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回首百年殉道血

(十三)四位常山殉道者

据上述所附雷教士之报告二,<王道明师母及婴儿并良思善姑娘殉难之情形>,记录如下:

「常山县在衢州之西九十里,王教士侨寓于此,以贼匪将至大形扰乱,县官深虑各教士不能安稳,劝令王教士远离,允为保卫护送。王教士不愿远离,惟以迁移妇女于安稳之地为计之妙,遂于是日7月21号,布置一切,买舟令行,告以如彼一见常山有围攻之险,彼自当步行远避妇孩,当于是晚安抵距衢州三十里之地而抛锚焉。时至夜半,遥见火光烛天,显系常山被围,缘是催迫舟子开行,迨至黎明,遂抵衢州。

王妇已知不可进城,乃命舟子为之下驶,但舟子以非付以二百元,不肯开行。斯时也,王妇身中未有此款,因告以一抵杭州,自当如数付给。而舟子无意载之前去,竟令其离船,且将其物件搬置岸上,即离是处而去。如是者久之,有别舟子前来相招,以彼船开往杭州,索取水脚三十元。王妇于此甚为欣喜,即将其物件搬入是船,正在上船之时,而忽有大呼曰,团兵来矣!乃果有是事,彼等立拥入船,索取银钱,且作甚为吓人之状。王妇告以并无银钱可以奉送,而脱取合欢环(即结婚戒指)付之,乃彼等反当面掷之而言曰,吾人所欲取者,非金环也,尔等之性命也!

即刺其右臂,既而又一推,遂令王妇侧身倒地。其方顾视其在左臂之孩,似反忘此逞凶之人,而揽孩就乳,靠己首于孩首。乃其儿恶有过于禽兽者,覩此情景,既逞党于其母,又用刀刺孩,贯及其母之胸。有此一刀,王妇尚少碎剐之痛楚,以彼等将分裂其身首也。良姑娘自知不免,跪祷数语,付命于上帝,即为刺毙。此事又皆是城官绅辖下编队之团兵所为,不但此也,时又有中国六号炮艇在其近处,均有兵弁,竟无一人出而援救此无所保护之妇孩,而禁止此等乱事也。」

据上述所附雷教士之报告三,<王道明牧师及其华仆殉难之情形>,记录如下:

「7月21夜,贼匪入常山城,即肆行劫毁,县官奔避之时,劝令王教士亦当避去。王教士遂于夜半,与一中国传道之人及其一仆,离城取路而往衢州,其舍大路弗由者,深虑于此路上遇贼也。

一路却未遇有意外之事,直至次日下午,行至距衢州之西十五里之附近一村,曰沙山毛家(译音)。为在田耕作之乡人所围时,闻有人大呼曰,洋鬼来矣!俄而人众麕集中有一人,突至王教士前询以何往,迨以前往衢州对。彼等乃大笑而喊曰,城内所有洋人尽行杀毙矣!即有人众立将彼等三人围困,致令彼等三人进退两难,其形状殊属吓人。

王教士时沿交塍之小径而逃,不幸此径乃一不通行之路,祗能引至此田尽头之一塘,不得不折而回。乃未及折回之先,而匪人已至其前,耡棍交下,即将王教士及其仆人,立即殴倒(毙命),传道之人亦受重伤,置之而去,任其待毙。彼幸得甦,遂得亲见上文所述之事,彼在田中度夜,及至天明,匍匐藏身于安稳之地。此等戕杀之事,并非土匪或为盗贼,均本地绅士所辖之团兵也。」

殉道时,王教士40岁,王师母34岁,儿子汉伯德未满半岁,良姑娘43岁。

(十四)两位衢州殉道者

据上述所附雷教士之报告四,<石姑娘与马姑娘殉难之情形>,记录如下:

「石、马二姑娘所居之屋,距汤教士之屋颇远,以其在城之北也,故彼处未有骚扰。迨至近午,团兵始闯入屋,肆行掠毁。两姑娘正思逃避,乃为所遇见,竟有执刀前追者,彼等虽受重伤,尚能逃逸,存身于城隍庙内。

直至23号礼拜一,又为团兵所搜获,迫入街上,即闻市人大呼曰,更有洋人在此!未几人众四路纷集,遂被推曳而至天主教堂之处,均为刺毙,曳置其尸于堂内。两姑娘之屋,本在镇署围墙之旁,镇台苟以营兵五十名,即能驱散团兵。彼竟一言不发,以遏此乱,是可显证其与于斯乱者矣。」

殉道时,石姑娘46岁,马姑娘28岁。

(十五)中国教会历史的记载

据《庚子教会受难记》中所载《内地会在浙江遇难纪畧》:

当六月二十五日(即7月21日),衢州土匪闹事之时,拆毁教堂,戕杀县官,汤牧师等避入道署。土匪寻得之,从道署中拉汤牧师至大门外,杀之。又回入署中,杀汤师母并二小孩,及戴女教士。

石、马二女教士所住之屋,亦于六月二十五日,同时被毁。惟二女教士避匿于邻家,直到二十八日(即7月24日),始为土匪寻获,拉至城隍庙中,并杀之。

常山在衢州西八十里,匪乱更甚,王牧师全家及良女教士,正欲入衢州避难,于六月二十六日(即7月22日),行抵衢州,皆为土匪所杀。

*汤牧师夫妇并小孩小传

汤牧师苏格兰人,自幼信主,在伦敦学习传道。于光绪六年(即1880年)来华,越五年,娶汤师母,即赴浙江衢州传道。其劝人信主有热心,故在衢九年,人之乐从者甚多。十七年,假回英国。迨由英回华起程之时,特易中华服式,以引众人之来观,即趁机会宣讲福音,亦可表明其热心传道矣。

*戴女教士小传

戴女教士美国人,其父母本为天主教徒,自女教士始改正,信从基督教。热心播道,在学道堂卒业之后,即在本国印第安人中播道两年。光绪二十四年(即1898年),受内地会之招,来华传道,在衢州与汤牧师等,同时被害。

*马女教士小传

马女教士亦美国人,自幼即专心事主,初在英属地加拿大播道,后由加拿大内地会,派往中华传道。于光绪二十一年(即1895年)来华,先在扬州学习华语半年,遂赴浙江传道。乱作之前,接到本国家书,知其父患病,盼望女教士回国。女教士写回信云,稍缓即当速回。岂知未及起程,已为土匪所害,时在光绪二十六年六月二十八日也。

*石女教士小传

石女教士英国人,向与汤牧师订交,汤牧师回国之时,石女教士即随之而来华。先在扬州学习官话,后即派往衢州,助汤牧师作播道之工。石女教士所居之室,四围皆为华人住宅,祷告之时,常从窗中向外,窥见邻人,为之祷告,与邻人往来和好。匪乱既作,与马女教士同匿于邻家,卒于六月二十八日,为匪所获,遂被害。

*王牧师夫妇并小孩小传

王牧师英人,诚心事主,捐资播道。其来华在光绪二十年(即1894年),一切费用,皆由自养。在扬州学官话未久,即赴浙江常山县传道,于上年六月二十六日,为土匪所戕,全家殉难。王牧师好善有诚,有知之者,谓其在英国时,常于冬天夜深人静之时,出游街市,见有饿夫在途,即给饭票一纸。其人得票,即可于次晨,持票赴某处,饱餐一顿。贫人感之,而不知为何人所赐也。迨后来华播道,亦常随时阴行其善,不令人见之,此诚合于主之训矣。

*良女教士小传

良女教士亦英人,于光绪十五年(即1889年)来华。在扬州学语半年之后,即赴清江浦传道,后在安徽省传道。二十二年,假回英国。二十四年回华,在浙江传道,遂与王牧师等,同时被害。

(十六)中国历史的记载

在《西行回銮始末记》,于辛丑年二月十二日(即1901年3月31日),驻京各国钦使绩请惩办罪首照会一通又清单二件,其中<查明确犯重罪应行严惩各员清单>之记载:

「金衢严道鲍祖龄,显系仇视各国人民之犯,怂恿匪徒团练,在衢州杀害泰西多命,力能保护而不肯为,且允匪徒在道署门前,将泰西汤姓一家四口,石、马、戴姑娘三口,共七人,先辱后杀,迨后详报抚院,盛称团为义举,应斩监候,如贷其一死,极轻当发往极边,永不释回。

衢州府城守都司周之德,于以上之案从而加功,非止主谋攻击,且复亲统匪党肆行儿恶,应斩立决。浙江巡抚刘树棠,通传杀害各国人民密谕,是以兑惨之事一切皆伊玉成,虽经撤销,然已过迟,乱后仍留浙江四閲月余,将要员撤任之外,所有凶犯毫未拿获,应革职,发往极边,永不释回。前按察使荣铨,通传杀害各国人民密谕,是其专责此肇乱之一端也,现在杭州仇视各国人民之党,伊为首领,其嫉视外人之行,毫无隐讳,应革职,发往极边,永不释回。

前衢州镇俞俊明,六月二十五日道署门前,杀害泰西多命之时,伊与鲍道同在署中,虽属下有官兵五千,事前竟毫未弹压,是其纵匪酿儿之据,应革职,发往极边,永不释回。前衢州府洪思亮,于此案不肯保护,亦未加功,惟是日同在道署,应革职,永不叙用。衢州府绅士郑连生郑永禧罗老四三人,于此案有主谋情事,应皆斥革。」

又据《义和团档案史料》记载,光绪二十七年三月十一日(即1901年4月29日)上谕判决:

「浙江衢州城守营都司周之德,罪斩立决。浙江巡抚刘树堂,革职永不叙用,饬令回籍。布政使荣铨,并金衢严道鲍祖龄,发往极边,充当苦差。衢州镇总兵喻俊明,革职发往极边,永不释回。衢州府知府洪思亮,革职永不叙用。」

清廷继续与联军交涉,《义和团档案史料》记载,光绪二十七年七月初六日(即1901年8月19日)再加发上谕判决:

「浙江金衢严道鲍祖龄,着定为斩监候罪名,贷其一死,发往极边充军,永不释回。浙江衢州城守营都司周之德,着斩立决。浙江衢州镇总兵喻俊明,着革职发往极边,永不释回。浙江布政使荣铨,着革职发往极边。浙江巡抚刘树堂,着革职永不叙用,饬令回籍,仍交地方官管束。浙江衢州府知府洪思亮,着革职永不叙用。浙江举人郑永禧、贡生郑锷、从九衔罗道樊,着一并斥革。」

(十七)衢州教案始末

有关衢州教案之详情,及有分于案中之人物,分别取自中国历史两处主要资料之记载,分述如下:

首先按《清末教案》第三册中所载,光绪二十七年七月二十六日(1901年9月8日)<浙江巡抚任道镕奏报审明衢州毁教各犯并拟办文武官员摺》:

「头品顶戴,浙江巡抚臣任道镕跪奏,为衢州莠民毁教戕官,致毙多命,获犯审明,将文武情重官犯先行定罪决配,并将现犯及其余官绅,分别拟办,一并议结,恭摺驰陈,仰祈圣鉴事。

窃臣于本年六月二十六日到任,以衢州教案攸关紧要,日久尚未议结,随先查核原卷,业经前抚臣恽祖翼及署抚臣余联沅,先后饬属拿解案犯,行司督府讯录切供,陆续开摺,咨由会办商务大臣盛宣怀会咨全权大臣,与在京公使议办在案。当时如何会议,浙省无案可稽,臣当将官犯鲍祖龄先行派员解赴行在,由部定地发配,免生枝节。一面电请全权大臣查明示覆。

七月初十日承准军机大臣电开,奉旨:鲍祖龄着定为斩监候罪名,贷其一死,减发极边充军,永不释回。荣铨着革职,发往极边。周之德着斩立决,刘树棠着革职永不叙用,饬令回籍,交地方官管束。郑永禧、郑锷、罗道梁均着斥革。等因。钦此。

复准兵部咨称,鲍祖龄应发新疆,荣铨应发四川转电前来。臣查官犯鲍祖龄计将行抵苏常,遵即换具咨文发驿沿途探投委员,令其经解新疆配所投收,一面将已革都司周之德先行正法。闻已革藩司荣铨在金陵患病,即电知两江督臣刘坤一就近派员起解,并饬司将戕官杀教各犯研讯确供,分别拟办,暨将在案文武官绅罪名,一并审明定拟,详覆核办去后。兹据署臬司许贞干会同署藩司诚勛连日督审明确,并录供摺,分别拟议会详前来。

臣覆查此案,该莠民等聚众杀害英美教士汤明心等男女十一人,并因西安县吴德潇保护教堂,谓其通匪,因而迁怒,乘乱戕杀,并及官眷幕丁人等至卅四名之多,实属惨忍已极。臣详加查核,悉心酌议,其情罪约分三等。臣查罗楠即罗廷芳、周德崇即周景姚、程老五即程祥浩、周小根、蒋荣六、徐樟狗即小麻子、汪忠魁即汪告化、李长根即吕长根、陈麻子即老三、老范即范来兴、郑荣芝即郑荣继、郑桂生、崔元浩即守灏、邵金荣即蔡家牙几等十四名,均系倡乱祸首,或则戕官,杀害教士人等,或系在场随同下手,逞兑滋事,情罪最重。均属法无可贷,拟请将该犯等十四名恭请王命,一并先行正法。

查罗楠先已在监病故,应仍照例戮尸,与各犯一并枭取首级,解赴犯事地方悬竿示众,以昭炯戒。其余徐攀英、程梦熊、薛文贵、程豫、鲁德彪、汤少伯、周望、徐鸿福、徐钰堂等九名,或临时拦阻发兵,坐视不救,或在道署管带团勇、或充团董,当戕官杀教之时,均不能保护约束,或充兵丁手艺,各自在场附和,或牵卖教堂牛只,或书吏诈欺本官银钱,情殊不法,均请拟发极边,足四千里充军,永不释回。

惟查徐攀英、程梦熊、薛文贵三名,均属官犯,应请从重改发新疆,充当苦差,永不释回。至黄言七即黄德兴、张德标、严高祥、孔裕漧、戚忠宜即戚忠义、郑老五等六名,或仅乘便攫取教堂板片,或事后向儿犯查问分洋,为数无多,讯未随同在场滋事,均拟发回西安县监禁五年,以示惩儆。

又许老三即许金潮一名,应仍监候待质,其余郑锷等十七名虽由英领事照会指拿,先后获案,但历讯多堂,供无在场滋事实迹。内夏狗即叶夏狗一名,先系领事指名严拿,后经英主教函嘱保释。自应将郑锷即郑连生等十六名,一律发回该县,暂行管押,俟访查确实,再行禀办。仍将现在办理情形,剀切出示晓谕,裨众咸知。

除咨呈全权大臣并将各犯供词开摺咨部查核外,所有审明衢州杀教戕官案内现犯及其余官绅,分别拟办一并议结缘由,理合会同闽浙总督臣许应揆,合词恭摺,由驿三百里驰陈,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谨奏。」

其次据《义和团大辞典》所载:

*衢州教案,作者邵雍:

「1900年7月,浙江农民刘家福率终南会起事,连陷江山、常山,衢州(治所在西安)戒严。7月21日,附生罗楠等趁机起事,往攻教堂,杀死保护教堂的西安县(今衢县)知县吴德潇及家人家丁共三十余人。当天英国传教士桑普生(即汤明心)夫妇及两个孩子、女传教士石、美国女传教士马、戴被杀。次日,常山英国新教教会成员瓦尔德(即王明道)夫妇和孩子、梯尔古德(即良姑娘)衢州城外被杀。

城内所有的天主教、耶稣堂被焚,事件发生后英国驻沪代理总领事霍必澜代表英、美出面干涉,英国驻华公使也要求清政府严办有关官绅。清政府派上海道余联沅办理赔恤事宜,将浙江巡抚刘树棠、衢州府知府洪思亮革职永不叙用,将布政使荣铨、金衢严道鲍祖龄发往极边充当苦差,衢州镇总兵喻俊明发往极边永不释回,处斩衢州城守营都司周之德及当事群众10名,并赔修教堂及被杀教士坟墓结案。」

*吴德潇,作者马洪林:

「吴德潇,清末维新派人士,字筱村,又字季清,四川达县人。博览群书,以进士用知县。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在上海与黄遵宪、邹殿书、汪康年、梁启超创办《时务报》,仰慕西方文明,与康有为声息相通,赞成维新运动。

1899年任浙江西安(今衢县)知县时,与传教士交往密切,命儿子在教堂学习外文,令县署兵役练习洋操,引起守旧官绅不满。他办事不徇私情,不阿上司,执理而抗,曾制止豪绅侵吞县署籴榖款项。斥责附生罗楠、周德崇争充保甲绅董鱼肉乡里。1900年7月21日,罗楠勾结都司周之德蒙蔽群众,往拆教堂。他认为『此事未定,洋人必不宜歼』,遂派丁役前往保护。罗楠指责他『佑洋人』,将其缚至道署辕门杀害。其家人与亲兵同时被杀者34人(一说40余人)。」

*刘家福,作者马洪林:

「刘家福,闽浙终南会首领之一,又名刘知标,浙江江山枣壠村人,清朝官方文件称刘加平。少年家境贫寒,拜终南会首领吴洪星为义父,加入终南会,并入江山县署,充当仆役和营勇,以窥视官府动向。因武艺高强,递升至新副(终南会第三级职员),成为闽浙边境终南会首领之一。

1899年江山发生严重粮荒,由于受到义和团运动蓬勃发展的影响,刘家福于1900年7月15日率终南会会友,发动反清武装起义,提出『兴汉灭旗』(旗,指清朝的八旗兵)口号。他们头裹红巾,故被称为『红头』或红巾军。攻占江山、常山两县城后,乘胜包围衢州府城(今衢县)。浙江巡抚刘树棠派大军驰援,刘家福撤围退往浙、赣边境。8月5日,在进攻江西玉山县城时,与前来围攻的清军展开激战。刘家福中炮受伤,后来下落不明。」

*刘树堂,作者马洪林:

「刘树堂,清政府官员,字景韩,云南保山人。…..1898年至1900年任浙江巡抚。—–1899年春,浙江海门爆发应万德、应再庚领导的反对天主教势力的斗争,声势波及黄岩、太平、临海、宁波、余姚等地,刘树棠闻讯即限饬海门镇总兵余宏亮、台州知府赵亮熙督属剿办,镇压了这次反教会斗争。

1900年6月,在义和团运动高潮中,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派代表在上海与各国驻沪领事签订<中西官议订保护长江内地通共章程》,进行『东南互保』活动,在『互保』条款中明额写着『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把浙江包括在内。

当时刘树棠并未参与议款,而是遵照清廷向各国宣战谕旨,派定海镇总兵余朝贵、候补副将雷芸桂率兵四营北上,听候清政府调用,同时筹银12万两,解交清廷。外国领事向刘坤一、张之洞呈送了浙江巡抚刘树棠将奉旨开战的电文。刘、张认为浙若开战,互保垂成之局将瓦解,急速派人往杭州以大局劝说刘树棠,告诫他不要轻举妄动。刘树棠见清廷对东南督抚的『抗旨』并不严责,乃于7月2日加入『东南互保』条约。

7月,刘家福领导终南会起义,攻占江山、常山两县城后,进围衢州府城(今衢县),城内反教会力量乘势拆毁教堂,杀死外国传教士多人,同时杀死西安(今衢州市)县令吴德潇及其家属、兵丁三十余人,发生衢州教案。刘树棠接到衢州告急文书后,立即派大军驰援,迫使刘家福撤围,退往浙赣边境。8月6日,清政府严令刘树棠『迅饬派出各营,实力痛剿,务将江山、常山二县城克日规复。』在浙江、江西清军围攻下,刘家福起义失败。1901年4月,清政府以刘树棠保护教会不力,给予革职,永不叙用处分,饬令回籍。」

(十八)宣教士遗书

汤教士在衢州写下的遗书: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或该想什么,因为这里情势愈来愈不妙。目前城内有数千人来避难,叛军也组成了一团队伍,他们有两名首领,大概已占据了江山(Kiang—san)。可怜那三百士兵奉命来剿平叛军,却没有军火,只是一、两天鸣枪示威而已,那就不用说了。只是为着常山的王弟兄担心,因叛军接近常山约20英里,比我们危险得多了。他要求县长派兵护送他们离开,但县长说要等衢州兵士来到才可。

我们正等候王弟兄和两位姊妹,大约现在就到,但不知他们能否找到船来。因为那些船夫讲妥价钱,到上船后,航行一段路程,就会要求加钱才继续行,不然回到原处。

有人告诉我们,县府各官员及家属均已逃走。我们恐惧得很,因听了各式各样恶劣的报告,但我们靠着主恩典,紧握住我们的神和救主,就能胜过一切危难而无惧。

我们仍未清楚是否有路可行?倘若没有强大护卫兵队的话,我们一定会遇劫的。因此,我们只好安静等候神的拯救,请为我们祷告。

如果可行的话,我会再写信给你们,只是现在已经停止做买卖,邮政不久也许停顿。不少信徒来找我们,要求住进宣教站,因我告诉他们,与我们同住一起,比他们住在自己的家,更为危险,但他们不相信我的话。

照我们所知道的,叛军并非义和团,而是江山终南会起来叛变,但逐渐胜利时,不良之徒便加入了。现在我要停笔了,求父神眷顾我们,或是接我们回天家,愿主旨得成。」

汤明心手书,1900年7月20日于衢州府。」

资料来源

(1)China’s Millions,London Edition,London:China Inland Mission.中国内地会月刊英伦版《亿万华民》。

For all CIM missionaries see1897:45-46,65-69,94,109-111;1898:14,46,73-78,93-96;1899:30,74-79,165-168;1900:26-27,74-80,219-222.

Baptism:衢州(Kiu-chau or Ku-cheo),1897:26,1900:130.Thompson,1899:62;1900:150,155,196,198;

Sherwood,1897:62,125;1900:150,155,196,197;Manchester,1897:53;1900:150,155,196,197;1901:13-14;

Desmond,1899:48,144;1900:150,155,198;1901:14-15;Ward,1898:45;1900:155,196;

Mrs.Ward,Fuller,1897:53;1901:13;

Thirgood,1898:179;1899:30;1900:155,196,198.

(2)China’s Millions,North American Edition,Toronto:China Inland Mission.中国内地会月刊北美版《亿万华民》。

For all CIM missionaries,1894:114-115;1895:53-56,122-124;1896:95-98,141-143;1897:110-112;1898:42,75,80-83;1934:137.

Baptism:衢州(Kiu-chau or Ku-cheo),1896:161,1897:12,1897:167,1898:167.

Baptism:常山(Chang-shan):1897:167.

Thompson,1894:147;1895:26;1896:11,123;1897:139,145;1898:27,97;1901-98,

Sherwood,1895:165;1896:109;1897:55;1900:110;

Manchester,1895:109,112,117,126,130,163;1896:56,81,123;1897:63-64,139,145;1898:27;1900:109-110;

Desmond,1898:165picture,1900:105,109;Ward,1894:147;1897:109;1900:108;

Mrs.Ward,Fuller,1894:163;1895:50;1896:40,51,123;1897:109;1900:109;

Thirgood,1894:8,18.

(3)Broomhall,Marshall.Martyred Missionaries of the China Inland Mission,London:Morgan and Scott,1901.pp.183-197,277,294.

(4)Forsyth,Robert Coventry.The China Martyrs of1900,New York:Fleming H.Revell Co.,1904.pp.90-97,468-473.

(5)Broomhall,A.J..Hudson Taylor and China’s Open Century,Book Six,Assault on the Nine,Great Britain:Hodder and Stoughton,1988.pp.276,301,374,395.

(6)Broomhall,A.J..Hudson Taylor and China’s Open Century,Book Seven,It is not Death to Die,Great Britain:Hodder and Stoughton,1989.pp.392-394.

(7)China Inland Mission.Register of China Inland Mission Missionaries and Associates,1854-1948.《内地会宣教士及伙伴宣教士注册名录》

(8)China Inland Mission:List of Missionaries and Their Stations.Shanghai:The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July,1892;June,1895;June,1900;January,1901.

(9)季理斐(D.MacGillivray)编。《庚子教会受难记》。上海:广学会,1901,全二册。下卷,第194、210—214页。

(10)海外基督使团编辑委员会。《惟独基督—戴德生生平与事工图片纪念集》。香港:海外基督使团(前中国内地会),2005。

(11)沈桐生辑。《光绪政要》。取自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35辑,沈云龙主编,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发行,1966。第1691页,浙江巡抚任道镕奏结衢州教案。(第19卷参考书同)

(12)四川大学图书馆编。《中国野史集成》。四川:巴蜀书社出版,1993年,第四十七册。《西行回銮始末记》,第621-624页。

(13)国家档案局明清档案馆编:《义和团档案史料》。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58年,全二册。第907—908、1066—1067页。

(14)廖一中主编。《义和团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衢州教案,第466页;吴德潇,第204页;刘家福,第154页;刘树堂,第152页。

(15)郑贞来译,陈钰选辑。《交涉要览类篇》。(译自第六册蓝皮书Great Britain,Parliamentary Papers,"Blue Books",China No.6,1901:Further Correspondence respecting the Disturbances in China.)取自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三十辑,沈云龙主编,台湾文海出版社,1966。第280-299页。

(16)中国新史学研究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第九种,《义和团》。上海:神州国光社出版,1951,全四册。第四册,第620—622页。

(17)阿英编。《庚子事变文学集》。上海:中华书局出版,1959。全二册。p.25

(18)花存宏主编。《浙江省地图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9。

(19)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合编。《清末教案》。北京:中华书局,1998,全六册。第三册主编朱金甫,第98—100、187—208页。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