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游子吟——永恒在召唤

第三章 谁是真神?

一、佛教

借着神的普遍启示,不少人都相信冥冥之中有超然的力量存在,左右着世人的生命历程。如果我们相信神的存在,那么,一个逻辑的问题是:谁是真神呢?各宗教所敬拜的神都是真神,还是有真有假?到底有多少位真神?有人认为,各宗教敬拜的神都是真的,众神是兄弟姊妹,所以,条条道路通罗马,任何宗教都能殊途同归,达到天人合一。

但基督教的信仰是:真神只有一位,即耶和华这位独一真神。在〈出埃及记〉,神向以色列人订立十条诫命中的第一条就阐明这一点。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伟大先知摩西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十天,谆谆劝诫即将进入迦南美地的以色列人说:「今日你们要知道,也要记在心上,天上地下惟有耶和华祂是神,除祂以外,再无别神。」(申4:39)主耶稣在传道时也反复强调这一点。有一个法利赛人问耶稣,十条诫命中哪一条是第一要紧的时候,耶稣回答:「第一要紧的,就是说:『以色列啊,你要听,主——我们神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神』」(可12:29-30)。

很多人对基督教这一「惟我独真」、否定其他宗教的神及所信仰的教义相当反感,认为基督教太偏狭,不够包容。我本人在信主以前也有类似看法。然而,耶和华乃独一真神、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是千真万确的。在某种意义上说,作基督徒比信其他宗教更加困难。只有不但承认有神、并且进而相信耶和华是惟一真神的人,才能成为基督徒。

如何知道只有耶和华是真神呢?方法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比较宗教学的研究。比较才有鉴别。为要明白基督教的这一教义,需要将《圣经》中三位一体的真神与其他宗教所敬拜的神作一番比较、研究。有人将孔教、道教、佛教、基督教和回教(伊斯兰教)称为世界五大宗教。孔子虽是敬畏神的人,但他认为自己无力明白天道,故退而求其人道。孔孟之道主要是关于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贯大道,少有关于神的论述。道教虽有太上老君(即李耳,号老子或老聃)为共同教主,有三纲四辅道经,但道教以炼丹和求长生不老为主要目的,而且明朝以后式微。本章将首先简要地介绍佛教和回教,并与基督教相比较。

一、佛教

教主释迦牟尼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于公元前560年左右生于北印度的迦毗罗城(今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西南约二百公里处),其父是该城的城主,相当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小诸侯。释迦(Sakya)为族名,意为「能仁」;牟尼(Mani)意为「贤人」或「寂默」。释迦牟尼即意为「释迦族贤人」。释迦自幼接受婆罗门教(改革前的印度教)教育,十五岁被立为继承人,十七岁结婚,有一妻二妾。据说释迦出生时,有人预言,他将成为一个杰出的统治者;但若见到疾病、老年、死亡和出家人这四件人、事,他就会放弃对尘世的统治而去追求拯救人类之途。释迦的父亲当然希望他继承王位,让释迦在一座与外界隔绝的宫殿中长大。

有一天,当释迦骑马经过王宫边缘的园地时,他看到了一位被疾病折磨的人、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和一位行乞的出家人。那天晚上,那位出家人平安快乐的面容一直浮现在他脑海里。他开始思索人生中是否还有比宫中的奢华生活更有意义的事情。那天深夜,他对沉睡的娇妻和孩子投下最后一瞥,便永远离开了他的王宫,时年二十九岁。

他剃光头,披黄袍,云游四方,成为一个行乞的修行者。此后六年中,他用遁世、刻苦的方法寻求拯救。他虽极其刻苦、几乎饿死,却仍没有获得属灵的光照和内心的平安,追随他的五个子弟也相继离开了他。最后他在一棵菩提树下打坐,发誓要坐在那里不动,直到找到他所寻求的东西。在四十昼夜中,他终于获得了一种称之为「开悟」的经验。这种临到他的内觉,使他认定人类苦难的真正根源是「欲念」。人如果能摆脱一切欲念,即可获取属灵的平安,去涅槃之路于此开通。此后,释迦即被称为「佛陀」(Buddha),即「悟者」、「觉者」。

那次经验之后,释迦吸取婆罗门教的一些教义,创立了佛教,设立了僧侣制度。此后四十五年中,他主要在印度恒河流域一带传道,在最初四、五年中,便有信徒一、两千人。佛陀八十岁高龄去世时,已有成千上万人接受了他的宗教理论。释迦病逝于公元前486年。遗体火化后被分成八份,由八个地区、国家分别建塔纪念。火化后骨头的剩馀物,梵文叫saria(意即「死人的骨头」),中译为「舍利子」。1

佛教的教义十分复杂,但大体可分为原始佛教、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三大类。

原始佛教

原始佛教系指释迦牟尼本人所讲的根本教训,一直持续到他去世后的一百年为止。按龚天民牧师所着《佛教纲要》2,原始佛教主要包含下列几方面。

第一,四圣缔。圣缔即「真理」之意。四圣缔为苦缔、集缔、道缔和灭缔。苦缔说人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忧然烦苦、怨憎会苦、恩爱别离苦和所欲不得苦等八苦。人从生到死,一直在苦海中沉浮。

集缔是因缘论,认为一切事物并无实体,只不过是因缘的组合而已。释迦的「十二因缘」是说明人为什么会有痛苦。他认为一切皆起源于「无明」(Avija),「无明」是一切恶事的根源。如果通过修行,把「无明」除掉,就除掉一切痛苦,不会再生、再死,得以从生死轮回中超脱、释放。但「无明」从何而生?并无清楚答案,在佛教论著《大乘起信论》中较含煳地论道:「以不达一法界故,心不相应,忽然念起,名为无明。」

道缔主要讲人如何才能脱离因缘的束缚而超脱轮回之苦。释迦讲了修行的三十七道品,其中主要是八正道:正见(对佛教有正确的认识)、正思惟(化正见为求道的理想)、正话(不妄言)、正业(不杀、不偷、不奸淫)、正命(过有规律的佛教生活)、正精进(断恶念)、正念(立志修道)和正定(虔修禅定)。通过修行,可产生「六神通」:天眼通(能见生、死轮回)、天耳通(听远近一切声音)、他心通(知他人的心思意念)、宿命通(知过去、未来事)、神足通(自由分身往来于梵天界和世俗之间)和漏尽通(漏尽一切,使心灵解脱)。

四圣缔的最后一缔是灭缔。灭缔说人道修成功后,死了便可进入「涅槃」境界。涅槃(梵文为Nirvana,意为「被吹去」)是佛教徒最后的理想去处,一个没有再生再死的地方。佛祖的死被尊称为「大般涅槃」,一般佛教僧尼、信徒去世则称为「圆寂」、「涅槃」等。

第二,六道轮回说。释迦把婆罗门教的三道轮回扩充,成为六道轮回:人要按其前世的作为,分别在天道、阿修罗道、人间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中轮回。

第三,业力说。业力(Karma,意为「行为」)分身业、口业和意业三种。人及牲畜都要根据其生前业力的善恶好坏,死后轮回,重新投胎。业力说也源于婆罗门教。

第四,五蕴说。「蕴」(Shandhas)是「集合」之意,认为人由物质(色蕴)和精神部分(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组成。

第五,须弥山说。释迦继承婆罗门教的信仰,认为宇宙间有一座须弥山(Semura),有七山和七海围绕,并由风轮、火轮和金轮托住。须弥山住有四大天主,越过须弥山到空中,经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最后到达无色界四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这二十八天,又称「三界」,即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一千个须弥山世界成为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构成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则成为一个「大千世界」。

第六,三法印。这是释迦牟尼制定的鉴定佛教教理的法则。一为「诸行无常」,一切现象都在变迁转化,无常不定。其二是「诸法无我」,「我」指「常一主宰」,万事皆由因缘所生,本无实体,是空的。第三是「涅槃静寂」,不再生、不再死的涅槃境界极其静寂。佛教主张若与其三法印相违,即为假冒之说;相反地,不论是谁讲的教义与此三法印相符,即为真佛说。所以,佛教有「依法不依人」之说。

总的说来,释迦根本教训的本质是无神论的心理学的自律。正像魏司道(Johannes G. Vos)在《基督教与世界宗教》一书中指出的那样:「佛陀并不像许多印度的思想家,对于思辨哲学的问题发生兴趣。他所注重的是今日所谓心理学,他所追求的是以心理学来解救人的困难。他相信人的根本困难不在思想,乃在感情,特别是当人的欲念未受严格控制的时候。他并不相信任何真神,主张祈祷是完全无用的。他声称印度的吠陀经(印度最古老的宗教经典,为赞美书,含诗歌一千多首,写于主前800年──笔者注)以及祭司制度是毫无价值的」。3

小乘佛教

佛祖去世以后,印度佛教教团即发生分裂,后逐渐形成两大主流:小乘佛教(Hinayana)和大乘佛教(Mahayana)。「乘」指交通工具。大乘佛教兴起后,自诩该派能很快到达涅槃彼岸,故称「大乘」,同时把别的派别贬为「小乘」。

小乘佛教形成于公元前四世纪,衰于公元后一世纪。其教义与原始佛教相近。该派认为只有绝对遵循佛陀之道者的少数幸运者才能够达到涅槃之境,强调借严格自律与修养得救。同时该派认为,佛祖只是一位教师(正如释迦自己宣称的一样),而且已进入涅槃,不再为人。现在,小乘佛教在东南亚的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仍居支配地位。

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于公元一世纪在印度兴起,公元八、九世纪衰微,到十四世纪末叶,随着回教军再次入侵印度,佛教大受迫害而归于灭亡。1857年英国消灭了回教莫尔帝国,印度成为英国殖民地,后于1950年独立,此后佛教稍有发展。4 大乘佛教除在若干教义上与小乘佛教不同外,它与小乘佛教的一个重要区别是,把释迦牟尼奉为神,奉为全人类的拯救之神。至此,佛祖被神化为有三身(法身、报身、应身),三十二相(如「双手过膝相」、「手足网缦犹如鹅王相」、「广长舌左右舐耳相」、「马阴藏相」等)、八十随形好(如鼻高不现孔、脉深不现、舌色赤、毛右旋等),并被冠以十号(如「罗汉」、「如来」、「正偏知」、「明行足」、「天人师」、「佛世尊」等)。由于宣扬释迦为拯救之神,大乘佛教远比小乘佛教更获人心,在中国、日本、朝鲜和越南等国都颇有影响力。

大乘佛教有六大宗派,即禅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又称唯识宗)、净土宗和密宗(又称真言宗)。禅、天、华、唯四大宗派的教义和修行方法虽各不相同,但都讲「心」和「空」,故被划归为同一系统。该系统的空观可以从大乘佛教的集大成者龙树的名偈中揭示,「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不生也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万物皆由因缘所生,并无本体,都是空的。万物的名字也只是一个代号而已,因它们本无实体。大乘的名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道出同样的信念。「色」(Rupa)指「物体」或「能看见之物」,「空」即「物本无体」。这句话就是说,一切能见之物,均无实体;凡无实体之物,即是能见之物。这种空观不仅常人难以明了,许多僧侣也无法说清楚。据说,一次清顺治皇帝问禅宗和尚通琇(玉林):「山河大地妄念而生,妄念而息,山河大地还有也无?」通琇只能含煳答道:「如人睡梦中之事,是有是无。」5

如果一切都是空、无,如何解释世界的一切现象和活动呢?大乘把这一切归之于人心,即所谓「唯心观」,万物皆出于人心。佛经有不少这方面的论述。「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十二缘分皆依心」(《华严经》);「今此三界,惟是心有,……我心作佛,我心是佛,……心有想念,则成生死,心无想念,即是涅槃」(《大集经》);「心作天,心作人,心作鬼神,畜生地狱皆心所为」(《般泥洹经》)。人们常说的「四大皆空」一说,原是出于大乘的空观,认为地、水、火、风这构成宇宙的四大元素,也都空无实体。大乘的普世得救的思想也基于此,「芸芸众生,旨能成佛」。人心原本清淨无秽,只因为「无明」所染,方生出各种妄念;只要潜心修行,去掉「无明」,即可恢复清心的本来面目(「佛心」或「佛性」)而成佛。

大乘这四大宗派的空观和唯心观,可以从龚天民牧师在《佛教纲要》中引用的一个故事反映出来。禅宗五祖弘忍向众弟子索偈,以便选定六祖接班。弟子神秀出一偈:「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五祖认为神秀尚未修行到家。打杂工慧能也出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遂立慧能为禅宗六祖。因怕神秀加害,慧能逃回广东隐姓埋名。十五年后他去广州法性寺,时值旛被风吹动,有僧说是风动,有僧则说是旛动,但慧能却纠正道:「不是风动,不是旛动,仁者心动。」(《六祖坛经》)6 这个典故深刻地刻画出万物皆空无、一切唯心造的大乘佛教之根本教义。

净土宗可称为大乘的第二系统。此宗主要是说,如果人相信阿弥陀佛,并不断口念「南无阿弥陀佛」,死后便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梵文Amitabha或 Amitayus),意为「无限光明」或「无限生命」,「南无」(梵文Namo)意为「皈依」。「南无阿弥陀佛」即「皈依阿弥陀佛」之意。大乘前几个宗派虽已把释迦牟尼奉为神明,但同时又强调个人必须经过苦苦修行才能得救。因此对净土宗的信仰大不以为然,视之为异端。禅宗六祖慧能曾辛辣地讽刺说:「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心中净土,愿东顾西」(六祖坛经)。然而淨土宗易信易行,不须刻苦修行,只要开口唸诵「南无阿弥陀佛」,便能往生西方乐土,老少咸宜,何乐不为。此宗虽未能在印度独树一帜,但传到中国后却有了极大发展,「异端」渐成为「正统」。

大乘佛教第三系统是密宗(又称真言宗),公元七世纪在印度兴起。此宗乃吸收婆罗门教的咒术而成,注意念诵「唵嘛呢叭弥吽」六字真言(此六字意为「祈求在莲华藏中的佛」)。人持此六字大明咒,不仅能逢凶化吉,死后还能往生极乐世界。西藏和蒙古的喇嘛教,即是印度密宗于八世纪初传入中国后形成的密教。后来,其他宗派也常在经文中附加咒语。如《般若心经》末尾的几句话:「Gate gate, Paragate, Parasamgate Bodhi Svaha!」(意为「度呀!度呀!度一切众生都到彼岸,使一切众生疾速地成就无上悟道佛果!」)但中国佛教则译为:「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成了玄妙的咒语。7

龚天民在《佛教纲要》中指出,大乘佛教的第一系统中,「天台、华严和法相三宗被称为正统佛教,而禅宗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而被认为是一种异数和反动。但目前,除禅宗尚名存实亡(因禅僧也念『阿弥陀佛』了),其他『天、华、法』三宗已几近绝传了。再者,由于中国佛教各宗派融会混合的结果,已经很难找到纯宗派了。大家也都变成热心念佛向阿弥陀佛投降,沾上了净土宗的味道。」「世界各地华人佛教徒间,念佛势力最强大。如称中国佛教现在主要只剩净土宗一宗,也不为过。连一向反对净土宗最烈的禅宗,也都在禅净兼修了。」8 据统计,现在全世界的佛教徒为三亿五千三百万人。9 佛教从最初无神心理学的自律、修行,逐步发展、演化为对多神多灵的崇拜。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