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认识神-恩慈和严厉

第十六章、恩慈和严厉

第一节、你们当归耶和华,将心里的污秽除掉;恐怕我的忿怒,因你们的恶行发作,如火着起,甚至无人能以熄灭!”

(耶4:4)

保罗在罗马书十一章22节说:“可见神的恩慈,和严厉。”这里关键性的字眼是“和”字。使徒保罗是在解释神计划中犹太人和外邦人的关系。他刚提醒外邦的读者说,神因当时绝大部份犹太人的不信而丢弃了他们,但同时却使很多像读者一般的外邦人因信而得救。现在保罗请他们注意神在这件事上显明的两种性情。“可见神的恩慈,和严厉,向那跌倒的人,是严厉的,向你是有恩慈的。”在罗马的基督徒,不应只注重神的恩慈,或只注重他的严厉,却要两者并重。两者都是神的属性——即他启示的性情。在神的恩典中,两者并行不悖。如要真正认识神,两者必须同时认识。

自保罗写下这话以来,可能没有别的时代,比今天更需要强调这真理了。现代人对相信神的意义,已到了糊里糊涂、杂乱无章得难以形容的地步。人说相信神,却不知道相信的是谁,或相信他究竟有何不同。基督徒若要帮助七歪八倒的朋友,去获得好像某张旧福音单张所说的“安稳、确实和享受”,恐怕也不知道从何着手:他所听到那些令人惊奇的、纷乱的对神的幻想,必使他目瞪口呆。他会问,人怎么会弄到这一团糟?混淆的根源在哪里?清理这一切的头绪在哪里?对这些问题,有几个答案可彼此补充。其一是:人没有从神自己的话语去认识他,却追求自己宗教的感觉;我们要尝试帮助他们破除产生这种态度的骄傲、对圣经的骄傲(有时是错误的观念),从而把他们的信心,建立在圣经而不在感觉上面。其二是:现代人以为所有宗教皆相同平等,而从异教及基督教吸取有关神的思想;我们要尝试向人显明主耶稣基督的独特性和最后性,他是神给人最后的话。其三是:人已不再认识到自己罪性的实在,这罪性在他们一切思想行为中,渗进了对神某种程度的悖谬和敌对;我们要尝试引人认识这关乎他们的事实,使他们不信任自己,愿受基督话语的矫正。其四是:和前三项同样基本的,是现代人已惯于把神的恩慈和他的严厉分开;我们要设法使他们摆脱这种习惯,因为这习惯一旦存在,除了错误的信仰之外,就什么好事都不可能发生了。

这里要说的习惯,最先由上一世纪一些才高八斗的德国神学家学到,现在已传染到整个西方的更正教。今天在一般人当中,已拒绝所有神忿怒和审判的思想,以为在圣经很多地方都被歪曲(果真!)了的神的个性,其实是没有严厉的,而是宽大的仁慈;这想法已成为常规而不是例外了。不错,最近有些神学家起而反抗,尝试重新确定神的圣洁的真理,但他们的努力,似乎是漫不经心,他们的话,也给人当耳边风了。现代的更正教徒,不会单单因为有一个卜仁纳(Brunner)或一个尼布尔(Niebuhr)在怀疑这是否全部真相,就放弃“开明”的趋附那把神当作天上圣诞老人的教义。很多人坚信,神(如果有神的话)除了是无限的忍耐和仁慈以外,并无别的;这信念已像丛生的杂草般难以清除。基督教一旦这样往下扎根,就真真正正的枯死了。因为基督教的精髓,是相信借着基督在十架上救赎的工作,罪得赦免。但根据圣诞老人式的神学,罪就不成问题,赎罪也大可不必;神主动的恩惠,对那些漠视他诫命的人,就不会比那些遵守他诫命的人所得的少了。一般人根本不会想到:神对我的态度,会受到我是否照他所说的去做的影响。任何人若尝试叫别人在神面前存敬畏的心,在他的话语中战兢,立刻会被认为老土得无可救药,被冠上“维多利亚时代”、“清教徒”和“次等基督徒”等名号。

然则,圣诞老人式的神学,本身也孕育着使自己败亡的种子,因它对罪恶的事实无法自圆其说。当相信一位“良善的神”的自由主义在本世纪初流行的时候,那所谓“罪恶问题”(从前根本不成问题)突然也跃占基督教护教学的首要地位;这事殊非意外。这是难免的,因为在令人痛心和毁灭性的事情上,例如残暴、婚姻的不忠贞、车祸伤人或肺癌,根本看不到天上的圣诞老人的好意。唯一救援自由派对神这种思想的方法,就是把神和这些事件分开,否定他和这些有任何直接的关系或管制;换言之,否定他对这世界的无所不能和主权。五十年前,自由派神学家已走上这条路;一般人到今天才走。因此,一般人所剩下的神,是一位心地良善的糊涂神,却不能常常保守他的儿女免于困难和伤痛。因此,困难一来,除了一笑置之强忍下去之外,还能怎样?这样一来,相信一位完全恩慈而不严厉的神,就要肯定人宿命论式的、悲观的人生态度;这岂不是可笑的矛盾?

这可算是现代宗教的羊肠小道的其中一条,引人进入(所有这类小径都殊途同归)“怀疑堡”和“大绝望”的仙境。迷途的人怎样回到正路呢?只有借着学习以圣经为根基,把神的恩慈与严厉联合起来。下文就要概略叙述圣经在这方面的教训的精髓。

第二节、耶和华是忌邪施报的神。耶和华施报大有忿怒;向他的敌人施报,向他的仇敌怀怒。(那鸿书1:2)

恩慈意指一些可羡慕的、吸引人的、值得赞赏那东西,在神如此,在人亦然。圣经作者们说神是“恩慈”的时候,他们心目中普遍有着一切会使神的子民称神为“完全”的道德质素,尤其指到他的宽宏,使他们称他为“慈爱”和“恩惠”,谈及他的“大爱”。现申述如下:

神道德的完美这个主题,不断响彻整本圣经;他自己说的话宣示了这完美性,他子民的经历也证实了。当神和摩西站在西乃山上,“宣告耶和华(即是他子民的耶和华神,那在恩典的约中自称‘我是自有永有’的至高救主)的名(即他启示的位格)”的时候,他所说的是:“耶和华,耶和华,是有怜悯,有恩典的神,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为千万人存留慈爱,赦免罪孽、过犯和罪恶,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出三十四6,7)这个神道德的完美的宣言,乃要成就他曾应许的,要显他一切的恩慈在摩西面前(出三十三19)。这里所提到所有特殊的完美,和附带的一切——神的信实和可靠,他不变的公平和智慧,他的温柔、忍耐和对所有悔改寻求他帮助的人完全的宽容,他尊贵的慈仁,向人提供与他在圣洁和慈爱中相交的崇高目标——这一切都构成了神的恩慈;总括来说,成为他所启示一切优点的总和。当大卫说“至于神,他的道是完全的”(撒下二十二31、诗十八30)的时候,意思是说,他和他的子民都一同经历到,神从来不会亏负他所自诩的恩慈。“他的道是完全的,耶和华的话是炼净的;凡投靠他的,他便作他们的盾牌。”这整首诗篇,是大卫回顾一生后,宣告他如何亲身证实了神是信守应许的,且完全足以做人的盾牌和保护者。每一位没有因离经叛道而扬弃神儿女名分的人,也享受到同样的经历。

(顺便一提:如果你从未小心读过这首诗篇,并在每一点上问问自己的见证是否符合大卫的见证,我劝你立刻读一读——然后经常间断的读。你会发现,这样的操练虽会震心撼肺,却大有裨益。)

还有,在整堆神道德的完美性中,“恩慈”这字特别指到其中一点——是神向摩西说“一切的恩慈”的时候特别抽出来的质素。他说自己是“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出三十四6)。这就是宽宏的质素。宽宏意指施与他人,方法是没有贪图金钱的动机,也不受制于接受者应该得到什么,却一直超越他所应得的。宽宏启示一个简单的愿望:希望别人得到所需要使他们快乐的东西。可以说,宽宏是神道德完美性的焦点,这个质素,决定了神其它的优点如何彰显出来。神有“丰盛的慈爱”——自发的恩慈,满溢着宽宏。改革派神学家们用新约的字眼“恩典”(即白白的恩惠),来涵盖神宽宏的每一个行动,因此界别了“创造、维系及祝福一切生命”的“普通恩典”,和在救恩中所显出的“特殊恩典”——“普通”和“特殊”的不同点,在于所有人都从前者得益,却不都被后者触及。用圣经的话说这分别,是:神给一切人有某些好处,却给某些人有一切好处。

诗篇一四五篇说明了神赐下自然界祝福的宽宏。“耶和华善待万民,他的慈悲,覆庇他一切所造的,万代都举目仰望你,你随时给他们食物。你张手,使有生气的都随愿饱足。”(9,15,16节;参徒十四17)诗人的意思是,既然神管理一切在他世界中发生的事,每一顿饭,每一乐趣,每一财物,每一线阳光,每一睡眠,每一刻的健康和安全,所有维系和丰富生命的一切,就都是神的赏赐了。这些馈赠是多么丰裕!小孩子合唱时也唱道:“主所赐的恩惠,样样都要数”;每一位认真开始列举单单是自然界恩典的人,很快就感受到这首诗歌下一句的力量——“必能叫你稀奇感谢而欢呼”。但神在自然界这层面上所施的怜悯,无论多么丰富,都被属灵的救赎那更大的怜悯掩盖得黯然无光。当以色列的诗班宣召人民向神感谢,因“他本为善,他的慈爱永远长存”(诗一〇六1;一〇七1;一一八11;一三六1;参一04等节;代下五13;七13;耶三十三11),他们心目中往往是想到救赎的恩典,例如神拯救以色列人出埃及“大能”的恩典(诗一O六2等节;一三六),当他仆人犯罪时,他愿意宽容和赦免(诗八十六5),及他愿意教导人他的律例(诗一一九68)。保罗在罗马书十一章22节所提的恩慈,是神把“野橄榄”外邦人接在他的橄榄树上的恩慈——则是说,他用约买赎的子民、他救赎的信徒仍合一团契。

诗篇一0七篇是阐释神恩慈的经典之作。在这里,诗人为要加强“要称谢耶和华,因他本为善”的宣召,就从以色列过去被掳的经验,和以色列民个别的需要,概括举出四个例子,说明人如何“在苦难中哀求耶和华,他从他们的祸患中拯救他们”(6,13,19,28节)。第一例是神拯救无依无靠的人脱离仇敌,领他们从不毛之地找到居所。第二例是神拯救那些在黑暗中死荫里的人,这些人是神因他们的叛逆才使他们遭受这处境的。第三例是神医治那些他用来管教蔑视他的“愚妄人”的疾病。第四例是神保护航海的人,平息人以为会翻沉他们船只的风浪。每一情节,都以同一迭句结束:“但愿人因耶和华的慈爱,和他向人所行的奇事,都称颂他。”(8,15,21,31等)整篇诗篇对神改变人生命的恩慈行动,作了辉煌的综览。

第三节、当耶和华发怒的日子,他们的金银不能救他们;他的忿怒如火,必烧灭全地,毁灭这地的一切居民,而且大大毁灭。(西番亚书1:18)

神的严厉又如何?保罗在罗马书十一章22节所用的字,字意是“切断”;意指神对那些拒绝他恩慈的人,断然撤销他的恩慈。它提醒我们,神向摩西宣告他名字的时候亲自宣告的一个事实:虽然他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他却“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即指顽梗、不悔改的罪人(出三十四6等节)。保罗所指严厉的行动,是神弃绝整个以色列民族——从他的橄榄树砍去(以色列人是这树自然的枝子,但是他们却忘了本根)——因为他们不相信耶稣基督的福音。以色列人一向依赖神的恩慈,却漠视神在他儿子身上显出具体的恩慈;神的反应是快速的——他砍掉以色列。保罗趁此机会警告外邦基督徒读者说:如果他们和以色列一样背叛,神也会砍掉他们。“你因为信,所以立得住,你不可自高,反要惧怕,神既不爱惜原来的枝子,也必不爱惜你。”(罗十一20等节)

保罗在此用的原则是:神恩慈的每一个行动背后,都有一个警告:如果该恩慈被蔑视,就有严厉的审判。我们若不让神的恩慈吸引我们,在感恩和回报的爱中靠近神,当神向我们翻脸的时候,就只能自怨自艾了。在罗马书前面几章,保罗向那些自满自足、论断人的人说:神的恩慈“是要领你悔改”(新译本)的——如腓力斯(J.B.PhilliPS)正确地意译说:“是要领你悔改的”(译者注:意同新译本)。“你这论断人的,自己所行却和别人一样”——然而神却容忍你们的过错,你在别人身上看见同样的过错,以为别人配受神的审判,你该十分谦卑、十分感恩。可是,你若挖他人的疮疤,自己却忽略投靠神,那么“你藐视他丰富的恩慈、宽容、忍耐”,藉此“任着你刚硬不悔改的心,为自己积蓄忿怒”(罗二l—5)。同样,保罗告诉罗马基督徒说,神的恩慈在某一条件之下才属于他们——“只要你长久在他的恩慈里,不然,你也要被砍下来”(罗十一22)。在每种情形,都是同一原则。那些不肯藉悔改、相信、投靠和顺服神旨意、回报神恩慈的人,如果神或迟或早撤销他的恩慈,因而从中获益的机会中止了,赏罚纷至沓来,可别觉得稀奇或怨天尤人了。

但神在严厉中却不是没有忍耐的;正好相反。他“不轻易发怒”(尼九17;诗一O三8;一四五8;珥二13;拿四2;出三十四6;民十四18;诗八十六15)。圣经说过很多关于神的忍耐和宽容、展延应有的审判、拖长恩典的日子,赐下更多悔改的机会。彼得提醒我们说,当世界败坏到逼使神审判的时候,“神容忍等候”(彼前三20)——宽容是指着创世记六章3节中的“一百二十年”而言(挪亚建方舟警诫提醒世人120年之久)。保罗在罗马书九章22节又说,神在历史过程中“多多忍耐宽容那可怒预备遭毁灭的器皿”。又再一次,彼得向他那些第一世纪的读者解释说,基督回来审判仍应许尚未成就,是因为神“宽容你们,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彼后三9);同样的解释,今天仍能生效。神的忍耐,给人在审判最后临到之前有“悔改的机会”(启二21),这是圣经故事的奇事之一。新约圣经强调,忍耐是基督徒的美德和责任,真是不足为奇;它实在是神的形像的一部份(加五22;弗四2;西三12)

第四节、他发忿恨,谁能立得住呢?他发烈怒,谁能当得起呢?他的忿怒如火倾倒,磐石因他崩裂。(那鸿书1:6)

从上述的思想路线,我们可学习三个功课:

1、欣赏神的恩慈。数算你所蒙的福。学习不要把自然界的益处、馈赠、享受等当作平常;学习为这一切感谢神。不要用随便的态度,轻忽圣经或耶稣基督的福音。圣经让你看见一位救主受苦而死,好让我们罪人与神和好;加略山是神恩慈的量度;铭记于心吧。用诗人的问题问问自己——“我拿什么报答耶和华向我所赐的一切厚恩?”求主施恩,也用诗人的答案来回答——“我要举起救恩的杯,称扬耶和华的名耶和华阿,我真是你的仆人,我要向耶和华还我的愿。”(诗一一六12等节)

2、欣赏神的忍耐。想想他如何宽容你,现在仍宽容你,虽然你生命中与他不配的事那么多,且你是多么配得他拒绝你。学习赞叹他的忍耐,求他赐恩典,在你和别人的交往中仿效他;不要再试探他的忍耐了。

3、欣赏神的管教。他是你的保护者,而且,归根结底,是你的环境;一切由他而来,你每天的生活已饱尝他的恩慈。这样的经验,带领你悔改相信基督吗?若不,你就在玩弄神,站在他严厉的警告之下。但他现在若在你的床上放下荆棘(套用怀特腓德(Whitefield)语),这只是把你从灵命的死亡中刺醒,使你起来寻求他的怜悯。或者你是一位真基督徒,而他仍在你的床上放荆棘,这只是使你免致堕入自满自足的昏昧中,确保你“长久在他的恩慈里”,使你那需要神的感觉,常把你从自我贬抑和信心中带回来,寻求他的面。神这仁厚的管教,他的严厉在恩慈中临到我们,为使我们免于承担恩慈以外的整个严厉的冲击。这是爱的管教,必须接受。“我儿,你不可轻看主的管教。”(来十二5)“我受苦是与我有益,为要使我学习你的律例。”(诗一一九71)

问题讨论:

1、为什么罗马书十一章22节中的“和”字是关键性的字眼?

2、“现代人已惯于把神的恩慈和他的严厉区分”,这习惯的根源是什么?这习惯对基督教有什么影响?为什么?

3、为什么“圣诞老人式的神学,本身已孕育着使自己败亡的种子”?

4、神的恩慈是由什么属性构成的?

5、神特别向摩西强调的是哪一种属性?

6、“宽宏是神道德完美性的焦点。”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7、“神给一切人有某些好处,却给某些人有一切好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8、神的严厉是什么?“神每一个恩慈的行动背后,都有一个警告:如果该恩慈被蔑视,就有严厉的审判。”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9、作者讨论神的恩慈和严厉之后,归纳三个什么教训?我们可以怎样应用这些教训?

第十六章、恩慈和严厉

保罗在罗马书十一章22节说:“可见神的恩慈和严厉……”,当中的“和”字乃本节的要字。保罗当时正解释犹太人与外邦人在神的计划中的关系。他刚刚才提醒他的外邦读者,当代大部分的犹太人因为不信而遭到神的弃绝;但与此同时,神却领了许多像他的外邦读者那样的异教徒得着得救的信心。此刻,他呼吁他们留意神在这事上所显出的两方面属性:“可见神的恩慈和严厉,向那跌倒的人是严厉的,向你是有恩慈的”。罗马基督徒并非只需思想神的恩慈,或是神的严厉,而是两者都要思想。两者都是神向人显明的属性。在神的恩典中,两者是并行不悖的。我们若要真正认识神,就必须认识他这两种属性。

圣诞老人绝望谷

自保罗写下这节经文至今,也许没有一个时代比今天更需要重申这个真理了。现代人对于何谓相信神,已到了糊里糊涂和混淆不清得难以形容的地步。人说相信神,却不知道所信的是谁,也不知道信了之后会有何分别。

基督徒常感到不知从何入手帮助那些在迷乱中挣扎的朋友,让他们获得福音单张所言的“平安、稳妥和喜乐”,因为各种对神的奇幻“传说”杂乱纷陈,实在令他们感到手足无措。我们会问:人怎么把它弄得一团糟?究竟在哪里出了问题,以致产生这样的混乱?我们该从何入手去理出头绪来?

有几个互补不足的答案可以用来回答这几个问题。

第一个答案:有些人不是藉着神的话去认识神,而是透过某些个人的宗教直觉来建立他们对神的认识。对于这些人,我们要帮助他们去除自恃的心态,或消除他们因这种心态而对经文产生的误解;同时,更要帮助他们以圣经的话,而非自己的感觉,作为信仰的基础。

第二个答案:现代人认为所有宗教皆相同和平等,因此,他们会将基督教及其他宗教的神观集大成;对于这些人,我们要努力向他们证明主耶稣基督的独特性和终极性——他是神赐给人的终极之道。

第三个答案:人不再承认自己有罪,以致他们所想所行都有悖逆神和与神为敌的成分。对于这些人,我们的责任是引导他们认清自己有罪的事实,令他们不再凭借自己,且开放地接受基督的话来纠正他们。

第四个答案:跟前三个答案同样基本的,就是今天的人习惯不把神的恩慈与神的严厉这两个观念并连在一起;我们务必帮助他们去除这种倾向,因这种习惯最终只会导致不信。

上述习惯最早见于十九世纪那些才华出众的德国神学家身上,结果影响遍及现代西方整个复原教。它摒除一切对神的忿怒和审判的观念,并假定圣经很多地方都歪曲了神的属性(真的?!),认为神其实只有宽大的恩慈而没有严厉一面。

诚然,近代某些神学家对此作出了回应,力图重新肯定神的圣洁真理,可惜他们的努力似乎未够彻底,他们的话大都被当作耳边风。当代的复原教不会单单因为卜仁纳(Brunner,Emil)或尼布尔(Niebuhr)质疑这是否整个事实,而准备放弃他们附和“天上圣诞老人”教义的“开明心态”。很多人坚信神(如果有神的话)除了是无限宽容和仁慈之外,便再无别的;要厘清这信念,简直像清理攀藤植物那样困难。但它若一旦往下扎根,真正的基督教就荡然无存了;因基督教的本质是相信人只要藉着基督在十架上的救赎工作,便可罪得赦免。

然而,根据“圣诞老人”的神学,罪对此根本不构成问题,而代赎亦变成无甚必要;神主动施恩给不听从他命令的人,跟听从他的人没有分别。至于神对我们的态度会因我们是否听从他的话而有所改变,一般人连想也没想过。任何人若试图指出人要在神面前存着敬畏的心,战战兢兢地聆听他的话,就会被人看成是无可救药的老套,被称为“维多利亚时期的守旧派”、“清教徒”和“古老基督徒”。

不过,“圣诞老人”这神学本身已蕴含了叫自己灭亡的种子,因它不能处理罪恶这事实。在二十世纪初,当相信一位“善神”的自由主义开始广泛流传之际,所谓“苦罪问题”(从前根本不是问题)便突然跃占基督教护教学的首要关注点;这实非意外之事。它实在是无可避免的,因为在残忍暴虐、配偶不忠、天灾人祸或顽疾缠身等令人痛心疾首和伤心欲绝的事件中,根本不可能看见天上那位圣诞老人的好心善意。唯一可以帮助自由派坚持这神观的方法,就是指出神与这些事情无关,否认他直接牵涉其中或导致它们的出现;换句话说,就是要否定他的无所不能和拥有掌管世界的主权。自由派神学家早在六七十年前已踏上这条路,今天的人仍是亦步亦趋。因此,今天的人只剩下一位善意有余、但力量不足以经常保护他的儿女免于祸患和伤痛的神。当祸患临到时,人除了可以一笑置之和强忍下去之外,便别无他法。讽刺的是,这样相信一位只有恩慈而没有严厉的神,却只会令人产生宿命和悲观的人生态度。

因此,它可算是当代信仰其中一条领人通往“怀疑堡”和“绝望谷”的青葱小径(所有这类小径总是殊途同归)。踏上歧途的人怎样才能走回正道呢?惟有根据圣经,明白神的恩慈和他的严厉是紧扣相连的。本章的目的就是把圣经论述这点的实质教训勾勒出来。

神的恩慈

无论是用在神或人身上,“恩慈”都表示某些令人钦佩、美善、吸引和值得称赞的东西。当圣经作者说神是“恩慈”的时候,他们想到的是一位促使属他的人称他为“完全”,而且特别激发他们称他是有“怜悯”和“恩惠”,并指出他是“慈爱”的神所具备的总体道德属性。让我们在以下稍加阐述。

圣经经常以不同方式论及神的完美道德,有些是神的自我宣告,有些是他的子民从经验引证所得。神与摩西一同站在西奈山上,“宣告耶和华的名”(“名”就是他显明的属性)。耶和华(就是他百姓的神、至高无上的救主、在恩典之约中自称“我是自有永有”的那一位)在他面前宣告说:‘耶和华,耶和华,是有怜悯有恩典的神,不轻易发怒,且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为千万人存留慈爱,赦免罪孽、过犯和罪恶,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 (出三十四5-7)。神这样宣告自己的完美道德,是为了成就他向摩西许下,要显他“一切的恩慈在(他)面前经过”的应许(出三十三19)。这里指出神一切具体的优点,并与它们并行不悖的一切属性——包括神的真实可靠、永无瑕疵的公义及智慧、他的温柔、宽容,并有足够能力帮助所有求告他的人,他的尊贵、恩慈可让人达到在圣洁及爱中与他相交的崇高目标——它们结合起来,便是神的恩慈;从总体而言,就是神自我宣示的优点之总和。

当大卫宣称:“至于神,他的道是完全的”时(撒下二十二31;诗十八30),他是说神的百姓跟他一样,在经验中体会到神的恩慈绝不少于他的自我宣示。“他的道是完全的,耶和华的话是炼净的;凡投靠他的,他便作他们的盾牌。” 这篇诗是大卫回顾一生之后,见证自己如何经历神的信守应许,并有足够力量作他的盾牌和守护者;而且,只要神的儿女不跌倒,以致丢弃神儿子的名分,就能有同样的经历。(在此一提,我们若从没有仔细读过这篇诗,便要立即一读,并在每一点上反省自己的见证与大卫的相差多远——以后且要定期检视。我们将发现这是有益的操练,纵然它可能令我们感到不安。)

不仅如此,在神的完美道德中,“恩慈”是特别指其中一种属性——是神向摩西宣告“他的一切恩慈”时特别指明的:他说自己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出三十四6-7)。这是一种乐善好施的属性。意思是指一种愿意向人付出的特质,不为任何利益,也不局限于对方理应得到的,却是不断地给予超过他所当得的。它表达了一个单纯的愿望,就是把那些令人快乐的东西给予人。换言之,乐善好施是神完美道德的核心;这种本质决定了神的其他一切优点如何彰显出来。

很久以来,说拉丁语的神学家都用“Ultro Bonus”来形容神,意即神有“丰盛的慈爱”——自发流露的恩慈、涌流不息的乐善好施。改革宗的神学家喜用新约中的“恩典”一词(即白白的恩惠),来涵盖神一切乐善好施和恩慈的作为;并借此将“创造、护理和赐福今生”的“普遍恩典”,与救恩范畴内所彰显的“特殊恩典”清楚界分——“普遍”跟“特殊”之间的分别在于所有人都获得前者的好处,却未必得到后者的恩泽。用圣经的说法来表达这分别,就是:神给所有人一些好处,但同时却给某些人一切好处。

诗篇一四五篇称颂神的乐善好施如何厚赐各样福祉:“耶和华善待万民,他的慈悲覆庇他一切所造的……万民都举目仰望你,你随时给他们食物。你张手,使有生气的都随愿饱足。”(9、15-16节;参徒十四17)诗人的重点是要指出,神既掌管了世界所发生的一切,我们享受的每一顿饭、每件乐事、每份财产、每抹阳光、每晚睡眠、每刻健康及平安,以及维持和令生命丰富的一切事物,都是神的恩赐。神的赐予是何等丰盛!有首诗歌提醒我们:“主的恩典,样样都要数”,任何人只要认真数算每天所得的恩惠,就必对诗歌的下一句:“必能叫你惊讶立时乐欢呼!”产生共鸣。然而,神的普遍恩典不管如何丰富,却被神在救赎工作中所显更大的怜悯遮盖了。

当以色列的乐师呼召众民向神感恩,因“他本为善,他的慈爱永远长存”的时候(诗一〇六1,一〇七1,一一八1,一三六1,参一〇〇4-5;代下五13,七3;耶三十三11),他们心中想着的,往往是神的救赎、怜悯,包括他拯救以色列出埃及的“大能作为”(诗一〇六2及其后经文,一三六),在他的仆人陷入罪中的时候,他愿意宽容和赦免(诗八十六5),以及他随时指教百姓走当行的道(诗一一九68)。保罗在罗马书十一章22节指出,神把“野橄榄”的外邦人接到他的橄榄树(即他立约子民的团契、得救信徒的群体)上所显出的怜悯,便是神的恩慈。

诗篇一〇七篇对神的恩慈作了经典的诠释。在这篇诗中,诗人为了加强他的宣召:“你们要称谢耶和华,因他本为善”,便从以色列被掳的历史及个人的急难中,概括四个例子,说明人如何“在苦难中哀求耶和华,他从他们的祸患中搭救他们”(6、13、19、28节)。第一个例子是神拯救无助的人脱离仇敌,带领他们离开荒野,寻获家园。第二个例子是神拯救“在黑暗中、死荫里的人”,他们原本是因为违背他才落入如斯境况。第三个是医治“愚妄人”的疾病,他们因为不听从神,神才藉疾病来管教他们。第四个是神保护航海的旅人,他们原以为自己的船会在狂风巨浪中翻沉,但神却使风浪止息。诗人细述每个危难之后,都用同一句话来结束:“但愿人因耶和华的慈爱,和他向人所行的奇事,都称赞他”(8、15、21、31节)。这篇诗以壮丽的笔触,概述了神如何以他的恩慈扭转人的命运。

神的严厉

那么,神的严厉又如何呢?保罗在罗马书十一章22节用到“严厉”一词时,他的意思是指“切断”,即神决定从那些唾弃他恩慈的人身上收回他的恩慈。它提醒我们回想一个事实:当神昔日向摩西宣告他的名时,他指出自己虽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却“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即不会放过顽梗悖逆、不知悔悟的罪人(出三十四6-7)。保罗在此所言的严厉行动,是指神弃绝整个以色列民(把他们这些原来的枝子从他的橄榄树上砍掉),因他们不信耶稣基督的福音。以色列一直靠赖神的恩慈,但如今却漠视神藉着他儿子具体彰显的恩慈;神的反应很迅速,就是把他们砍掉。保罗借此警告他的外邦基督徒读者,他们若像以色列人那样犯错,神也会把他们砍掉。“你因为信,所以立得住;你不可自高,反要惧怕。神既不爱惜原来的枝子,也不爱惜你。”(罗十一20—21)

保罗在这里所应用的原则是:神每次彰显其恩慈的时候,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严厉的警告,就是人若漠视他的恩慈,便会遭到审判。我们若不容让神的恩慈领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来到他面前,以爱来回应他,那么,当神转脸不看我们的时候,我们就只能怪责自己了。

保罗在罗马书的头几章向那些自满和喜欢论断人的非基督徒说:“神的恩慈是领你悔改”(罗二4)——腓力斯(J.B. Phillips)正确地意译为:“本意是领你悔改”。“你这论断人的,自己所行却和别人一样”,但神仍宽容我们的过错(正是我们在别人身上看见,认为要受审判的过错)。所以,我们应该为此而表现出非常的谦卑和感恩。但若然我们只顾挖人疮疤,自己却不懂得回转投靠神,那么,我们就是“藐视他丰富的恩慈、宽容、忍耐”,并“任着你刚硬不悔改的心,为自己积蓄忿怒”(罗二1-5)。同样地,保罗告诉罗马信徒,只有在某个条件规限之下,他们才在神的恩慈中有份——“只要你长久在他的恩慈里,不然,你也要被砍下来”(罗十一22)。事例各有不同,但原则始终如一。那些得着神的恩慈,却拒绝以悔改、相信、信靠,并顺服神旨意的态度来作出回应的人,当神最终收回他的恩慈,中止他们从中获益的机会,并展开审判的时候,他们不用感到惊讶或抱怨了。

神却并不急于显明他的严厉,相反,他“不轻易发怒”(尼九7;诗一〇三8,一四五8;珥二13;拿四2),又“长久忍耐”(出三十四6;民十四18;诗八十六15)。圣经多次提到神的忍耐、宽容,一再延迟审判,延长恩典的日子,让人有更多机会悔改。彼得提醒我们,在挪亚的日子,地上充满败坏,迫使神作出审判的时候,但“神容忍等待”(彼前三20)——这可能指创世记六章3节所言的“一百二十年”缓刑期。

此外,保罗在罗马书九章22节告诉我们,神在历史的进程中,“多多忍耐宽容那可怒预备遭毁灭的器皿”。同时,彼得亦向第一世纪的读者解释,基督再来审判的应许尚未成就,是因为神“宽容你们,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彼后三9);这解释同样适用于今天。神一直忍耐,让人在审判最终降临之前有“悔改的机会”(启二5),是圣经的其中一个神迹。难怪新约一再强调长久忍耐是基督徒的美德和责任;它其实是神的部分形象(加五22;弗四2;西三12)。

我们的回应

我们可从以上的思路得出三个教训。

  1. 感谢神的恩慈。数算自己所蒙的福;不要把自己所得的好处、赐予和快乐,视为理所当然;要学习凡事感谢神。不要以轻慢的态度来轻忽圣经或耶稣基督的福音。圣经告诉我们,有一位救主为我们受苦、受死,以致我们众罪人得以与神复和;加略山是衡量神恩慈的地方,我们要铭记于心。尝试用诗人的问题来反问自己:“我拿什么报答耶和华向我所赐的一切厚恩?”求主施恩,让我们能像诗人那样回答:“我要举起救恩的杯,称扬耶和华的名……耶和华啊,我真是你的仆人……我要向耶和华还我的愿。”(诗一一六12及其后经文)

2.感谢神的忍耐。细想他过往如何宽容我们;今天,我们的生命还有那么多与他不相称之处,理应遭他弃绝,但他还是继续宽容我们。学习对他的忍耐发出赞叹,且求他施恩使我们学效他,以忍耐待人;同时,不要再测试他对我们的忍耐程度了!

3.感谢神的管教。他是我们的守护者,归根究底,他更是我们的一切;万物都是从他而来,我们每天均可亲尝他的恩慈。这经验是否已足以令我们悔改、相信基督?若否,我们就在轻慢神,我们已站在他严厉审判的阴影下。但他此刻若把荆棘放在我们的床上(引用怀特腓德所言),那只是为了使我们从灵里的昏睡中得以惊醒,起来寻求他的怜悯。又或者我们已是真正的信徒,他却仍把荆棘放在我们的床上,那只是为免我们陷入自满自足的昏睡中,让那种需要神的感觉经常把我们带回自觉不足和信靠神的心那里,确保我们“长久在他的恩慈里”,寻求他的面。神偶尔会在他的恩慈里让我们触及他的严厉,藉这仁慈的管教来防备我们掉入那种失去了神的恩慈,只有他严厉审判我们的严重后果。这乃是爱的管教,我们必须好好受教。“我儿,你不可轻看主的管教。” (来十二5)“我受苦是与我有益,为要使我学习你的律例。”(诗一一九71)

研习篇

目的:学习要将神的慈爱与他的严厉并连起来。

问题讨论:

1.为何罗马书十一章22节的要字是“和”字?

2.人对神的认识为何变得混淆不清?

3.“人习惯不把神的恩慈,与神的严厉这两个观念并联在一起”,这习惯是从何而来的?它对基督教带来什么影响?为什么?

4.为何“‘圣诞老人’这神学本身,已蕴含了叫自己灭亡的种子”?

5.神的恩慈是由哪些属性联合构成的

6.神特别向摩西强调他哪种属性?

7.作者说:“乐善好施乃神完美道德的核心所在”,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8.作者说:“神给所有人一些好处,但同时却给某些人一切好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9.诗篇一四五篇的重点是什么?

10.什么是神赐给我们的最大福祉?

11.诗人在诗篇一O七篇为神施行哪4方面的拯救而颂赞神?

12.什么是神的严厉?作者说:“在神每次彰显其恩慈的时候,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严厉的警告,就是人若漠视他的恩慈,便会遭到审判”,是什么意思

13.圣经自始至终如何强调神的严厉属性?

14.作者探讨过神的恩慈和严厉之后,得出哪3个教训我们该如何应用它们

15.神的恩慈与神的严厉这两者之间,究竟有何关系?

行动建议:

每天用半小时,为着神给我们的恩慈,向神发出感恩与颂赞。

第十六章、恩慈和严厉

一、每小节总结

第一节、神恩慈和严厉两种属性不可分。我们不应只注重神的恩慈或只注重他的严厉,因为两者都是神的属性,是圣经启示的。要正确认识神,两者必须同时认识,不然只会产生错误的信仰,把人带入怀疑和绝望的境地。

第二节、论神的恩慈。作者特别引用上帝向摩西启示出“一切恩慈”中的“宽宏”的质素,通过以色列人历史见证神自发的恩慈、满溢着宽宏。

第三节、论神的严厉。神恩赐的每一个行动背后都有一个警告,如果神的恩赐被人藐视,就会有严厉的审判,因为神的恩慈是让人悔改的,人若不肯借着悔改、相信、投靠、顺服来回报神的恩慈,那神就会以严厉来对待他。

第四节、论基督徒面对神恩慈的回应。我们应当欣赏神的恩慈、忍耐、管教,使我们能够长久在他的恩慈里面。

二、问题回答

1、为什么罗马书十一章22节中的“和”字是关键性的字眼?

因为神要基督徒知道恩慈和严厉是神在历史中对外邦人和犹太人的两种性情,不可分,要真正认识神,两者必须同时认识。

2、“现代人已惯于把神的恩慈和他的严厉区分”,这习惯的根源是什么?这习惯对基督教有什么影响?为什么?

2-1根源:a、不是通过神的话而是根据自己的宗教感觉去认识神。b、是用哲理的方式去认识圣经,忽略主耶稣的独特性和终极性。c、人不认识自己罪性的实在,会某种程度渗进对神的悖逆和敌对。

2-2结果:产生错误的信仰。

2-3:因为他放大神的慈爱,把神看成了圣诞老人,只注重神就是爱,会原谅我,不需要真正悔罪和救赎、不需要敬畏神、不会在神的话中战兢。

3、为什么“圣诞老人式的神学,本身已孕育着使自己败亡的种子”?

a、不能解释罪恶的问题。

b、否定神的能力和主权。

C、最后活在自己的怀疑和绝望中,信仰生命不能成长。

4、神的恩慈是由什么属性构成的?

神的信实和可靠,他不变的公平和智慧,他的温柔、忍耐和对所有悔改寻求他帮助的人完全的宽容,他尊贵的仁慈,向人提供与他在圣洁和慈爱中相交的崇高目标一一这一切构成神的恩慈。

5、神特别向摩西强调的是哪一种属性?

神向摩西特别强调的是“宽宏”的属性。宽宏是指神乐于施于他人方法是没有贪图金钱的动机,也不受制于接受者应该得到什么,却一直超越他们所应得的,神的愿望:希望我们得到所需要使他们快乐的东西。

6、“宽宏是神道德完美性的焦点。”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宽宏是神道德完美性的焦点,这个内在性情决定了神其他优点(忍耐、包容、慈爱、信实、公义等)彰显出来。

7、“神给一切人有某些好处,却给某些人有一切好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神给一切人有某些好处,是指普遍恩典,即神赐下自然界祝福的宽宏。神给某些人一切的好处,是指神还把特殊恩典给这些人,即救赎的恩典。

8、神的严厉是什么?“神每一个恩慈的行动背后,都有一个警告:如果该恩慈被蔑视,就有严厉的审判。”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8-1、神的严厉:神对那些拒绝他恩慈的人,断然撤销他的恩慈,就是切断和弃绝他。

8-2、神的恩慈:是要领我们悔改的,我们若不肯藉着悔改、相信、投靠和顺服神旨意、回报神恩慈,那么我们迟早接受神严厉的审判。

9、作者讨论神的恩慈和严厉之后,归纳三个什么教训?我们可以怎样应用这些教训?

9-1、三个教训:

a、欣赏神的恩慈

b、欣赏神的忍耐

C、欣赏神的管教

9-2、我们应该在平时数算神恩,不要把神恩当作平常、学习感恩。学习赞叹祂的忍耐。知道祂为你生命的益处而管教你,确保我们长久在他的恩慈里面。

您可能还喜欢...

1 条回复

  1. meimentang说道:

    第十六章、恩慈和严厉

    一、每小节总结:

    1、神恩慈和严厉两种属性不可分。我们不应只注重神的恩慈或只注重他的严厉,因为两者都是神的属性,是圣经启示的。要正确认识神,两者必须同时认识,不然只会产生错误的信仰,把人带入怀疑和绝望的境地。

    2、论神的恩慈。作者特别引用上帝向摩西启示出“一切恩慈”中的“宽宏”的质素,通过以色列人历史见证神自发的恩慈、满溢着宽宏。

    3、论神的严厉。神恩赐的每一个行动背后都有一个警告,如果神的恩赐被人藐视,就会有严厉的审判,因为神的恩慈是让人悔改的,人若不肯借着悔改、相信、投靠、顺服来回报神的恩慈,那神就会以严厉来对待他。

    4、论基督徒面对神恩慈的回应。我们应当欣赏神的恩慈、忍耐、管教,使我们能够长久在他的恩慈里面。

    二、问题回答

    1.为什么罗马书十一章22节中的“和”字是关键性的字眼?

    因为神要基督徒知道恩慈和严厉是神在历史中对外邦人和犹太人的两种性情,不可分,要真正认识神,两者必须同时认识。

    2.“现代人已惯于把神的恩慈和他的严厉区分”,这习惯的根源是什么?这习惯对基督教有什么影响?为什么?

    2一1根源:a、不是通过神的话而是根据自己的宗教感觉去认识神。b、是用哲理的方式去认识圣经,忽略主耶稣的独特性和终极性。c、人不认识自己罪性的实在,会某种程度渗进对神的悖逆和敌对。

    2一2结果:产生错误的信仰。

    2一3:因为他放大神的慈爱,把神看成了圣诞老人,只注重神就是爱,会原谅我,不需要真正悔罪和救赎、不需要敬畏神、不会在神的话中战兢。

    3.为什么“圣诞老人式的神学,本身已孕育着使自己败亡的种子”?

    a、不能解释罪恶的问题。

    b、否定神的能力和主权。

    C、最后活在自己的怀疑和绝望中,信仰生命不能成长。

    4.神的恩慈是由什么属性构成的?

    神的信实和可靠,他不变的公平和智慧,他的温柔、忍耐和对所有悔改寻求他帮助的人完全的宽容,他尊贵的仁慈,向人提供与他在圣洁和慈爱中相交的崇高目标一一这一切构成神的恩慈。

    5.神特别向摩西强调的是哪一种属性?

    神向摩西特别强调的是“宽宏”的属性。宽宏是指神乐于施于他人方法是没有贪图金钱的动机,也不受制于接受者应该得到什么,却一直超越他们所应得的,神的愿望:希望我们得到所需要使他们快乐的东西。

    6.“宽宏是神道德完美性的焦点。”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宽宏是神道德完美性的焦点,这个内在性情决定了神其他优点(忍耐、包容、慈爱、信实、公义等)彰显出来。

    7.“神给一切人有某些好处,却给某些人有一切好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神给一切人有某些好处,是指普遍恩典,即神赐下自然界祝福的宽宏。神给某些人一切的好处,是指神还把特殊恩典给这些人,即救赎的恩典。

    8.神的严厉是什么?“神每一个恩慈的行动背后,都有一个警告:如果该恩慈被蔑视,就有严厉的审判。”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8一1、神的严厉:神对那些拒绝他恩慈的人,断然撤销他的恩慈,就是切断和弃绝他。

    8一2、神的恩慈:是要领我们悔改的,我们若不肯藉着悔改、相信、投靠和顺服神旨意、回报神恩慈,那么我们迟早接受神严厉的审判。

    9.作者讨论神的恩慈和严厉之后,归纳三个什么教训?我们可以怎样应用这些教训?

    9一1、三个教训:

    a、欣赏神的恩慈

    b、欣赏神的忍耐

    C、欣赏神的管教
    9一2、我们应该在平时数算神恩,不要把神恩当作平常、学习感恩。学习赞叹祂的忍耐。知道祂为你生命的益处而管教你,确保我们长久在他的恩慈里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