十字架上死了,替我们清偿一切罪债——过去、现在、将来的,都还清了。路德觉悟了,罪人根本无力自救。勉力事奉神也不能抵消自己的罪,唯独信靠基督,单单信靠祂,我们才可以得救。圣经真理释放了路德,也革新了教会。路德当代的人都知道基督是我们的审判者,但神使用路德叫人明白这位基督也是我们的救主。

对今日的人来说,路德的经历颇令人费解。我们已经抹除神的怒气和慈爱。因此,我们不明白路德为何跑到修道院,也不明白修道院的经历何以使他跑到基督那里。但不管我们是谁,住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人生观,神仍然是至高无上的宇宙之主,耶稣仍然是我们的审判者。

纵使世人普遍绝口不提此事,但这仍然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人今日仍然叛逆神。但当“主耶稣同祂有能力的天使,从天上在火焰中显现”的时候(帖后一7),神在基督里必定作出最后的裁决。那时候,神在基督里“要报应那不认识神和那不听从我主耶稣福音的人。他们要受刑罚,就是永远沉沦,离开主的面和祂权能的荣光,这正是主降临要在祂圣徒的身上得荣耀,又在一切信的人身上显为稀奇的日子”(帖后一8-10:参林后五10)。

这话很严厉,我引述时绝不敢掉以轻心。我以沉重的心引述了圣经的警告。我们与路德一样,必须面对这话。神的审判是宇宙中铁一般的事实。神就是神。耶稣是我们的审判者。正因为神对拜偶像的世界倾出祂定罪的震怒(赛四十二8;罗三9-18),而世人也因为阻挡神的真理、否认祂的存在和能力,而经历审判(罗一18-32),福音就更显得令人咋舌:“基督耶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这话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提前一15)审判的耶稣亦即拯救的耶稣。这是福音的中心。@1我们若明白这一点,就能与路德一同明白福音的真义。

神审判世人的理由

神的审判是严厉的。因此,福音也是绝对必须的。这样的信念与今日轻信的世代格格不入。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神充其量只是一道护身符。世界宗教使祂变成执行私人事务或者政治议程的跑腿。但当我们明白神的存在是什么一回事,并本着真理和圣经的教导,明白祂是自存、至高、至圣、慈爱的一位,我们也就明白神为何审判世界了。

我们没有照耶稣的吩咐,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太六33),只顾在世上追求健康、财富、享受、地位。在一个将“圣洁”当作个人品味,将价值观相对化的世界中,耶稣叫人先求神的义是不受欢迎的。

我们似乎懵然不知与世俗为友就是与神为敌(雅四4),不知“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因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都不是从父来的,乃是从世界来的”(约壹二15-16)。

为着今生的小玩意儿而将神当作二手首饰般抛开,实在是对至高的造物主极之不敬。人心最深处的渴望,只有祂才可以满足(诗十六)。我们最核心的罪就是完全漠视神,彷佛我们是生命的创造者,是人生的主宰,可以为所欲为。简言之,“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三23)。我们这种对神不敬的行为绝对不是人类的创造者和救赎者所能容忍的。祂绝不容许任何人、事、物僭占惟祂独有、至高无上、完全应得的荣耀(出九16)。@2

我们既然对神视而不见,那惟有神才能满足的心灵渴求,也只好用世上次等的乐趣去填补,结果一生徒劳。我们彷如水中鱼,身在水中不知水:我们对于叫我们活命,赐我们气息的神也是茫然无知。我们又如沉沦毒海的人,疯狂吞下致命的毒药,只顾追随仿照我们自己或其他受造之物而造的假神。

人若渴求或试图在神以外寻找幸福、身份、满足、安全感,就是拜偶像了。十诫的第一诫“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和最后一诫“不可贪恋人—–一切所有的”(出二十3、17)实在是同一诫命。贪恋即是拜偶像;故此,我们可以肯定,“无论是淫乱的、是污秽的、是有贪心的,在基督和神的国里,都是无份的。有贪心的,就与拜偶像的一样。不要被人虚浮的话欺哄,因这些事,神的忿怒必临到那悖逆之子。”(弗五5-6)

由于我们拜自己、拜神所造的世界,我们在神面前是罪有应得的,我们要伏在祂的震怒之下,等待最终的审判。神不能诈作我们从来没有悖逆祂,祂绝不可能对我们的骄傲、仇恨、自私、自作主张、贪心、不虔不敬等行为视而不见。单凭我们自己,我们绝无可能与这世上的偶像脱离淫乱的关系。

事实上,我们自我改进的努力更显出我们离开那位赐下“生命、气息、万物”的神多么遥远。罪的核心再次暴露了。神不可能不承认自己是独一的真神,不承认祂自己是配受我们的敬拜与信靠。祂要维护自己的荣耀,必须把“亏缺”祂荣耀的人予以治罪,就是那些漠视祂、不信祂话语、不顺服祂诫命的人(创二17)。@3如果神受到顶撞之后仍若无其事,那么,神就不成神了。公正严明的神有必要向世人展示祂的荣耀,也必在这世上维持祂的荣耀。

我们需要神的怜悯

凡是看见自己的生命多么丑恶,又无可推诿地歪曲神的本意,因而深深痛悔的人,不会再低估罪的严重性,不会拿别人作比较,也不会在神面前砌词推搪。他们也不会发誓要“重新发奋”,藉此逃避神的审判。

我们本性反叛,所以一切自助方法、自我称义的努力都成为笑话。我们要走出困局,第一步就是坦率地承认自己是丑恶的,需要神的怜悯。我们该效法威廉克里,他舍弃鞋匠的职业,踏上了宣教之路,在印度宣教40年之久(1794-1834),被人誉为“现代宣教之父”。他在青年时期遇到一个“信仰危机,同时觉察到自己罪孽深重,不能自救”。纵使他一生建树良多:创办了一所大学、将全本圣经译成孟加拉文、俄利查文、玛拉蒂文、印度文、亚森文、梵文,又将部分经文翻成其他29种语文,但他吩咐人为他写的墓志铭,却清楚显示他从没有忘记自己如何脱离那次信心危机:

威廉克里

生于1761年8月17日

终于1834年6月

我本是可耻、可怜、无助的微虫

现竟安躺于你慈爱的怀抱中

威廉克里的经历说明了知罪悔改的罪人,唯一的盼望是投进神的怜悯里。以色列王大卫奸淫杀人的恶行被揭发后,他如此祷告:

神啊,求你按你的慈爱怜恤我,

按你丰盛的慈悲涂抹我的过犯。

求你将我的罪孽洗除净尽,并洁除我的罪,

因为我知道我的过犯,我的罪常在我面前。

我向你犯罪,惟独得罪了你,

在你眼前行了这恶,

以致你责备我的时候,显为公义,

判断我的时候,显为清正。

我是在罪孽里生的,在我母亲怀胎的时候,

就有了罪—–

求你掩面不看我的罪,涂抹我一切的罪孽。

神啊,求你为我造清洁的心,

使我里面重新有正直的灵。

(诗五十一1-5,9-10)

看见神的圣洁就是看见自己的罪孽。大卫也看见自己伤害他人的一切罪,其实是在顶撞神(诗五十一4)。我们必须承认神对我们的审判是完全公正的,然后呼求祂怜悯我们,叫我们可以康复过来(1、10节)。我们和大卫一样,同有一颗犯罪的心——不论我们包装得多么好(耶稣说动淫念的人已经犯了奸淫,暴躁的人就是杀人犯!——太五22、28)。我们和大卫一样,都需要赦免、更新:但是大卫知道、假如神掩耳不听他的求情,照着案情将他治罪,神仍是公义的(诗五十一4)。我们在神面前应得的只有审判。

可是大卫依然祷告,因为他知道神有“慈爱怜恤”(1节)。大卫知道神乐意饶恕那知道神“有丰盛的慈爱”(1节)而全然信靠祂的人。当人投靠神的怜悯,任祂发落,求祂赦免和更新,就是对神的尊重。神明知百姓有罪、仍然施恩给他们,显明祂何等宽厚,激发百姓欢呼赞美,正如大卫在这诗篇末段所说:“神啊—–求你救我脱离流人血的罪,我的舌头就高声歌唱你的公义。主啊,求你使我嘴唇张开,我的口便传扬赞美你的话。”(14-15节)

到神面前来的罪人,心知肚明自己不值得怜悯:但在神而言,祂绝对有理由施怜悯。“惟有我为自己的缘故涂抹你的过犯,我也不记念你的罪恶。”(赛四十三25)神施行审判就显出了荣耀,但当祂为求祂的人——罪有应得的人——施怜悯,祂就彰显了祂至荣耀的公义(撒上十二22)@4。在神的内心深处,神就是爱(约壹四8)。

正如大卫的祷告所显示的,妨碍神饶恕我们的并不是我们的罪,姑且勿论我们的罪多深、多丑恶、多不敬。这是难以置信的。神无尽的大爱比我们最大的叛逆更深——即使我们曾经三次弃絕耶稣(约十八15-27,二十一15-19)。唯一“一无可恕”的,就是持之以恒地拒绝首先为自己的罪到神面前献上痛悔的心。毫无悔意的态度是对圣灵的“亵渎”,拒绝让祂软化心肠,以致可以悔改(太十二31-32)。既然我们向神所求的是怜悯和饶恕,我们就没有任何本钱可言,怜悯就是不值得给而给,不应得到而得到的意思。

一面向神邀功,一面求祂涂抹我们的过犯是矛盾的事。若不是根本看不清楚罪中的我,就是没有认识公义的神。我们是腐败入心的人。我们到神面前只能献上自己的无助,深信祂仍爱我们,必以慈爱待我们,“涂抹我们的过犯”,为我们重造一颗清洁的心。

使徒保罗评论大卫的经历和见解时,指出“大卫称那在行为以外,蒙神算为义的人是有福的。他说:“得赦免其过.遮盖其罪的,这人是有福的。主不算为有罪的,这人是有福的。”(罗四6-8:所引经文是诗三十二1-2)在我们接受不配得的赦免时,神的怜悯与罪人的盼望就紧密相连了。

妨碍我们得宽恕的并不是我们的罪。既然公义的神是有罪必讨的,神如何在公义与诚信没有妥协的情况下,为赦罪提供理据呢?

有一则故事说法官的女儿犯法,被带到法庭。法官是公正的法官,又是慈爱的父亲,处于两难之间:放过女儿,就是枉法;将女儿治罪,就有损父爱。

结果如何?首先,他宣判女儿罪名成立,需要罚款。然后,他脱下外袍,从座上下来,亲缴罚款。

福音叫我们在脱下外袍的基督脸上看见了神作为审判者的荣耀(林后四4、6)。审判全地的主基督,首先来作世人的救主,就是藉着祂的死,让神在无损公义的情况下可以拯救罪人。

福音的核心

全本圣经的主旨和高潮,离不开第一世纪最初数十年间在巴勒斯坦生活与工作的拿撒勒人耶稣。原因是耶稣信息的重心,就是宣告众民期待已久的神国,已经藉祂的工作建立起来了。这就意味着耶稣正是以色列人的“弥赛亚”,是“受膏”作最终之王与拯救者。(太十六13-20)。@5

神国来临的意思就是恶人得报应、善人得伸冤,神在地上公义的统治得奠定。耶稣呼召人悔改相信福音,就等于神已经在祂百姓当中掌权了(可一14-15)。@6然而,事情的发展颇为出人意表。耶稣也宣告说祂不是来建立一个叫以色列民族得解放的政治国度。祂要来作以赛亚预言的受苦仆人,要为百姓的罪而死(赛五十二13至五十三12)。@7用耶稣自己的话说,“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可十45)

耶稣要等到祂再来的时候才审判世界,全面建立祂的国度(参可八34-38,十四62:太十六27,二十四30-31,二十五31-46,二十六62-64)。神的国度已经来到,但此刻仍未完全彰显。弥赛亚受苦牺牲是立国的基础。祂必须先在罗马人的十字架上受死,才可以通往荣耀里去(可十32-34:路九51)。

纵然耶稣于“犹太人为绊脚石、在外邦人为愚拙”(林前一23),以色列人期待弥赛亚向恶人施行神的审判,还是落在耶稣身上(太三1-12:路三1-18)。纵使批评以色列领袖品格和权威的耶稣清白无辜(可三6),@8竟被同胞弃绝,又被讲求政治便利的罗马人钉上十字架。犹太人按着申命记二十一章23节,终于将耶稣的死理解为神的咒诅,说祂冒充弥赛亚迷惑百姓,使他们走错路。倘若耶稣的一生真是在十字架上结束,这就是唯一的结论:耶稣冒充弥赛亚,狂妄自大地亵渎神,作假见证,因而被神咒诅治死。

然而,耶稣的死不是因为胜利冲昏了头脑,不是因为群众飘忽的热诚叫祂失控,使祂误解神的旨意,低估了当时的政治气候。耶稣一生的事迹都是照着神在圣经中明言的定旨而行(路二十四13-48:罗一2-4)。耶稣不仅是以色列的弥赛亚,也是神先存的圣子(可一1,二1-12,四35-41),@9这是愈来愈清晰的。

为了证实耶稣自称以色列的君王是对的,确认祂是神的儿子,是从神而来的救世主,神使耶稣从死里复活,叫祂在荣耀里坐在祂的右边。这是神给耶稣终极的确证。耶稣有一天必定回来拯救百姓,审判活人死人(徒二22-36:帖前一10)。故此,彼得在五旬节奉耶稣基督之名,叫人得着赦免之前,他宣告说:“以色列全家当确实的知道,你们钉在十字架上的这位耶稣,神已经立祂为主为基督了。”(徒二36)

耶稣的复活清楚显示,祂十字架上的死并非因自己的罪而受神的咒诅,乃是为着百姓的罪而死,不分犹太人或外邦人(约壹二2,四10)。保罗在哥林多前书十五章3至5节为我们引述了最早的福音定式,共有五句:

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

而且埋葬了;

又照圣经所说第三日从死里复活了,

并且显给彼得看,

然后显给十二使徒看。

伟大的替代

狄更斯的《双城记》里,查理斯达尼被判死刑,要上断头台。“他独坐囚室内。自从离开了法庭,他不再存丝毫幻想。判决书的一字一句叫他听见自己已被定罪。他完全明白没有任何人可以运用影响力救他。”

正当达尼静静坐着,惦念妻儿之际,门外的石路上忽然传来脚步声。“钥匙插进匙孔,锁头轻动—–门一开即关,站在面前的人脸容镇定、果敢,带着一丝微笑,手指贴唇示意他不要作声。悉尼卡顿来了。”他来代替达尼。卡顿愿意上断头台,好让达尼能够与妻儿团聚。

两人易位之后,囚犯即将押上刑场,女缝工走到卡顿身旁悄声问:“你真的要代他受死?”他答:“还为着他的妻儿而死。”

卡顿的死令到不只一个人可以活。他的牺牲诚然伟大,却完全不足与基督为我们所作的相比。卡顿为了一个好人和他一家英勇牺牲;基督却发怜悯,为着仍然叛逆神的人类而死。正如保罗所说:“因我们还软弱的时候,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为罪人死。为义人死是少有的,为仁人死(如达尼)或者有敢作的。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五6-8)

耶稣的死乃是代我们向神献祭代赎,即是承受了我们罪有应得的刑罚。因为耶稣既是无罪的人,又是神的圣子,就能够为全人类的罪受尽刑罚。“因基督也曾一次为罪受苦,就是义的代替不义的,为要引我们到神的面前。”(彼前三18)

基督代罪牺牲,我们得以在基督里成为新造的人,与神和好(林后五17-21),因为“神在基督里使世人与自己和好,不将他们的罪归在他们身上”(19节)。“因我们还软弱的时候,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为罪人死—–我们作仇敌的时候,且借着神儿子的死,得与神和好。”(罗五6、10;参西一20、22)

犯了罪必须献祭赎罪。神在旧约的献祭所象征的,在基督身上完全应验了(参林前六11,十一23-26,十五3-5:罗三25-26:利四13-24,十17)。在基督里,“藉着祂的血我们得蒙救赎,过犯得以赦免”(弗一17)。耶稣作为我们的大祭司,不仅在神面前负责献祭,祂自己也成为祭牲(来九26-28)。祂代替我们,为我们所犯的罪受尽了刑罚。基于这真理,我们的宣言说:“我们否认以下的赎罪观,视之为有违福音教训,因为它拒绝承认耶稣是为了相信祂的人站在顶替的地位上,承当了神公义的审判,成就了赎罪大功。”

进一步说,我们既然是罪人,就受罪的权势和撒但的捆绑,这个穷凶极恶的“主子”奴役我们,使我们与真正的主人——神——隔绝了(弗二1-3:罗六)。因此,新约也将耶稣的死理解为付出赎价的行动,好叫我们可以脱离罪的奴役(可八36-37,十45,十四24:背景经文是赛五十三4-8,10-12)。为了拯救我们脱离罪的后果与操控,神以祂独生子的生命与死亡将我们买赎回来(徒二十28:加三13-14,四4-5;林前一30)。基督之死不但替我们尝尽了刑罚,也把我们从被罪辖制的生命中释放出来(彼前二24,所引的是赛五十三5)。

福音的能力

基于这些原因,使徒保罗在罗马书一章16节宣告福音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将自己托付基督的人,福音的大能在于神在基督里施行了拯救,叫人得脱刑责以及罪的权势。在罗马书一章17节,保罗指出福音是神的能力,正因为福音宣告了神拯救罪人乃是彰显祂的公义。

神绝对不能采取有违公义的行动。但祂藉着基督的死和复活,在地上建立了祂的统治权,神就可以赦免罪人,迎接他们进入祂的国度而无损祂的公义。因此,福音是神施怜悯,赐下祂的公义,也是神向罪恶倾出震怒的渠道。

现在我们所知道的原是大卫、旧约先知,甚至是天使引颈以待,亟欲知晓的事。“但如今神的义—–已经显明出来,有律法和先知为证。”(罗三21)必柏(John Piper)说:“神凭着祂的智慧,设定在公义上妥协而又能够让祂显出祂的爱,救我们脱离祂的震怒的方法。”@10罗马书三章21至26节这段重要的经文勾勒了这公义的要点。保罗说,神的义一方面是耶稣的死为我们带来赎罪之恩,一方面是耶稣的死能战胜我们的罪。因此,宣言说:“我们宣认基督使我们称义之义完全属祂所有,完全与我们无干,乃是祂凭自己完全顺服而达成的。这义藉着神依法宣告而归与我们,算在我们身上,这是我们称义的唯一理据。”与此同时,我们也申明:“圣父差遣圣子来释放我们脱离罪与撒但的辖制—–耶稣在十字架上代替我们受尽了刑罚—–圣经将这桩伟大的顶替描述为达成买赎、和好、救赎、挽回,并征服邪恶的权势。”(太二十28:林后五18-21:罗三23-25:约十二31:西二15)

在罗马书三章25节使徒保罗告诉我们:耶稣为了罪人,为了赎罪牺牲而死,使祂成为神的百姓新的“施恩座”。施恩座原是安在约柜上的包金座位,是以色列圣殿内赎罪的地方。在旧约历史中,神在“至圣所”与以色列百姓相近(罗三25:出二十五17-22,三十一7:利十六2-15:民七89)。作为新的施恩座,耶稣既是赎罪之所,又是彰显神公义的一位。

新旧施恩座有一个重要的分别。出埃及以后带来的是会幕、摩西面帕、圣殿。由于以色列人心硬、反叛成性、神的荣耀必须与他们隔离,以致神能够继续住在硬心的百姓当中而没有将他们消灭(出三十二9-10)。但“第二次出埃及”是基督所成就的。祂替人赎罪而死,叫人在神面前成为清洁的,神就可以与我们同在,祂的圣灵可以住在我们里面而没有消灭我们。“作为施恩座,耶稣藉着祂的灵住在我们里面,彰显神的荣耀。我们因信基督已经成为神的殿。宣言的序言总结说:“所有得着称义的人都经历了与父神复和、罪过得赎清的恩典,已经从黑暗的国度转入光明的国度、在基督里成为新造的人,体会到圣灵的团契了。他们得以亲近天父,因而得着平安与喜乐。”

福音也是神为自己辩白的话。在旧约的献祭象征制度下,神似乎未曾处理那些只凭信靠祂而蒙赦免者的罪(罗三25)。现在,在十字架的清影下,清清楚楚地显示了神能够称罪人如亚伯拉罕、大卫等为义(参罗四1-8),而又无损祂的诚信,原因就在耶稣身上。神赦免古时的百姓,乃是前瞻基督的十架,作为维护神的公义,又叫罪人可得赦免的基础和启示。耶稣的死断然地展示了神在今时显明祂的义,使人知道祂为义,也称信耶稣的人为义(罗三26)。

先知和天使引颈以待的不止于此。“称义”的用词显示神基于基督之死而“称罪人为义”,所指的乃是在神亲自主审的天上法庭里,神宣告我们为义。这样看来,我们被称为义乃是法律上获判无罪的行动,我们被算为义,不再受原来应该归与我们的咒诅(腓三9,罗三22,五16-17,八33)。

当然,我们实在是有罪的人。再次申明,我们在神面前之所以被视为无罪,皆因基督与我们之间的伟大替易。神在基督里把我们“当作”完全公义,完全清白。这是人信靠的一刻立时发生的事。无罪的基督为我们背负罪过而死,我们就可以卸下罪疚,换上祂完美无瑕的义。从我们信靠基督为救主为主宰那一刻起,我们即获判“无罪”,被视为“义”,“清白”,纵使我们确是该死的。用神学的术语来说,“我们是单凭信心、单靠基督称义的”。

我们必须经常宣认,如宣言所说:“圣经中单凭信心、单靠基督称义的教义是福音的基础”(罗三28,四5:加二16)。当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神宣告我们为无罪,赦免我们一切的罪,收纳我们作祂的儿女,全是恩典、单凭信心、单靠基督(罗五6-8)。

照着宣言所说的,“我们的罪如何归到基督身上,基督的义也如何归到我们身上。将基督的义归算给我们,就是称义的意思。我们在这桩转替行动中唯一的参与,只是承认自己的无助。我们对赐信心的神所发的信心,即是对圣父、圣子、圣灵的信心,本身也是神恩典的果效。信心使我们因着与耶稣结连而得救。信心同时包括了自承一无所夸;信心不宣自明的绝对不是人的功德。”故此,我们否认我们在世任何时候的任何作为,可以在基督的功劳上加添什么,或者积存任何对我们被称为义有所贡献的功德。”(加二16;弗二8-9,多三5)

我们的“问题”

有一个人掉下了悬崖,他拼命抓紧一根小树枝,深盼不会粉身碎骨。在惊恐之馀,他大喊:“上面有人可以帮我吗?”出乎意料地,天上有声音说:“我会帮你。你别抓住那棵小树,放手吧,我会接住你。”他想了一下,扯高嗓子“上面还有别的人可以帮我吗?”陷于绝境中的人,按着本性仍然抓紧自己的“安全感”,抓住自己的“小树”。

福音清楚说明我们除了信靠基督,别无救法。我们好像悬崖上的人,要首先放手,不再尝试自救。对于曾经拼命为神效劳,企图博取祂欢心的人,这消息实在太好了。对于颇为自负,认为路由“自己行”,命运由“自己定”、成就是“自己功劳”的人,这消息坏透了。神的福音对于人类罪性的想法是个坏消息:人常以为自己的问题只因未发挥潜能,毕竟要面对神的时候,我们迅速拿别人作比较。我们自欺欺人,虽然知道自己并未达到理想,但总不比别人差劲。再加上种族优越感和一点自负,只有死路一条。

圣经清楚说明只有耶稣基督的生、死和复活可以作为神赦免我们、与我们和好,而仍然无损公义的根据。耶稣是全人类唯一的救法。我们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自救。我们与大卫一样,我们认罪的时候,唯一可以带到神面前的就是我们的罪。我们所求的是赦免,不是奖赏(罗四4-5)。

我们到神面前,除了自己的罪以外,一无所有。我们的信心在于依靠神为我们行事,而不是意图向神展示我们多么的诚恳。我们的信心能够荣耀神。信心就是我们完全相信神既愿意也能够实现祂的诺言,即使这诺言说神可以叫不育的妇人生子、叫灵性已死的心活过来,甚至有一天,叫已死的身体复活起来(罗四17、21、23-25)。如此的信心能胜过罪恶,使我们在神面前成为义,因为这样的信心显出对神的尊重,认为祂可信可靠,言出必行,宁愿得享祂的同在,也不求世上的成果。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因着神为我们已经作成的事而信靠祂的时候,我们的信就被视为我们的义(罗四5、22-23)

我们主动倚靠神,绝对不可被曲解为一份“功劳”,以为可以藉此博取神赐福或是可以推动祂的手。信心不是讨价还价的筹码,只是因着神已经在基督里应许的而倚靠祂。论到人神关系的恢复,我们必须抗拒自然的想法,以为神呼召我们与祂合作去完成救恩的计划,要我们努力去配合祂的工作,神走一半,我们走一半;或是向神表示我们是如何诚恳地努力改造自己。

我们不是藉着信靠神,以致基督可以为我们死和复活。我们信靠神,是因为基督已经死而复活了(罗四24-25)。当我们单单信靠神,承认唯独祂已经在基督里为我们成就大事,得荣耀的就只有神。

保罗再三强调我们的救恩,连信心在内,全是恩典,原因就是这样。救恩不是神欠我们的,不是我们靠自己的行为去赚回来的,免得我们以为可以在神面前夸口(罗四2-4;弗二8-9)。保罗在这里否定“行为”,意思是叫我们千万不要以为神救我们,是因为我们的态度、我们的所作所为、我们的出身,或是其他我们自以为配得神爱的条件。

神绝不与受造之物分享祂的荣耀。甚至我们在基督里成为新人之后的“善”,都是神“预备叫我们行的”,且是藉基督之死才得以实现的(弗二10:林后五17-21)。“一人既替众人死,众人就都死了:并且祂替众人死,是叫那些活着的人。不再为自己活,乃为替他们死而复活的主活。”(林后五14-15)所以,救恩只赐给那些“不靠作工,只信称罪人为义的神”的人。只有那些承认自己无力赚取,也不配获取救恩的人,才有那荣耀神的信心,因而被“算为义”(罗四5)。故此,亚伯拉罕就成为一切没有意图赚取神的赐福,只是单单信靠神的人之父,因为他未曾行割礼已经信靠神(罗四9-17:加二16-17,三8、11)。

神的应许

福音伟大之处在于神在基督的死和复活里,赦免了我们自恃自是的生活,又救我们脱离这种生活的恶果。神在基督里替我们成就了我们自己做不到的事:祂救赎我们脱离罪恶,又救我们脱离为自己而活的生命,因而救我们免受判罪。

我们的回应是相信祂必然完成祂的应许。我们一旦信靠耶稣的死和复活,马上就得着神过去、现在、将来的一切应许。诚如宣言所说:“救恩最圆满的意义就是叫人从既往的罪咎中得着释放,从今日的罪权下得拯救,并且在将来,永远不再面对罪的踪影。”在这三方面,我们都是单凭因信称义而得,我们相信“祂既不爱惜自己的儿子为我们舍了,岂不也把万物与祂一同白白赐给我们么?”(罗八32)

就这样,我们凭信心活在神的应许里,相信在审判的日子,没有任何指控者可以定我们的罪。神始终是那一位预定、呼召、称义和叫人得荣耀者,基督则是我们的代求者(罗八31、33-34)。今天,我们必须将盼望放在这事实上:无论是地上的环境,或是天上的权势——包括死亡,都不能叫我们与神在基督里的爱隔绝(罗八35-39)。

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

1950年韩战爆发,金俊坤正在神学院念书。为了逃避军队,金俊坤举家跑到西南部的岛上去,他的爸爸在岛上有房子,可惜他逃不了。军人开始抢夺财物,杀害抵抗者。岛上二万人死了二千。

有一晚,金俊坤一家与其他60人被带走。他的妻子、老爹遇害,他自己遭毒打后,被丢在一旁,人以为他死了。其后他又多次被殴打;但终于逃回家中,把在那混乱、血腥之夜留下的三岁女儿带走。但他的煎熬仍未停止。有一次,一名士兵举刀要割他的喉咙,幸而有一个女兵喝止了他,怕他弄污她家。又有一次,有人把他放在麻包里准备从悬崖丢下海中,在千钧一发的时候,士兵忽然奉令速速撤走,他才逃过一死。

“在受逼迫期间,我对神不满,”金俊坤回忆说:“然而我想起我的救主——神听见了我的哀哭。我仰望钉十架的救主,重新恢复与主相交。”平安、喜乐把他对军队的恐惧和仇恨赶走了。他为着杀害妻子与父亲的人祷告。“当天,就在人生的悲痛里,我学会了承认恐惧的罪。我经历了神的洁净和赦免。”

他恢复体力之后,带着女儿叩敌人的家门。他的胆色把那人吓了一跳。一怔之下,请了他进门。“我对他说,惟有基督能够拯救罪人,他最后为自己的罪失声痛哭。”金俊坤回忆说:“我们一起祷告。这人后来忠心地在军人当中为主作见证。”这次经历坚定了金俊坤传福音的呼召。联合国收复那岛屿的时候,他挺身为杀害家人的军人求情,希望留存。他们的性命。

金俊坤完成了在美国的进修,回到韩国,创立了学园传道会首个美国以外的分会。今天,因着金俊坤的事奉而得救或复兴的基督徒,遍布世界各地。

摘录自”Dr.Joon Gon Kim:Heart and Seoul”,in More Than Conquerors,ed.John D.Woodbridge(Chicago:Moody Press,1992),pp.186-90

注解

1.能够就这部分福音信仰宣言作阐述深感不配,况且文中所述可谓毫无新意。文中每句话都可以加上我老师和朋友的名字。还有,文中的例子为胡列治(John Woodbridge)和古哈锡(Jack Kuhatschek)所加。Sola fide;sola gloria。

2.见诗八十一8-10:赛四十三11,四十六9-19,四十八11;罗十一33-36。

3.参申二十七15-26:赛五13-17:罗二5-24,六23:启二十11-15。

4.见诗三十一1-5,七十九9,一四三11:耶十四7-21:但九16-18:约壹一9。

5.见太二十三10,二十六63-64:路二十三2:约二十31。

6.参太四12-17:路四14-21、43:赛五十二7,六十一1。

7.参可八27,33:太二十28,二十六47-56:约十八33-37。

8.参可十二13,十五16-20,25-32:太二十六1-5,二十七15-26:约八31-47。

9.参太二十八19:约一1-18,五18,八58,十22-42,十七5,二十28:罗九5:西一15-20:多二13:来一8-9:彼后一1。

10.John Piper,Desiring God:Meditations of a Christian Hedonist(Sisters,OR:Multnomah Books,1996),p.59.

11.有关此点,请将出三十三3、5,三十四29-35:林前三16:林后三7-11、18,六16:弗二11-22:来七18-19:雅四8-10作一比较。

讨论题目

1、耶稣怎样同时是审判者又是拯救者?换言之,福音如何同时是神显公义和慈爱的渠道呢?

2、请解释为什么“与世俗为友即是与神为敌”?

3、为何漠视神与背叛神同样有害?

4、倚靠自己去改进自己有什么危险?

5、试描述自己命悬一线的时刻?

6、神对过去、现代、将来有何应许?

这福音还宣告说,耶稣身体复活、升天登上宝座,实在证明了祂只一次为我们所作的献祭是有效的,也确证了祂今日仍然亲自照顾我们,也确保祂要再来叫我们荣耀改变(林前十五;来一1-4二1-18,四14-16,七1至十25)。照福音所言,信心的生活就是信徒与复活主联合,常常与主相交,以悔改的心仰望祂,以盼望得着圣灵赐下能力,好叫人自此以后不再犯罪,得以真诚地事奉主。

我们宣认基督身体从死复活是圣经福音的基础(林前十五14)。

我们否认一切不承认基督身体复活之历史真实性的所谓福音是有效的。

——耶稣基督福音的礼赞(福音信仰宣言第10项)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