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认识苦难的奥秘
神子民特有的苦难:反对与逼迫
如前面所提,出自管教的苦难,与出自反对与逼迫的苦难,两者并不一定能,或一定要分个一清二楚。但是圣经鼓励我们至少在某些例子中要加以区别,于是我们讨论这种遭逢恶事的苦难,就有一系列互有小异的看法。
在此部分讨论中,我心目中所指的反对与逼迫,是针对神的子民,因为他们的身份、他们的信心与行为而遭致的苦难。由于旧约中圣约之民在西乃山事件之好后成立了国家,所以不是很能分辨出其他国家反对这些圣民的动机,何时属宗教性质,何时又只属政治或经济性质,可能在当时的许多观察家都不容易作此分辨。当亚述人扫荡以色列人,或巴比伦人袭击犹大国,他们都是致力于领土扩张政策。一言以蔽之,帝国主义罢了,并不是什么宗教法庭迫害的古代版本。当然,出于仇恨犹太宗教而发动一些政治军事对抗是有的,或许这就是安提阿哥·以彼芬尼(Antiochus Epiphanes)对犹太人残暴相向的主要原因,而好其政权约在主前二世纪导致马加比族人(MSccabean)起而抗争。即使如此,要作清晰分辨还是不太容易的。
另外,从个人层次方面来说,我们看到许多证据,那些属神的人是怎样承受压迫感,怎样面对逼迫者所加诸的恶事。在诗篇中很显著地记述信徒面对打击时的反应:「我在困苦中,你曾使我宽广。现在求你怜恤我,听我的祷告。」大卫如此祷告(诗四1),接着地转向攻击者说:「你们将我的尊荣变为羞辱,要到几时呢?你们喜爱虚妄,寻找虚假,要到几时呢?你们要知道耶和华已经分别虔诚人归祂自己,我求告耶和华,祂必听我。」(诗四2一3)在别处大卫还有长远的眼光:「试看恶人因奸恶而劬劳,所怀的是毒害,所生的是虚假,他掘了坑,又挖深了,竟掉在自己所挖的陷阱里。他的毒害,必临到他自己的头上,他的强暴必落到他自己的脑袋上。」(诗七14—16;比较太二十六52)。不少诗篇章节都集中描写这位君王如何和那些邪恶、虚假、暴力的人周旋挣扎。
而在新约之下,受苦的神子民此一主题已正本清源。部分是因为他们不再组成一个国家,因此对他们的敌对,不再会被解释为国对国的政治对抗。更重要的是,基督教信仰的目标乃是一位被钉十字架的弥赛亚,且如后所见,祂为祂的跟随者留下典范;更进一步,祂已开创神的国度。此一国度实际上引起了忠诚信仰者受到各种冲击——包括家庭、政府、工作组织、受欢迎的哲学派别等等的各种单位或权威,都无法容忍这种惟独忠诚信仰神的宣告。这正是耶稣这句话所说的含义——祂来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动刀兵(太十34)。
作一名基督徒的意思,和承受来自世界的排斥有很密切的关系。表达这种关系最有名的经节大概是马可福音八章34一38节:「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和福音丧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人就是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凡在这淫乱罪恶的世代,把我和我的道当作可耻的,人子在祂父的荣耀里,同圣天使降临的时候,也要把那人当作可耻的。」虽然我们对这段经文不作极详尽的解说,但是值得停下来注意几件事。
第一,「背起他的十字架」不是指忍受轻微的不悦,例如暴躁的姻亲或伤风流鼻水什么的。钉十字架原为一种最受蔑视、恶行重大的罪犯所受的刑罚。罗马公民若未经罗马皇帝的裁决,是不会受钉十架酷刑的,那种死刑的形式是专为非公民和奴隶而设。一旦被判刑之后,罪犯就要承受罗马鞭刑中最严酷的三级鞭笞(注1),然好十字架重压在罪犯的肩膀与手臂上,一路背到受刑的地点。在受刑处被钉上十架再被竖立起来,因此若有人「背起他的十字架」,就是要前往那痛苦羞辱的受刑地。
采用这句话的比喻用法,并非意图削弱其语意。耶稣意指祂的跟随者必须牺牲私己利益,自己宣告不再追逐俗世的夸耀与诱惑,而是预备受苦,甚至承受最不堪的苦难。即使如此,我们仍不会超过耶稣所受的,因为祂所经历的是真实的,而不是比喻性的背负十字架。
第二,除此之外的另一选择则为丧失灵魂,它能获取「世界」的肯定,却得到耶稣的否定。面对着一边是耶稣和祂的国,另一边是祂来救赎的世界,一个人必须有所抉择。吊诡的是,凡因被「钉十架」而「丧失」生命的人,反会得到生命。他们发现了过去一向所排拒的:他们因受造于神而属神,除非他们放弃自我利益完全归向神,否则无法发现自我,无法得着满足,无法发挥潜能。然而这一切只要是发生在这个既以自我为中心且又叛逆的世界,那么受苦与受压迫便是免不了的。
第三,耶稣以基督徒的见证看待这种对立。如果有人「在这淫乱罪恶的时代」把耶稣和耶稣的道当作可耻的,那么到了末时,耶稣也要将他们当作可耻的,只将如此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罢。」(太七23)因此,真正的基督信仰是不能永远被隐藏的,它将在一个敌对的世界前,为基督和基督的道作见证时显扬出来。
这也是保罗发此警语的原因:[凡立志在基督耶稣里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提后三12)当然,保罗当时心中所指的是第一世纪的罗马帝国,他并没有想到,这现今多多少少承继了基督教世界观的西方民主世界。即使如此,表象还是有可能欺蒙人的。基督信仰的传统已经稀释、变得淡薄、作了妥协,以致基督徒在工商企业、运动娱乐和公共服务等各行各业,都面对着各种微妙的压力。例如一名警官因不愿涉入贪污而使升职机会一再延宕;一个犹太教家庭为改信基督教的儿子举行丧礼;一对父母为他们身为杰出医师的儿子转入传道行业而大哭大闹;还有媒体企图把基督徒描绘成冷漠或狂热的极端形像。如今,作为一名基督徒也应该开始有所牺牲了,或许教会因此会更纯净。
我所知的一所教会,任命一位以前曾担任过宣教士的医生作长老。不久后他发生外遇,与妻子离婚,遗弃子女,并把自己和任何与基督教相关的事务隔离开来。大家想尽各种方法挽回他,无疑地,当中有些是智慧的,有些是不智的。
但是对此乱局所作最适切的评估,出自三年后该教会的一名领袖。他表示,这位医生出身基督教家庭,也做了一些「该做」的事情,但是从未作过什么要他牺牲的决定。一切都太容易了;他在每一事上都有人支持,都有人赞美。即使他的宣教士生涯,亦属于自己的医药专长范围内。于是,当他的婚姻中出现一些麻烦(大多数婚姻难免总会有类似遭遇),正好有吸引人的第三者出现,这时这个医生心中没有什么足可倚靠的道德中心。由于他从未为了基督的缘故作过什么要有所牺牲的决定,如今他也不打算开始这么作。从事后的眼光来看,我们甚至不清楚他的信仰是否真实,因为真实的信仰宣明要在自我兴趣、自我利益上作重大割舍,要向基督及福音立下重大志愿,才能彰显出来。
我绝非主张,只要离婚就表示那人算不得是基督徒,基督徒会犯罪;如果宣称自己不犯罪,不过是自欺罢了,而且也以神为说谎的了(约壹一4及下)。但是在此一例(并非独特之例)中,我们很难在此人生命中找出哪一个部分或哪一项重大事件(为人所知的范围内),足以显示他用什么牺牲来宣告他的忠诚。
这是不正常的。或许它很普遍(令人遗憾地,假信徒太普遍了),但算不得是正常的。正常的乃是要背起他的十字架跟从耶稣。在此堕落的世界中,我们体认到,「凡立志在耶稣基督里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这是无可避免的;既作决定,便欢喜地背负代价,并且练就出钢铁般坚强的生命。对世界有些地方的基督徒而言,显然无须详细解释。想想在衣索匹亚、中国、土耳其、马来西亚、孟加拉等地的基督徒,岂会需要长篇大论的讲解!
耶稣并非没有警告我们,祂不断重复劝告那些准备作门徒的人算计代价(路九57一62,十四25—34)。祂告诉门徒,不但在门徒训练期间预期遭受反对,就是展望往后漫长的事工也是一样(如:太十11—42)。这段动人经文和近代许多基督徒受苦的报告,及佛克斯(FOX)所著的《殉道录》(Book OfMartyrs。),都是值得一再阅读的。原则很清楚:「世人若恨你们,你们知道恨你们以先,已经恨我了。你们若属世界,世界必爱属自己的。只因你们不属世界,乃是我从世界中拣选了你们,所以世界就恨你们。……他们若逼迫了我,也要逼迫你们。若遵守了我的话,也要遵守你们的话……。」(约十五18、20)
那么,使徒们第一次受鞭打,便能了解它的意义,也不令人惊讶了。于是乎,他们「离开公会,心里欢喜,因被算是配为这名受辱。」(徒五41)第一位基督徒殉道者效法他的夫子在受死时呼喊:[主啊,不要将这罪归于他们」(徒七60)。
彼得也把这项功课学得很好。这位原本要在客西马尼拔刀大战一番(约十八10—11)的彼得学到,有一天他自己会殉道荣耀神(约二十一18一10)。他学得那么好,以致可以传授他人。他写道:「亲爱的弟兄啊,有火炼的试验临到你们,不要以为奇怪(似乎是遭遇非常的事),倒要欢喜。因为你们是与基督一同受苦,使你们在祂荣耀显现的时候,也可以欢喜快乐。你们若为基督的名受辱骂,便是有福的。因为神荣耀的灵,常住在你们身上。你们中间却不可有人,因为杀人、偷窃、作恶、好管闲事而受苦。若为作基督徒受苦,却不要羞耻。倒要因这名归荣耀给神。……所以那照神旨意受苦的人,要一心为善,将自己灵魂交与那信实造化之主。」(彼前四12一16、19)而保罗则用更坚定的语气:「因为你们蒙恩,不但得以信服基督,并要为祂受苦。你们的争战,就与你们在我身上从前所看见,现在所听见的一样。」(腓一29—30)在这里,受苦成了特权,是被赏赐的恩典。根据耶稣的话,我们如此受苦,乃是与先知并列的(太五12)。
身为父母或牧师都要思想这一点。有时候我们会想保护孩子或羊群不要接触太多的事情。比如,我们有时想保护他们免受不具基督徒价值观同济的讪笑讥讽。我们安慰自己,毕竟圣经上也常说要与人和睦,要在外邦人中有好名声。但是这种名声是指正直、仁慈、爱心,而且绝不是用沉默的代价换取的。我看着我的孩子,心中期盼他们承受足够的反对以使他们坚强,承受足够的羞辱以使他们懂得抉择,承担足够的困难抉择以使他们了解跟随耶稣所要付上的代价——一种无比值得的代价,然而毕竟还是有代价。一个让人觉得舒适的教会,从不向外传福音,从不鼓励会友站到第一线,这教会永不会强壮,不会感恩,不会筛选基督徒众多职责的优先顺序。
基督徒惟有在受苦中才能学到「得胜有余」的含义。得胜并不表示一种「更高级的基督徒生命」,彷佛是一种基督信仰的优良招牌,可以凯旋高歌地胜过诸如怀疑、失望、失败或沮丧等令人厌烦的琐事。不是的,它乃表示基督徒会受攻击。「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保罗雄辩滔滔地说:「难道是患难么?是困苦么?是逼迫么?是饥饿么?是赤身露体么?是危险么?是刀剑么?如经上所记,我们为你的缘故,终日被杀,人看我们如将宰的羊。然而靠着爱我们的主,在这一切的事上,已经得胜有余了。」(罗八35-37)这还有什么可疑的呢?「神若帮助我们,谁能敌挡我们呢?神既不爱惜自己的儿子为我们众人舍了,岂不也把万物和祂一同白白的赐给我们么?」(罗八31一32)这里的万物不是指我们贪婪艳羡的所有物质,而是指成就我们救赎所必须的一切,能带领我们安全抵达新天新地的高峰;那时所有被呼召的、成义的人都得到荣耀。由于对至高的神所产生的至高信心,保罗深信神不会失信于祂的应许,而作了如下的结语:「因为我深信无论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权的,是有能的,是现在的事,是将来的事,是高处的,是低处的,是别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们与神的爱隔绝。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的。」(罗八38—39)诚哉斯言!
神子民的领袖特有的苦难
在世界上的许多社会中,领导者远在统治的子民之上,他们自己或身边的人也就刻意使自己避开来自下层人民的麻烦。
但是属神的子民却不如此。他们的领袖常是受召受苦最多的人。有什么可疑的呢?我们所事奉的乃是那位被钉十架的弥赛亚啊!
旧约中已建立起此一模式了。的确,神兴起许多领导者,他(她)们有优秀的品格与领导能力,其中有些人神还赐给他们极大的尊荣与财富。但是没有一处我们会看到他们能免于重责大任或敌对状态,或是两者兼具(通常如此)。大多数的先知要面对别人所无法承担的敌对势力,其中不少人还丧失了生命。根据圣经外的传统说法,年老的以赛亚在躲进树洞时被捕,以致全身被锯为二。而我们指耶利米为「哭泣的先知」,也不是空穴来风的。
耶利米并不想成为先知,我们是可以了解的:如果他的经验要成为标准版的话,那么自愿学他的人必定有自虐狂。他的信息不受人相信,他曾受上至连官显贵,下至村夫草民的讥嘲(耶三十七2)。他曾被控干扰和平,被迫穿着疯子与凶暴犯人才穿的紧身衣被鞭打(耶二十)。后来,他出于神的指示,坚持对抗巴比伦既徒劳无益,且相当危险,因此被控以叛国罪银铛入狱。他被关在漆黑的地牢里,后因西底家王的介入,才把他改送到一个不是那么差的囚禁处;耶利米一生中常遭危难。
耶利米虽然历经耶路撒冷城的倾颓破坏后得以存活,但保持正直所获得的却只有痛苦。事实上,神曾一再禁止耶利米为祂的子民祷告(七16,十一14,十四11),也禁止这位先知娶妻生子(耶十六),在那几乎人人结婚的时代。神的命令实在令人极其痛苦。这是因为耶利米要象征即将来到的审判;那时父母子女都将死去。为着同样喻意的缘故,耶利米也被禁止到丧家哀悼,因为多人死亡的时候就要到来,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悲悼或安慰。耶利米也不得参加宴席,因为在审判的时候,所有的欢乐都要静默下来。每当有人问他何以灾难要降到神的约民身上,他必须提出一个毫无妥协,不受欢迎的信息:「耶和华说,因为你们列祖离弃我,随从别神,事奉敬拜,不遵守我的律法。而且你们万恶,比你们列祖更甚;因为各人随从自己顽梗的恶心行事,甚至不听从我。」耶十六11—12)因此在耶利米的受苦生命中,他就是他所传信息的表征。
当然,并不是每一位先知都被呼召过得这么悲惨。但在新约和教会历史上,许多杰出的基督徒领袖生命中,受苦都是相当重大的一部分,值得仔细观察。
我们发现,在基督徒领导力与受苦之间有一神学性的关系。事实上我们至少可辨识出三种关联性。
第一种并非新约独有,而是新旧约皆有。在本章首节所讨论的即显明出来:受苦使信徒得到锻炼,是神的管教。无论是摩西被放逐在旷野四十年,或是保罗劝勉提摩太忍受艰难作耶稣基督的精兵,其假设都是相同的:如果神管教祂所有的子女,那么这些子女的领袖必不能期望少受一些管教,反而需要预期受更多的管教。许多伟大的传道者都承受长期磨难,无疑那是神的恩慈,为要锤炼出美好的品格。比如司布真(C.H.Spurgeon)一生患有各种慢性疾病,而且常要与严重的抑郁症奋战。
第二项关联所基于的事实是,在敌意世界中大力作见证所带来的压力,特别会降在带领教会如此作见证的领袖身上。在独裁专制的政权下,牧师与传福音者最常下监狱或被杀害。哥林多后书十一章23节之后,保罗所列的诸般苦难提醒了我们这一点。根据传统说法,十二位门徒中的十一位(包括替代卖主犹大的那一位门徒马提亚)都为主殉道。真正的基督徒领袖往往身先士卒。
难怪,当哥林多教会信徒自夸他们在主里的成就时,保罗就提醒他们,耶稣的使徒是如何过日子的。
「你们已经饱足了,已经丰富了,不用我们,自己就作主了。我愿意你们果真作王,叫我们也得与你们一同作王。我想神把我们使徒明明列在末后,好像定死罪的囚犯。日为我们成了一台戏,给世人和天使观看。我们为基督的缘故算是愚拙的,你们在基督里倒是聪明的,我们软弱,你们倒强壮。你们有荣耀,我们倒被藐视。直到如今,我们还是又饥、又渴、又赤身露体、又挨打、又没有一定的住处。并且劳苦,亲手作工。被人咒骂,我们就祝福。被人逼迫,我们就忍受。被人毁谤,我们就善劝。直到如今,人还把我们看作世界上的污秽,万物中的渣滓。」(林前四8一13)(注2)
第三项关联性更明显。最成熟的基督徒领袖会愿意多汲取苦难,好让他们的羊群得以因而免受一些痛苦。他们如此行,乃是效法基督,「现在我为你们受苦(保罗是指他自己所受的苦)倒觉欢乐,并且为基督的身体,就是为教会,要在我肉身上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西一24)保罗在别处也写道:「我们四面受敌,却不被困住。心里作难,却不至失望。遭逼迫,却不被丢弃。打倒了,却不至死亡。身上常带着耶稣的死,使耶稣的生,也显明在我们身上。因为我们这活着的人,是常为耶稣被交于死地,使耶稣的生,在我们这必死的身上显明出来。这样看来,死是在我们身上发动,生却在你们身上发动。」(林后四8—12)
现在我们很清楚地看到这些关联性了。领袖愈多受软弱、苦难、困窘、逼迫,就愈明显看出他们的生命力愈像耶稣。这一点对于教会其他人来说,具有莫大的正面属灵效果。领袖之死意即教会之生。
这是为什么最好的基督徒领袖,无法仅就指派可得。那是要被神在受苦的火中打造,在泪水的学校中教导才成,毫无其他捷径可言。
问题讨论
1.神管教祂子女的目的为何?
2.提出你生命中实际受管教之例,或者如果你是还没什么经验的基督徒,可以提出你所观察到的基督徒生命中受管教之例。
3.当大卫面对苦难时,在他对神的哀叹中可显示他怎样的信心?他坦率的表达与恳求,和你的比较起来如何?
4.神有无真正回答哈巴谷的问题?
5.以你自己的话解说罗马书五章1一5节。本段经文如何应用到你的生活中?
6.你是否因身为基督徒而经历了什么敌对?
7.它带给你什么伤害——或益处?
8.「背起你的十字架」跟从耶稣是什么意思?在你实际生活层面,它有什么含义?
9.试述何以在新约中基督徒领袖常常(当然并非总是)比其他基督徒受更多苦?
10.你是否愿意成为一名基督徒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