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做我的见证
做我的见证:直到地极
——司布尔使徒行传解经注释
作者:司布尔/翻译:乔兰山以妲
序
人们常说:“圣灵不留足印。”耶稣将圣灵的工作比作风,这是借希腊文玩了一个文字游戏,希腊单词pneuma具有“呼吸、风、灵”的含义。耶稣这样说:“风随着意思吹,你听见风的响声,却不晓得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凡从圣灵生的,也是如此”(约翰福音3:8)。
在使徒行传中,我们透过使徒的脚踪追溯圣灵的足印。圣灵有如一阵大风吹过,开启使徒的征程。使徒们在初期教会里的事奉就如一艘被风带动的帆船,他们被圣灵之风裹挟,勇往直前。
使徒行传并未呈现给世人一个完美的教会,纯净而本真。相反,它所呈现的是一个新生的教会,一个新兴的社群。这个教会虽然建立,却尚未得到完全的发展;虽然充满能力、奉献和生机,却未得着完全的圣化。保罗、彼得、约翰、雅各等人所面临和处理的问题,都是使徒时期基督教会的真实挣扎,源自当时的激烈环境。
对于路加而言,使徒行传是他的第二卷书,自然而然而不可抑止的从福音书涌流而出。使徒行传是救恩的应用,紧接着救恩的成就之后。终极意义上,神是使徒行传的作者,也是这卷书的主角。神那不可见的护理之手,透过使徒的足迹清晰显露出来,圣灵的重量将神的印迹深深镌刻在历史的书页中。
这本书不是一本技术意义上的注释书,尽管技术型分析一直是这本书背后的骨架。这是一本解经注释,源自于我在一间真实教会的真实讲道,源自于一个包含痛苦、喜乐和信心的真实世界。愿它能激发更多的讲道事奉,滋养神百姓的属灵生命与成长。
司布尔
佛罗里达奥兰多
2010年落笔
第一章:路加福音续
使徒行传1:1-3
提阿非罗啊,我已经作了前书,论到耶稣开头一切所行所教训的,直到他借着圣灵吩咐所拣选的使徒,以后被接上升的日子为止。他受害之后,用许多的凭据将自己活活地显给使徒看,四十天之久向他们显现,讲说神国的事。
——使徒行传1:1-3
提阿非罗大人哪,有好些人提笔作书,述说在我们中间所成就的事,是照传道的人从起初亲眼看见又传给我们的。这些事我既从起头都详细考察了,就定意要按着次序写给你,使你知道所学之道都是确实的。
——路加福音1:1-4
使徒时代的书籍与我们今天所习惯的机器排版不同,那时书籍由手抄写,通常是写在纸莎草制成的羊皮纸上。在古代,一本手抄书一般有10.6米长,这种羊皮卷会被仔细的卷起保存,在各个教会之间诵读与传阅。路加最初写了两卷书,是写在不同的两个羊皮卷上,第一卷记载了基督的福音书,第二卷就是使徒行传,是跟第一卷放在一起的。教会很早就开始将我们称为的四福音收录在一起,里面都是关于耶稣的记载,教会将这四卷书一起进行传阅和研读。因为这个缘故,路加福音就与它的下卷——也就是使徒行传分开了。有时这两卷书会并在一起,被称作路加行传。
早期教会为路加所写的第二卷书赋予了“使徒行传”的标题。有些人认为使徒保罗才是这卷书的主角,书中大量记载了保罗的生命与事奉,因此标题应该叫“保罗行传”才对。然而我们看到,保罗直到使徒行传第七章才出现。而且,使徒行传也大量着墨于耶路撒冷教会,以及彼得、约翰、司提反、腓利和其他人的事奉。因此,这卷书光是称作“保罗行传”显然是不贴切的,尽管保罗确实是一个高光人物。
虽然路加没有直呼自己为作者,但假如我们仔细察验保罗宣教之旅中的“我们”这个称谓,就知道路加是与保罗同行的。当他说到“我们”时,指的是他自己是这卷书的作者,所以我们很容易得出与教会一致的结论,路加确实是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的作者。
其实,我更喜欢这卷书的另一个标题——“圣灵大能作为的历史”。既然是由圣灵默示,记载的是圣灵在使徒时期教会中的浇灌与作为,那么我们甚至可以将这卷书称作“圣灵传”也不为过。不论如何,当我们阅读其中的叙事,不要错过圣灵位格的大能与临在。约翰福音中,耶稣曾在马可楼上热切地应许门徒,将有圣灵赐给他们。
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的开头存在相似性。两卷书都题赠一名叫提阿非罗的人,如果我们将这个名字进行语言上的拆分,它的字面意思是“神的朋友或渴慕者”。提阿非罗也可以表作“神所爱之人”的意思。因此,这个名字要么意思是“一个爱神的人”,要么就是“一个蒙神所爱的人”。
既然这个名字具有这般的双重寓意,要么是爱神之人,要么是蒙神所爱之人,由此很多人相信,这卷书并非是题赠给某个个人,而是写给所有蒙神所爱、爱神之人。然而文本似乎并不支持这种说法,路加的序言中还有“大人”一词,这个词语很关键。在古代世界,主要的出版物通常都是题赠某个贵族成员,这些贵族成员通常会被赋予“大人”的尊称。既然路加福音并非写给任何名叫提阿非罗的人,而是一个名叫提阿非罗的“大人”,因此许多人得出结论,这卷书大概是题赠古代某个身份显赫的基督徒,他信仰虔诚,正如名字寓意所暗示。只不过,到了一世纪末和二世纪,基督教护教家的作品经常是献给罗马大帝。
关于使徒行传还有个细节需要注意,这卷书其实是一部护教作品,是为基督教信仰、基督教真理所做的辩护。除此之外,还有一点也显而易见,这卷书旨在捍卫使徒权柄以及保罗的职分,因为保罗并非原始的十二使徒之一。这卷书三次论及保罗蒙召归主,描述他在大马士革路上的归主经历,表明神设立保罗做外邦人的使徒,向外邦人宣教。随着文本的展开,我们将进一步论述这一点。
历史学家路加
路加清楚知道,还有其他人也担起了记载耶稣生平的重任:
“提阿非罗大人哪,有好些人提笔作书,述说在我们中间所成就的事,是照传道的人从起初亲眼看见又传给我们的。这些事我既从起头都详细考察了,就定意要按着次序写给你,使你知道所学之道都是确实的”(路加福音1:1-4)。
路加这名蒙爱的医生,实是一名饱学之士。他的希腊文是新约中文学质量最高的,证明了自己的学术资格。他的写作不仅是作为一名信徒而写,还是作为一名历史学家而写,基本上相当于这样说:“我花了大量功夫从头到尾记录这段历史,其中包含的事迹,要么是我亲眼所见,要么是他人亲眼所见,我也亲自采访了这些人。”路加福音中关于耶稣诞生的记叙,其细节和信息载量超过其他任何文献记载。按照传统记载,路加亲自采访过耶稣的母亲马利亚,了解她对于天使报喜和马槽诞生的独一视角。
从二十一世纪的视角来看,我们的知识有赖于古代历史学家的记载和他们书写的那段历史。我们指望着塔西佗(Tacitus)、希罗狄德(Heroditus)、苏埃托尼乌斯(Suetonius)和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夫(Josephus)。这些伟大的古代历史学家都经受了批判性学术的最严格审查,福音书的作者也同样如此。因为路加同时写了福音书和早期教会使徒事奉与外邦宣教的历史记载,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他的作品比任何其他圣经作者都更加受到世俗视角的严格审视。
我相信圣经是神未加修饰的话语,由圣灵默示,所记载的一切尽都真实无误。我不需要世俗考古学家的验证,以便让我相信这是神的话。然而从世俗角度来说,路加仍然被尊为古代世界最精确、最严谨的历史学家。他的声誉超过了苏埃托尼乌斯、希罗狄德、塔西佗、普林尼、约瑟夫和其他历史学家,他的作品一直比其他人的作品受到更仔细的查证。
站在二十一世纪的有利视角下,我们该如何检验路加写作的准确性?当他写到天使加百列向马利亚显现,我们很难通过一般的科学研究架构去验证其真实性。除非我们的目标是找到一组石化的天使翅膀,否则根本没法通过科学研究去验证这种事。然而这卷书中确实包含了许多可以验证的其他细节,验证的意思是,这些细节可以通过考古来验证或证伪。
二十世纪初,一位名叫威廉·拉姆齐(William Mitchell Ramsay)的英国学者,本着对基督教的怀疑态度,他对使徒行传记载的保罗的宣教旅程进行了追溯。他试图在地貌和废墟中寻找考古证据,并在异邦城市的地方官长记载中寻找线索,这些官长的名字并不为耶路撒冷居民所熟知。拉姆齐开始是个怀疑论者,最终却成了信徒,因为他被自己找到的大量证据说服了。历史的废墟在大声疾呼,路加在使徒行传记载的每一个官长,都得到了验证。此外,各个城镇的描述和记载也正如路加所写的那样。
约摸二十五年前,我写了一部小说,其中有一段是关于东京的。我从未去过东京,对此知之甚少,但我只需去图书馆查找街道名称、重要的商业建筑和娱乐场所即可。我可以用一种虚构的方式重建东京,而不会感觉在描述那些地方场景时不够准确。如今有了互联网的帮助,写小说要容易很多。在小说中我还置入一个侦探场景,为了获得相关背景信息,我联系了一个FBI的人,他向我解释该组织是如何运作的。但路加当年可没有图书馆,也没有互联网,他没法从这些渠道得知腓立比、歌罗西、哥林多或以弗所这些地方的情况。然而,他仍然给出了关于这些地点的精确描绘,这些细节一再得到验证。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路加在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开头都强调,他并非在写一份宗教传单,他是在写历史,由目击证人的证词组成的真实历史,这些就是他在使徒行传序言中所说的“许多的凭据”。
路加的目的
提阿非罗啊,我已经作了前书,论到耶稣开头一切所行所教训的,直到他借着圣灵吩咐所拣选的使徒,以后被接上升的日子为止(1-2节)。保罗归主时,他被击倒在地,眼睛被光刺瞎,听见有声音呼唤他,他回应基督说:“主啊,你是谁?”多年后,保罗站在亚基帕王面前受审,带着锁链为自己的事奉辩护时,他讲起了自己的归主经历。亚基帕对保罗说:“你想少微一劝,便叫我作基督徒啊?”(使徒行传26:28)。保罗回答道:“无论是少劝,是多劝,我向神所求的,不但你一个人,就是今天一切听我的,都要像我一样,只是不要像我有这些锁链”(使徒行传26:29)。保罗为自己分诉的时候,非斯都曾打断他说:“保罗,你癫狂了吧!你的学问太大,反叫你癫狂了”(24节)。保罗的回应是:“非斯都大人,我不是癫狂,我说的乃是真实明白话”(25节)。那一次,他在交谈中对王说:“亚基帕王啊,我故此没有违背那从天上来的异象”(使徒行传26:19)。
在人生的尽头,我希望自己能站在基督面前,说:“主啊,我没有不顺服你。凡你所吩咐我做的,我都去做了。凡你要我去的地方,我都去了。”不过,主跟我都心知肚明,这并非实情,所以这种蠢话是说不出口了。然而保罗这么说却是大实话,保罗的人生和事奉堪称使徒教会的典范,他做了基督吩咐他做的事。
路加写作的目的不仅是要证实保罗确实顺服了天上的异象,而且还要提醒他的读者耶稣升天之前颁布的诫命。使徒行传接下来的章节记载了一个宏大戏剧——初期教会顺服基督赋予的使命的戏剧。我们持有的是使徒群体的原始见证,我们可能倾向于把使徒行传当成基督教的完美形态来解读,但倘若阅读新约的使徒书信,我们便知初期教会一点都不完美。大部分使徒书信都是为了纠正初期教会的错谬而写,包括错误教导、异端、歪曲、虐待和不顺服的举止。初期教会一点都不完美,但研究它却很重要,因为它最接近基督教会的根基。
多年前,我曾卷入一场关于因信称义教义的争论,围绕该教义的辩论永远不会止息。在一次神学会议上,有人为宗教改革的因信称义教义辩护,这时有人回应称:“好吧,十六世纪时路德这么说是没错,但今天这个教义已经不再重要。”另一位神学家说:“我感兴趣的、想要捍卫的,不是十六世纪的福音,而是一世纪的福音。”我们必须回归基督教会的根基,回归使徒所阐释的纯净的福音真理,以便查考使徒的教义。这也是路加所做的,他向我们讲述了基督拣选的使徒是如何顺服主诫命的。
他受害之后,用许多的凭据将自己活活地显给使徒看,四十天之久向他们显现,讲说神国的事(使徒行传1:3)。使徒行传前面的这几节经文相当于序言,序言为我们呈现了作者的写作内容,他要写的内容是源自初期教会的叙事。在这卷书中,他要记载使徒们对于神国度的见证。使徒行传的主题是:教会顺服基督的使命和诫命,成为基督的见证,见证他是升天的万王之王、万主之主。如果你稀奇为何一世纪的教会能让世界翻个底朝天,为什么我们做不到,答案在于他们传讲神的国,而我们没有。他们相信国度会随着国王的显现而呈井喷之势,这位王是在施洗约翰之后出现,施洗约翰是开路者,曾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马太福音3:2)。耶稣来了,他说:“日期满了,神的国近了。你们当悔改,信福音!”(马可福音1:15)。“我若靠着神的能力赶鬼,这就是神的国临到你们了”(路加福音11:20)。
基督的事奉和他的升天,为世界历史开启了新的篇章。他升天坐到父上帝的右边,成为永恒的君王。福音派世界出现的最严重的神学偏差之一,便是认为神的国度属于未来而不是现在。这种观念彻底摧毁了圣经中耶稣的事奉,即他是如何见证神国度的降临和生长,尤其是在升天中。虽然神国度的完全实现确实属于未来,神国度的实际却是当下的。初期教会的使命在于向耶路撒冷、犹大、撒玛利亚、直到地极见证神国度的真实性。